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癌症患者的痛到底有多痛?

疼痛劃分為十個等級:

針尖刺手背、用力鼓掌,約1~3級;

頭髮被拉扯、錐子刺大腿,小於等於4級;

刀切到手、軟組織挫傷、扭傷等,約4~7級;

生產時,前期持續性的疼痛,2~3級,宮縮最厲害時,達到7~8級;

三度燒傷、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度血管性頭痛、偏頭痛,8~9級;

晚期腫瘤壓迫神經引發的癌性疼痛等,10級。

"我不怕死,但我怕疼"

在各大醫院的腫瘤科,經常可以聽到病人的痛苦呻吟。

"疼起來簡直無法形容,常人根本無法想像"

"這種疼,令人痛不欲生,就想死"

"這不是單靠意志就能忍受的,它比死亡更讓人恐懼"……

腫瘤患者的心聲,透出他們的身心備受癌痛的折磨。

老劉也是眾多癌症患者中的一位,自從被確診晚期肝癌以來,樂觀堅強的老劉從來沒想到放棄,可如今,他竟然有爬上醫院頂樓一躍而下,了結餘生的念頭。這一切的改變,隻緣於兩個字:疼痛。

"那種疼痛無語言狀,一會兒像有刀子在肚子裡割,一下一下,痛得入心入肺,一會兒又像有千萬條蟲子鑽進了身體,又麻又酸。死亡只是一瞬間,而疼痛卻是沒完沒了。說實在的,我真的不怕死,但我卻受不了疼。"

癌症患者最恐懼的是疼痛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約180萬,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該比例鋼彈80%,且以中、重度疼痛為主。

對癌症患者來說,最難以忍受的不是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腹瀉,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疼痛;最恐懼的也並不是死亡,仍然是疼痛。因此在腫瘤患者中常流行這樣一句話: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疼痛。

在所有頑固癌痛的病例中,都存在"疼痛→失眠→疲乏→疼痛→失眠"這樣的惡性循環,並引發患者的焦慮和抑鬱,甚至放棄治療。

- 來自豆瓣網友 -

癌痛是由於惡性腫瘤破壞患者機體組織,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的疼痛。另外,腫瘤本身可以產生一些激素樣化學物質、壞死組織分解物等,都可進一步激化各部位的疼痛。

癌痛往往是全方位的,而較常見的劇烈疼痛部位有胸背部、頭頸、腹腔、盆腔、骨骼和胸部等。還常伴有強烈的植物神經異常,使病人精神和體力都明顯下降。

由於各種原因,癌痛的發生率很不相同:骨癌為85%,口腔癌為80%,泌尿系統腫瘤為70%,乳腺癌為50%左右,肺癌為45%,淋巴系統腫瘤為30%左右,多發於中、晚期癌症。

引起癌症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一、直接由癌症引起的疼痛

1.腫瘤局部侵及神經、血管、骨膜等造成疼痛;腫瘤局部壓迫造成的疼痛。

2.病理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常見於肺癌、乳腺癌等引起的肋骨轉移及腰椎轉移,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引起疼痛,繼發截癱後疼痛反而減輕。

二、與癌症相關的疼痛

1、少數腫瘤具有內分泌功能,腫瘤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TNF)等細胞因子、炎症因子、生長因子和酶等,都與疼痛有關。

2、腫瘤細胞的高代謝和乏氧易造成組織代謝產物增加,特別是一些致痛物質如氫離子的增加,從而引起疼痛。

三、與癌症治療有關的疼痛

1、手術治療: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難免會損傷神經、血管及淋巴管等,術後局部引流不暢、切口感染、不癒合、瘢痕形成,均可引起疼痛。

2、化學治療:由化療藥物副作用所致的疼痛複雜而多樣。例如神經毒性藥物(長春鹼類)及紫杉類藥物以周圍神經痛為多見,常伴肢端麻木,有時表現為腹痛和手足燒灼樣疼痛,停葯後多可以消失。

3、放射治療:可致放射性皮炎甚至放射性皮膚潰瘍,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4、其他因素:放化療均可使患者免疫力低下,尤其是兩者聯合應用,或晚期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伴髮帶狀皰疹等而產生疼痛。

除痛治療很重要

臨床上,很多患者在疼痛加劇時想以死解脫,向醫生請求「安樂死」。而當疼痛明顯緩解得到有效控制時,又重新燃起希望,再次鼓起抗腫瘤的信心和勇氣。

除痛治療很重要,只要合理、規範地進行除痛治療,80%-90%的晚期癌症患者無需忍受疼痛的折磨,越早治療效果越明顯。

是的,對於癌症,什麼都要趁早,趁早體檢,趁早治療……

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癒的,1/3的癌症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據此提出了惡性腫瘤的三級預防概念:

一級預防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發生。

二級預防是指癌症一旦發生,如何在早期階段發現並予以及時治療,也是最關鍵的一環。

三級預防是治療後的康復,防止病情惡化,提高生存品質,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