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緒年間出現大饑荒,卻沒有人造反,當時政府用了什麽辦法

1875年,年僅5歲的光緒皇帝在太和殿繼位,成為清王朝定都北京後第9位皇帝。

然而也是這一年,天下久旱無雨,再加上水利不興,以至田地顆粒無收,糧食絕產,百姓無以為食,只能剝樹皮,挖草根充饑。

百姓的忍耐,並沒使乾旱結束,反而愈演愈烈。到1878年,旱災空前,餓殍遍地,再加上瘟疫四起,整個國家一片慘烈。

按說在封建王朝,天災人禍往往會有人造反,比如歷史上的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等,都是被逼無奈,才揭竿而起的。

同時,此時吏治腐敗,沉重的稅賦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又才結束了長達13年之久的太平天國起義,再加上外國強敵環伺。總之,清王朝已如一艘行將就木的破船。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遭遇了千年難遇的旱災,清廷又無錢賑災,那時候災民卻無人造反,這是怎麽回事呢?

這場災難由於在1877年和1878年最為嚴重,而1877年是丁醜年, 1878年是戊寅年,因此後人將這場災難,稱為“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前後長達4年之久,受災面積之廣,餓死人數之多,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曾評價說 “二百餘年未有之災”。他還在奏議中描述道:“赤地千有余裡,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禍奇災,古所未見。”

據一些地方縣志記載,從旱災開始,百姓起初“饑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既而“饑者掠人食”。再到後來“既無可食之肉,又無割人之力”,這種種的記錄,都詳實地記錄下了當時的慘狀。

當然,天災的背後往往伴有人禍。有哪些人禍呢?

一是賦稅太重。

清朝末年,國庫虧空,割地賠款之外,還要鎮壓太平軍等。這些無不需要錢,所以苛捐雜稅非常多。風調雨順的年景,百姓尚且剛夠溫飽,更不要說旱澇災害的情況了。

二是政府允許種植鴉片。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鴉片貿易已經變得合法化。大量白銀外流,讓清政府認識到,與其白白被洋人賺錢,還不如讓鴉片本土化,所以默許百姓種植鴉片。

由於種植鴉片“其利十倍於種稻”,因此各地百姓紛紛改種鴉片,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百姓都需要購買糧食度日。

三是倉儲制度弱化。

在封建王朝中,天災人禍時有發生,為了應對災荒年景,都會在各省、州、縣等設立糧倉,從採買糧食,管理糧倉等都有一套極完備的制度。

不過,到了清朝末年,倉儲制度日益衰弱。主管的官員,趁著混亂不僅不能及時添補糧食,反而侵吞、變賣倉庫中本就不多的糧食。以至“丁戊奇荒”發生後,各地糧倉竟無以賑災。

國庫無錢,糧倉無谷,百姓先尚且剝樹皮食草根,後來無可食之物,便把小石磨粉或食觀音土,最終腹漲而死。

老百姓當時幾乎已經饑餓到極點,而且災禍還主要是人禍造成的,可是為什麽,老百姓卻沒有造反呢?

一是設卡防止流民。

當時,由於饑餓,流民四起。一些百姓為了生存,為匪為盜,甚至公然於大街上搶奪。清廷為了防止流民暴動,發動起義,在各地設卡,不許流民四處流竄,以達到穩定局勢的結果。

二是士紳們自覺義賑。

當時,清廷已經窮困不已,賑濟完全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緩解災情。

就在清廷無以應對之時,各地士紳紛紛自覺義賑。並且一改往昔坐在家裡等災民上門的行為,而是帶著糧食財物,深入到災情最為嚴重的地方去開粥棚等。

這種做法,極好地緩解了社會矛盾,降低了百姓起義的幾率。

三是宣揚“強國務必製夷”

當時,還有不少外國傳教士加入賑濟行列。

不過,政府和士紳們一起宣揚,這些災難的發生,是列強帶來的。沒有列強的侵略,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

災民們接受了這樣的思想,認為外國傳教士們賑災是心懷叵測,寧願餓死,也不肯接受他們的救濟。

可以說,正是因為當時士紳們一方面賑災,一方面宣揚“製夷”,也就相當於把矛盾轉移到洋人身上。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增強了國家的凝聚力。因此,造反的事情,就很少發生了。

(參考史料:《丁戊奇荒:光緒初年山西災荒與救濟研究》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