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它10秒鐘,隻憑一張圖,就能查出病因

“發現患了青光眼,病人自己可能需要幾年時間,醫生需要十來分鐘,而人工智能只需要幾秒鐘。”

攝影/侯嘉豪 邢凌 韓佳林

統籌&撰文/多醬 責編/匡匡

出品/騰訊新聞、騰訊官方公眾號

點擊視頻觀看:我用AI緝拿“視力小偷”

“張老師失明了,從此離開講台,離開了他的兩百多名孩子,當時他才40多歲。”在北京同仁醫院,劉含若博士給初春燕講完這個故事後,面對面的兩個女人,都歎了一口氣。

張老師,貴州省長順縣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中國7551萬視力障礙者中的一員。

視野裡出現的黑色區域,困擾他多年後,終於在劉含若這裡得到確診——青光眼晚期。這意味著,未來的日子,他將在黑暗中度過。

“青光眼在早期難以察覺,不疼不癢,也沒有眼壓升高等症狀。當出現視野缺損或視力下降,很多已是晚期。那時,醫生能做的,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失明。”

而如果能早點篩查出來,張老師本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劉含若是一名醫生,而初春燕是騰訊覓影的產品經理,原本不相關的兩個人,因為一個相同的目標走到一起—— “幫助更多人免受眼疾之苦,享受光明人生。”

初春燕第一次接觸AI算法,是在十年前。彼時,她是西安交大的一名研究生。

“我的導師開了一門課,人工神經網絡在醫學中的應用。”這讓初識AI的初春燕備感驚奇,“當時覺得,這是顛覆性的技術,它無需複雜的人工建模,而是通過對數據的訓練,經過海量運算模擬,達到最優化模型。”

讀研時,初春燕的課題方向是醫學信號處理。讓她最為頭疼的,就是研究一個疾病和一種特徵的關聯時,建模的過程。

“醫學信號是非常複雜的,有各種各樣的噪聲,還有不夠明確的特徵。如果要把這些特徵提取出來,就可能需要建模。這個工作計算量特別大。”

因此,初春燕對AI技術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產生了濃厚興趣。

然而,受限於當時的硬體能力、醫療數據的規範化程度、網絡技術條件,AI技術尚未在醫療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畢業後,初春燕去了一家國內頂尖的醫療影像設備公司。但工作內容和她的理想有很大出入,“很多時間都在出差,不是在國內拜訪客戶,就是在國外交流推廣。”

難得閑暇,她喜歡在國內外的相關網站上,瀏覽AI技術應用於醫學影像領域的前沿動態。

2015年,EyePacs團隊公開了八萬多量級的眼底照片數據集,讓全世界都關注到了AI技術在眼科上的應用。

“加上雲計算、5G、以及硬體能力指數級的提升,AI技術在醫療領域裡的前景一片看好。我有預感,我和當年的理想,將會再次相遇。”

2017年,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名單,明確依托騰訊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

“AI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對技術和資源整合的要求特別高。在好的平台上才可能做成事。這是騰訊吸引我的最大原因。”

2018年初,初春燕加入了騰訊醫療健康團隊,成為了騰訊覓影的產品經理。作為醫學類產品的產品經理,她扮演的角色,是技術團隊與臨床醫生需求之間的橋梁。

而騰訊覓影,是騰訊首款將AI技術運用到醫學領域的產品,它的青光眼篩查功能可以輔助醫生進行診斷,準確率超過了95%。

多數時候,初春燕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8點前趕完醫院,與醫生溝通,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醫生就要去接診;

之後趕到公司,與覓影的各個團隊反饋意見,討論改進方案;

晚上回家,總結問題,為第二天早上與醫生溝通作準備。

“在傳統的醫學影像公司,產品一個季度或者半年迭代一次。在我們這,產品迭代的速度按周或者月計。”初入互聯網公司的初春燕,感歎它的高效,也承受著隨之而來的壓力。

“覓影的青光眼篩查功能上線那段時間,我真處於身心俱疲的狀態。”

“有一次,忙了一天,一心想回家躺著。結果趕上深圳大堵車,試了各種交通方式,都搭乘不上。站在人群中,我突然有一種走不動的感覺。”

被初春燕稱為“視力小偷”的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世界範圍內第二大致盲病因。西方發達國家青光眼的檢出率約為70%,中國只有10-20%,75%的青光眼病例在初診時已經處於中晚期。

另一個數據是,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有2100萬的青光眼患者,產生近630萬盲人及超過1000萬的視覺殘障人士。

而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重大原因,是基層眼科醫生嚴重不足、水準良莠不齊。

“在眼底照片的診斷中,青光眼與其他眼疾,如高度近視等,如何判別,對於沒經驗的醫生很有難度。“

騰訊覓影通過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建立診斷模型,通過眼底圖片的輔助參數,只需幾秒鐘,即可初步判斷被檢者是否存在眼底疾病,給出診斷意見——而在正常情況下,專業的眼科醫生,需要花費3-10分鐘。

初春燕的底氣,來自外部和內部對她的支持。

專家團隊豐富的診斷經驗,彌補了覓影團隊醫學經驗不足的問題,比如,國內頂尖的醫學眼科團隊——同仁醫院的王寧利團隊,就是智庫之一。

“我們一旦在系統設計上遇到難題,他們總能憑借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幫我們解答。沒有這些專家,我們的產品在專業性上一定有所缺失。”

而在騰訊內部,與初春燕一起並肩作戰的,還有優圖實驗室醫療AI組的同事們。

騰訊優圖實驗室是騰訊旗下的機器學習研發團隊,醫療AI組的目標則是訓練機器成為醫生們診斷的助手。

“AI技術能真正應用到醫學的實踐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這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2018年底,騰訊覓影在進行了新的迭代後,第一次進入了社區醫院。

現在,騰訊覓影已和全國30多家醫院聯合進行驗證,並在廣東、山東、浙江等省市基層醫療系統試點。廣東省水電醫院就是其中一家。

據副院長許漢進介紹,與騰訊覓影合作後,已有超過2萬人次接受了檢查。

“社區醫院的醫生通常會拿病例去跟眼科專家醫生會診,或者眼科專家需要一家家社區去跑。而在AI、雲計算與遠程診斷等技術的幫助下,眼科醫生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眼底篩查系統的評估報告為病人完成檢查。”

除了實現對青光眼的輔助篩查,騰訊覓影眼底疾病篩查AI系統還實現了眼底全病種的覆蓋,支持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7大常見眼底疾病,與20余種罕見眼底疾病的檢測。

這將改善基層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現狀。

“雖然沒有當成醫生,但我從醫的理想,算是實現了吧。”

“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以後我們能輔助醫生進行更多診斷,早點發現疾病,讓每一個家庭都能遠離慢性疾病的折磨。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