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雨後鄭州的反思:城市“智能”為何變“無能”

智慧城市的著眼點在於“以人為本”,但是在實踐中卻異化為“以技術為本”,技術工具成為了城市建設的核心角色

文|陳千凌

編輯|朱弢

納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有一句振聾發聵的提問:現代化是什麽?現代化能否帶來脆弱局面的改觀?

這一發問,對於反思暴雨之後的鄭州正當其時。一場來自極端氣象的考驗讓城市驟然失序,徹底暴露出數字化智能化背後的脆弱性。

7月20日,暴雨侵襲鄭州,市內一度斷水斷電斷網,也讓這座擁有1200多萬人口城市的數字化生活陷入癱瘓。移動支付無法使用、共享單車不能開鎖、計程車軟體打不到車、新能源車無電可充、外賣難以下單。

失去了互聯網,人們變得寸步難行。

除了各類數字化的便捷應用,鄭州引以為傲的“智慧城市”項目也驟然失靈。2019年鄭州便全面啟動了“城市大腦”建設,2020年初基礎平台搭建已然完成,但水災之中,除了攝影頭等常規應用外,智慧系統並沒有什麽優秀的表現。

以鄭州京廣路智慧隧道為例,號稱“會思考”“會說話”,既能預警也能救援、既能求助也能精準定位的智慧系統卻突然“熄火”。據此次在京廣路隧道險情中逃學生者事後的描述,人們並沒有真正感受到這些系統究竟有什麽“智慧”。

鄭州的故事並非孤例,隨著城市數字化水準的提升,因為突發事件導致整個城市關鍵基礎設施業務中斷、城市運轉幾乎停擺的事件屢見不鮮。如2019年-2020年間,委內瑞拉國家電網乾線多次遭受網絡攻擊,全國大面積停電、經濟社會秩序一片混亂。還有2020年,美國紐約由於多個變電站故障導致大面積停電,約4萬用戶被迫斷電,地鐵停運、電梯癱瘓、整個城市一片漆黑。日本亦有類似事件,2019年5月的一天,兩條鐵路突然斷電,只因兩條蟲子爬入內含開關的箱體內,導致26列火車受影響,約1.2萬名乘客滯留。

正如納西姆所言,現代世界的技術性知識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也讓事態變得更加不可預測。越是接近自然的,可能越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越是人造的,可能更加趨近“脆弱”。

當今世界,技術網絡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插件式應用,更是成為城市運轉的基礎底座。人們的衣食住行、企業的生產經營、政府的公共管理都要構建在網絡之上,一旦基礎底座出現問題,那麽整個社會都可能會驟然失序。

”智慧城市為何“城”效難顯

此類事件,再度為當下跑馬躍進、勢頭正盛的智慧城市建設敲響了警鍾。2008 年,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點燃了國際城市智慧化建設的熱潮,中國亦投身其中。據2020年2月IDC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投資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66 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如今,中國所有的副省級城市、87%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超過500座城市,均已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大數據驅動運行、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一系列亮眼的概念讓人們對智慧城市寄予厚望,但實踐中,除了突發事件導致城市停擺之外,智慧城市項目爛尾、失靈的例子也是頻頻出現。

2013年起,武漢投入的1.75億元智慧城市項目,歷經幾年波折與多方糾紛後最終爛尾。原計劃在2015年開始全面運營、投資400億美元、號稱要打造世界級智慧之城的韓國松島,後來卻被評價為“車諾比式的鬼城”“人類的沙漠”。2020年疫情期間更是暴露了各類智慧系統的真實“智商”,在一些一二線城市,通知下達、防控知識普及居然回到了通訊靠吼、傳達靠走的“原始階段”,疫情上報、人員管控、數據統計仍然依靠人工的紙質報表,前往紅會領取物資還需部門介紹信.......

我們不禁要問,智慧城市為何“城”效難顯?城市“大腦”為何出現“腦梗”?

拋卻管理者的遲頓、技術細節的故障、數據未能共享流通等外在因素,智慧城市的核心問題在於其規劃建設正在脫離本源。

雖然在定義和理論上,智慧城市的著眼點在於“以人為本”,但是在實踐中卻異化為“以技術為本”,技術工具成為了城市建設的核心角色。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脫胎於政務信息化工程,仍然存在以系統建設為主導的思維慣性;另一方面,在現有政績評價系統之中,技術導向和數量偏好仍為主流,不少城市管理者將智慧城市解讀為新一波的形象工程,罔顧現實需求,項目建設唯“高大上”是舉,無序開發和濫建各類智慧系統。

理念的偏離,必然導致實踐的錯位。總的來看,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存四方面問題。

一是重視建設,輕視運營。城市建設更多考慮硬體體系的搭建,投資下去了,數據中心建起來了,雲計算能力具備了,高大上的智慧平台建起來了,“城市名片”就有了。但卻沒有考慮到如何維持整個硬體系統高效運轉。好比是小區建完了,卻沒有物業,業主住進去沒多久,小區就變得破敗不堪了。

武漢智慧城市項目之所以爛尾,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在購買IT軟體、IT集成和雲服務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卻對業務規劃、集成和運營方面的費用考慮不足,導致設備與需求不匹配,最後只能淪為空中樓閣。

二是重視經濟效益,輕民生價值。很多城市建設時往往優先考慮能直接為本地帶來經濟產出的項目,如招商引資等,但對公眾服務卻考慮不足。另外,也容易出現“以政府為中心”的情況,城市建設罔顧人民需求、公眾感受。如韓國松島項目之所以失敗,就是盲目地堆砌鋼筋水泥、搭設光纖網絡,不僅遠超城市居民的需求程度、生活成本過於昂貴,而且由於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讓居民們感覺自己生活在“高科技的監獄”裡。

三是重視技術效率,忽視安全防範。相當多城市建設隻追求項目盡可能高大上、高科技,但卻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防禦能力、信息保護機制與之相適應,導致數據洩露、隱私侵犯等事件多發,既對公眾人身財產生巨大威脅,也對國家安全帶來重要挑戰。如2018年6月新加坡遭遇黑客網絡攻擊,150萬公民的個人數據和16萬人的門診處方細節遭到竊取,其中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數據。

四是重視智能,忽視智力。上馬了大量智能項目,卻未能進行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人員數字素養不足,再貴再好的項目,也是“用不了”“用不好”。

智慧城市下半場:從技術“面子”走向民生“裡子”

因此,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的問題暴露之後,智慧城市建設亟需及時反思、回歸本源,從技術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從追求高科技的“面子”,走向聚焦人民獲得感的“裡子”。需要認識到,城市建設不是政府的短期任務,而是一項真正造福於民的長期工程。

一方面要以人為中心。一是體現在以公眾需求為出發點,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來進行城市的整體規劃、功能設計、項目安排等,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環境。二是要加強民生保障,重點推進關係到人民切身利益、生命財產安全的項目建設,如應急安全體系建設等。

另一方面防範技術失靈。一是要構建開放多元的網絡體系,“在我們已經無法擺脫互聯網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讓網絡能夠在極端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行”,如建設天基互聯網、緊急通信臨時基地台、離線數字支付建設等;並注意保留一些人工、無網絡設施,“智慧”並不意味著對“傳統”的絕緣、對“人力”的替代。二是要加強長期運營,通過數據、服務、產業的運營來更好發揮技術效用和項目功能,激發長期內生造血能力,避免智能變成無能。三是要加強數字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智慧硬體的應用效率、智慧城市的服務水準。

總而言之,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全方位滲透已無可避免,我們必須要思考的是如何與技術相處。關鍵正在於以人為中心,讓技術更好為人類服務,實現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互促融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