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尤瓦爾·赫拉利:中國人更加深刻地了解技術革命的兩面性

我們處在一個快速變化卻又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人類面對科技發展、技術顛覆、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恐怖主義等諸多挑戰和問題。哪些議題決定了未來人類的共同命運?高科技的美麗世界是否僅是烏托邦夢想?

2018年10月25日,由中信出版集團打造,百信銀行支持的“2018信睿論壇——新技術革命與人類共同命運”在北京舉行。《人類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著名歷史學家雷頤、“雨果獎”獲獎作家郝景芳、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正安康健創始人梁冬等齊聚論壇,就人類共同命運這個主題發表演講與展開對話。

尤瓦爾·赫拉利:我們到目前為止的歷史都證明我們是不負責任的神

尤瓦爾·赫拉利的演講首先回憶了人類在過去一百年所取得的勝利,即我們曾克服饑餓、瘟疫、戰爭與暴力,“那麽21世紀我們還會面臨什麽樣的挑戰?三大挑戰,第一戰爭卷土重來,第二生態系統的崩潰,第三是技術的顛覆力量。

“21世紀經濟的最主要的產品,不是汽車、武器或者仿製品,而是21世紀我們會生產大腦,生產人類各種器官,會生產我們的思想和精神。如果這個變成現實的話,這個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革命,更會是我們人類新的歷史的一個開端。”尤瓦爾·赫拉利談道。

“今天,有機生命在自然選擇形成的這個世界將會由人工智能改變,人類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可以設計出無機的生命,那麽我們也可能會犯下宇宙級的錯誤,如果我們犯這種宇宙級的錯誤,沒有人可以來拯救我們。我們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我們現在人類已經真正變成這個星球的神,而且我們到目前為止的歷史都證明我們是不負責任的神。為什麽這樣說?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力量和我們的智慧是不對等的,我們的力量,我們去操控我們身邊這些系統包括生態系統的力量要遠遠大於我們深刻理解這些系統的智慧。”尤瓦爾·赫拉利說。

到了21世紀,我們人類開始不僅去操控外部的世界,而且我們開始操控我們自己內部的世界,我們開始重新設計我們自己的身體,控制我們的情感、思想、觀念。但是我們遠遠還沒有真正去理解我們人類內部的這些思想、精神系統的複雜程度。非常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我們會濫用我們這樣的一種操控的力量,以至於導致我們身體內部的這些思想系統、精神系統失衡,乃至崩潰。

而一旦我們開始製造生命,在政治層面也會出現巨大的風險,“我們可能會出現一個數字獨裁者的階層。”尤瓦爾·赫拉利說。

他也談到中國的特殊性,“中國目前的地位很獨特,它可以引導人類未來的命運,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中國可能比美國更好地去理解技術革命它內在的危險。過去200年當中美國一直在享受技術革命帶來的好處,美國人有一個天真的信仰——技術總是好的。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在過去200年當中有完全不同的歷史經驗。正因為如此,中國在這方面比美國人更加清醒,中國人更加深刻地了解技術革命的兩面性的危險。”

尤瓦爾·赫拉利

算法驅動人類文化更替 

在接下來的對話環節,學者們也各自對人工智能、人類未來發表了看法。

新科技的發展應用正悄悄改變著與每個人命運都息息相關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議題。人類究竟是在朝著更美好、更自由的方向前進,還是正因為新技術而面臨某種威脅和危險。當數據巨頭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當“在線”成為一種生存方式,當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進一步發展融合,人類該如何運用它們?在大數據和算法的驅動之下,人類社會和文化會發生怎樣的更替?

赫拉利認為,未來10-20年,會有幾十億人成為“無用”之人,因為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將改變幾乎所有的工作,從教授瑜伽到編寫程式,無一幸免。如果人的情緒和欲望實際上不過是某些生化算法,電腦就可以破譯這些算法而且表現得比人更好。人工智能搭配適當的傳感器,就可以分析準確面部表情、聲調、手部動作甚至體味來識別生化模式,從而代替司機預判馬路上行人的行走路線,代替銀行職員評估借款人的信用好壞,代替律師衡量談判桌上的氣氛。

資訊技術和生物技術的融合造成巨大的失業威脅,從藝術到醫療保健行業,許多傳統工作將會消失。大數據和算法在21世紀給人類帶來的挑戰,將比蒸汽機、鐵路和電力在上個時代帶來的挑戰大得多。

尤瓦爾·赫拉利談到,一方面算法在監控我們,在影響我們。當我們的自主權讓渡給這些算法、讓渡給大的互聯網企業,作為個人來說怎麽辦?“第一你必須更好地了解你自己,你就有更好的能力保留你自己的本色,保留你自己的決策權。”

尤瓦爾·赫拉利和郝景芳

在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孩子?

許多科幻電影和小說描寫機器人反抗和肆意屠殺人類。很多人擔心人工智能產生意識,主宰人類。赫拉利認為,有一個好消息是:至少在未來幾十年裡,我們不用擔心這件事情的發生。因為智能與意識不能混為一談。智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意識是感受喜怒哀樂的能力。雖然人類目前對意識的了解還不足以判斷人工智能是否可能發展出感知情緒的能力,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還難以實現。

“雨果獎”獲獎作家郝景芳在《人之彼岸》一書中同樣關注了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係。郝景芳談到,在未來會有一些更具有創造性的崗位,但是沒有足夠的有創造性的人來填補這些崗位,有些人在未來會失業,“而且在未來我們認為會有更多的新的工作崗位出現。但是這個就業市場會出現一個結構性的改革,我們會出現新的就業崗位,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些新的崗位。所以我們會出現一個新的就業結構,也會出現新的失業人群。”

如何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尤瓦爾·赫拉利回答:“我們現在不太確定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教育系統,但是我們孩子一定要有思想的靈活性,能夠應對變化。我剛才也提到了他們要懂數學,要會寫代碼,也許在三十年之後AI是高度發達的,這是技術性的工作,寫代碼這樣的工作人類不需要做了,隻交給電腦就行了。那麽人類要做的工作就更多是社會交往,還有想象力方面創造的工作。我不是很確定,我們應該怎麽辦?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下一代要比上一代需要應對的變化多得多,他們需要改變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