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男童一次摔倒 竟然「摔」出腦腫瘤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八病區主任周忠清帶領的團隊成功地為一名兒童完成腦動脈瘤夾閉合併複發顱咽管瘤切除術。經過9個小時,患兒的複發顱內腫瘤被全切,而腦動脈瘤這個不定時炸彈也被拆解,並最大程度保護了患兒的神經等功能組織。

9個月前,來自山東濟寧6歲的小龍(化名)在幼稚園和小朋友玩耍時,不慎摔倒。他的後頭部輕度撞擊牆後,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摔倒後小龍狀態也無精打采,父母將其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本以為可能孩子顱內出血,一檢查,沒想到腦內竟然有顱咽管瘤。

顱咽管瘤佔顱內腫瘤的2.5%-4%,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好發於5-15歲的兒童,人群年發生率為1.3/100萬,其來源是胚胎殘存組織,組織學呈良性表現。雖然是良性腫瘤,顱咽管瘤卻是神經外科界公認的「難纏」腫瘤。

顱內有腦瘤,小龍一家趕緊把小龍送到北京一家著名醫院,並進行手術切除了腫瘤,當時手術很順利。術後9個月經病友介紹,患者家長找到了周忠清主任顧問了解腫瘤切除後的注意事項。周忠清主任仔細閱讀術後第4個月和第9個月的外院的磁共振片子,發現小龍的右側頸內動脈末段有明顯的進行性增粗,疑似顱內動脈瘤。

周忠清主任建議住院並進行造影檢查。造影結果顯示,小龍的腦動脈瘤位於上次開顱手術的手術路徑附近右側的頸內動脈末段,腦動脈瘤已經長到大小約5.0×9.1×10.0mm(高×寬×頸)。同時,從影像資料來看,還高度懷疑顱咽管瘤複發。

顱內動脈瘤被稱為「不定時炸彈」。因為顱內動脈瘤在刺激下,可能引發「破裂」,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越大越容易破裂出血,嚴重出血的病人常在幾分鐘內陷入昏迷,甚至引發死亡。像小龍這樣的小兒腦動脈瘤更是罕見。腦動脈瘤第一次破裂出血將引起1/3病人死亡、1/3殘疾。

考慮到病情很罕見也很複雜,腦動脈瘤隨時都有破裂的風險,周忠清主任為患者家長介紹了目前治療顱內動脈瘤的主要方法——傳統的開顱夾閉動脈瘤手術和血管內介入手術的優缺點。綜合手術花費、手術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小龍家長決定為小龍實施開顱手術。

周忠清主任介紹,開顱手術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是對腦動脈瘤進行夾閉,消除腦動脈瘤破裂風險;二是對可能複發顱咽管瘤進行全切。這樣可以幫孩子一次解決兩個病灶,同時還能節省手術費用。

10月10日8點30分開始,周忠清主任為患兒進行動脈瘤夾閉合併複發顱咽管瘤切除術。由於小龍是二次手術,腦動脈瘤又位於上次顱咽管瘤的手術路徑上,與周圍腦組織粘連嚴重,在分離腦動脈瘤時,任何一個極其微小的失誤,都容易造成腦動脈瘤破裂引發大出血。手術時,首先要暴露腦動脈瘤,隨後還要找到被腦動脈瘤掩蓋的顱咽管瘤,這就要求術者在極其有限的太空裡切除顱咽管瘤,且不能傷及腦動脈瘤。周忠清主任小心翼翼地撥開腦動脈瘤,並多次調整位置,極盡所能直視各個死角,將3處複發的顱咽管瘤予以切除。隨後,在載瘤的動脈上做臨時阻斷,用3枚動脈瘤夾夾閉瘤頸。歷時9個小時,周忠清團隊對複發腫瘤予以切除,同時拆除了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手術後,患兒很快就甦醒,恢復良好。10月23日,患兒順利出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