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

在萬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上午11時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極的“身高”即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其意義非凡。

這次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究竟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

資料圖:珠峰被皚皚白雪覆蓋,與藍天白雲相映生輝。張浪 攝

歷史性的探索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宣布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2020年5月25日,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袁泉 攝

歷史上,中國共進行過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

_1966、1968年國家測繪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兩次組隊首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據自然資源部消息,這兩次測量未在峰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1975年7月23日,中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_

_1992、1998年分別和意大利、美國合作複測,兩次測定均未對外公布珠峰“身高”2005年新一輪珠峰高程測量啟動,首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嘗試測量峰頂冰雪高度,測得峰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_

資料圖:珠穆朗瑪峰。何蓬磊 攝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準的綜合性測繪工程。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部門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據媒體報導,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測繪隊員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資料圖:眺望珠峰。張浪 攝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登山隊由珠峰海拔5200米位置的大本營出發,直至最終登頂測量,一共劃分為7個步驟。

1

從大本營出發 抵達5800米中間營地

開啟登頂行動,測量隊員從珠峰大本營出發,途經絨布冰川和東絨布冰川,抵達海拔5800米的中間營地宿營

2

抵達6500米前進營地

測量隊員從中間營地出發,到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此處高原反應較為強烈,隊員們在此休整

3

途經北坳大冰壁 抵達7028米一號營地

從前進營地出發,途經海拔6600-7000米的北坳大冰壁,抵達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

4

途經大風口 抵達7790米二號營地

從一號營地出發,途徑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到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

5

抵達8300米三號營地

從二號營地出發,到達海拔8300米的三號營地

6

經過8700米第二台階 向峰頂發起衝擊

視氣象情況,擇機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期間經過海拔8680-8700的第二台階

7

峰頂豎起覘標 與6個交匯點同步開展測量

登頂成功後,測量隊員在珠峰之巔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與此同時,其他6個交匯點的測量隊員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最後依據測量數據,計算得出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

一波三折的勝利

5月6日,珠峰登山大本營便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舉行了出發儀式。30多名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次日17時左右,登山隊安全抵達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全體隊員身體狀態良好,並在此營地進行至少一天的休整,繼續調試測高設備。

8日一早,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6名修路向導和27名物資運輸人員從前進營地出發,準備通過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當他們攀登到海拔6700米處時,發現攀登路線上積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所有人員便撤回前進營地。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負責人王勇峰當時表示,根據研判,此次登頂測量時間較原計劃推後。

珠峰測量登山隊攻頂組組長次落。圖片來源:中國登山協會 盧明文 攝

18日,登山隊隊長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召開攻頂動員會,公布攻頂隊員名單,12名攻頂隊員預計在5月22日登頂。不過,21日前方傳回消息,因氣象原因,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雪深過米,為保障隊員安全,登山隊決定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等待下一個好氣象窗口期的同時,登山隊的攀登隊員們也獲得了繼續休整的時間。24日,經過休整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出發,向珠峰頂峰發起第三次衝擊。

26日,測量登山隊公布了新一輪8人衝頂隊員名單:次落、袁複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隨後衝頂隊員從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前往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計劃27日凌晨開始衝頂。

24日,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珠穆朗瑪峰)登山大本營,由西藏自治區天氣局選派的預報服務團隊成員在調試衛星天線。中新社發 洛桑 攝

此前,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已因氣象原因,兩次推遲了原定於12日和22日的衝頂計劃,這一次的衝頂隊員名單與首次公布的名單相比有所變化。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表示,全體隊員在執行測量任務前都已經過了近4個月的集訓和拉練,體能儲備充足,熟悉測量設備,能夠按要求完成峰頂的測量任務。

最終待到機會來臨。27日2時10分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陸續從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擊營地啟程向頂峰進發。經過近9個小時的奮戰,登山隊一行人不負眾望,在11時許如願站在珠峰最高點,圓滿完成了本次高程測量的登頂任務。

資料圖: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員們向前進營地進發。圖/次落 圖片來源:中國登山協會

珠峰,不再遙不可及

不僅僅是科研,珠穆朗瑪峰也是所有登山愛好者心目中的“朝聖地”。它有美不勝收的巔峰絕景,也有直插雲霄的山脊峭壁。這裡激勵著代代攀登者的好奇心和征服欲。

從人類第一次站到珠穆朗瑪峰的山頂開始,“挑戰不可能”就已經成為過去。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珠峰更是不再遙不可及。

年複一年,珠峰的仰慕者絡繹不絕,不少人期盼著在山頂處圓夢。然而即便是在登頂珠峰不再是神話的當下,這座世界第一高峰,也絕不是容易征服的所在。

資料圖:珠峰大本營。袁泉 攝

攀登珠峰,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珠穆朗瑪峰的北坡和南坡分屬中國和尼泊爾,無論選擇從南坡攀登還是從北坡攀登,攀登者最終都將到達同一個頂峰。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南北坡的攀登難度,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想從南坡登峰,具備一定攀登經驗的登山者,可以通過登山公司的幫助實現登頂珠峰的夢想。危險系數更高的北坡,則是攀登珠峰的另一個選項。這裡的登山活動,由西藏自治區登山管理部門組織開展。

資料圖: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的修路隊員固定鋪設在北坳冰壁上的路繩。巴桑塔曲 攝 圖片來源:中國登山協會

據悉,珠峰北坡為各國登山者設置的宿營地被稱為登山大本營,位於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而面向普通遊客提供食宿服務的帳篷營地叫做遊客大本營,去年登山季到來前根據相關規定被移出核心區。只有獲得相關部門登山許可,方才有機會獲準進入登山大本營。

新華社去年6月消息顯示,有意願從北坡攀登珠峰的中外登山者,須以組團商的形式申請登山許可;管理部門會對登山者提供的登頂證書、攀登形式、攀登線路等進行嚴格審核;需完全依靠他人協助的無自主攀登能力登山者禁止攀登;登山者年齡必須在16至70周歲之間。

短暫的“窗口期”

無論南北坡,在做好萬全準備之後,登山者們還要耐心等待“窗口期”到來。

每年5月是珠峰的攀登季,珠穆朗瑪峰會在該時間段內迎來一年中幾天難得的平穩氣象,這就是登山者口中的“窗口期”。

“窗口期”出現的具體節點和長短,全憑大自然的“天意”,登山者能做的只有等待。當然,攀登者們不會白白浪費這段未知的時間。

資料圖:2019年,珠穆朗瑪峰迎來數百名登山者。由於人數太多,通往山頂的路段出現擁堵及排隊現象。圖為數百名登山者在珠峰登頂之路上排隊。

以2019年為例,珠峰南坡的春季登山季開始於4月14日。登山團隊會先來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南坡大本營,適應、集訓,然後等待合適氣象出發。

從南坡的大本營到頂峰一般要走4天,登山隊在決定出發時,必須要預測到四天內的氣象情況。這也使珠峰的攀登增加了很大不確定性。

去年,受到“窗口期”縮短的影響,南坡的大部分登山隊為了在氣象理想的日子登頂,珠峰出現了“大堵車”的狀況。這段擁堵發生在距離頂峰不遠的希拉裡台階,陡峭的山脊上,擠滿了等待通行的攀登者。

等待過程中,大風帶走了他們身體的溫度,時間消耗掉氧氣瓶中的氧氣。據英國《衛報》報導,當時至少有4人死亡。

未知的“死亡地帶”

在攀登的“窗口期”到來之後,攀登者便可以吹響登山的號角。而這時,危險也在一步步地逼近。

如果選擇從中國境內的北坡出發,攀登珠峰共有三個難點,分別為北坳冰壁、“大風口”和第二台階。如果從南坡出發,則要經過“昆布冰川”的考驗。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線,登山客在途中可能都要經受變幻莫測的氣象、突發的雪崩還有高海拔帶來的高山疾病……

BBC報導截圖。

據BBC統計,截至2019年3月21日,已經有超過280人喪命珠峰。通過分析2010年到2018年之間登山者的死因,數據顯示,有接近一半的死者因為雪崩丟掉了性命,因為高山疾病和疲憊死亡的人數分別佔到16.6%和12.5%。

BBC報導截圖。

根據2015年10月之前的死亡統計,大多數遇難者集中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這個地區,含氧量稀薄,山路狹窄。在這種極寒的低壓環境中,大多數人都會行動遲緩、呼吸困難。登山者每走一步路,都在與“死神”抗爭。如果在這裡遇險,幾乎沒人有余力提供救助。

由於移動遺體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殞命攀登者最終的結局,大多深陷冰縫之中,或永埋積雪之下,還有的“定格”在遇難地。他們以這種慘烈悲情的方式,提醒著人類不可忽視大自然的威嚴。

資料圖:5月8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的登山向導向海拔7028米的營地運輸高山氧氣、燃料等物資。新華社特約記者 拉巴 攝

記憶中的8848

話題重新回到高程測量上來。說到珠峰的高度,相信很多人都對8848這個數字印象深刻。

1975年,由國家測繪總局、總參測繪局組成49人的測量分隊,加入中國登山隊,對珠峰進行科考測量。同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

至此,珠峰8848米的“身高”,成為一代代中國人深遠的記憶。

此後,1992年和1998年,中國分別和意大利、美國合作複測珠峰高度,但這兩次測量結果均未對外公布。

資料圖:5月10日14時,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6名修路隊員重新固定了鋪設在北坳冰壁上的路繩,抵達海拔7028米的C1營地。7名運輸隊員隨後完成C1營地的運輸任務。圖為運輸隊員攀爬北坳冰壁。巴桑塔曲 攝 圖文來源:中國登山協會

2005年2月,中國啟動新一輪珠峰高程測量。此次珠峰高程複測既採用傳統經典的測量方法,又採用現代先進的測量技術,兩者同時進行。

測量專業人員在登山隊員的協助下,攜帶雙頻GPS衛星導航定位儀和冰雪雷達探測儀登頂,在珠峰峰頂進行GPS實測和探測峰頂的冰雪深度,首次揭開峰頂神秘的冰雪厚度,同時在峰頂上豎立了用航天材料特製的2.5米高的紅色覘標,作為6個觀測站交會珠峰峰頂的照準目標。

同年10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並授權,國家測繪局正式公布2005珠峰高程測量獲得的新數據:珠穆朗瑪峰峰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資料圖:北坳冰壁。次落 攝 圖文來源:中國登山協會

如今時光飛逝十五年,中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的高度。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天氣、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權威媒體報導稱,此次為珠峰“量身高”,運用到了多種“黑科技”。其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用於珠峰測高,國產設備全面擔當本次測量任務。此外,也運用到航空重力測量技術,提升測量精度。

資料圖: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員合影。趙佳明 攝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登頂珠峰,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壯舉。自此,中國人與“世界最高峰”的故事翻開了嶄新的畫卷。

60年後的5月27日,來自中國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再一次站上世界之巔。他們留在珠峰上的腳印,為人類進一步了解珠峰鋪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已經成功登頂,但是珠峰的“新身高”並不能迅速公布。因為登頂測量成功隻意味著取得了一手的測量數據,但並沒有得到珠峰的精確高程。這項確切數據,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得出。

作者:邢蕊 王思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