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內最長最寬!太湖隧道打下第一樁

  昨天中午12時許,國內最長最寬的水下隧道——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主體工程打下第一根方樁,這標誌著太湖隧道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這條長10.79公里的隧道不僅長度是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1.6倍,而且淨寬超過40米也創下國內之最。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石小磊

  現場

  抽水後圍出2個足球場大的基坑

  無錫馬山,濱湖區的西南角,淼淼太湖的北岸水面,國內最長最寬的水下隧道工程太湖隧道的西側起點就從這裡開始。首先出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個超過2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平平整整的“大坑”,這是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太湖隧道馬山段臨時大堤圍堰現場。

  太湖隧道採用 “圍堰明挖法”施工。在深約1-2米的太湖中,用鋼板樁圍出一塊區域,將其中的水抽走,開挖基坑,繼而在坑裡澆築隧道結構,將土方回填後,再將湖水注回。由於生態環保的要求,圍堰一次性只能圍2公里左右,所以採用了從兩頭向中間,逐段抽水,隨時回填的方法推進。記者眼前的這個大基坑,就是隧道西側最頂頭明挖段部分,可以理解為隧道的出入口。

  長24米、重18噸長樁打入水下40米

  眼前,圍堰鋼板已從岸邊向水中延伸了600多米。“砰、砰、砰……”中午12時許,伴隨著強勁而有力的打樁聲,停泊在臨時圍堰大堤前不遠處的液壓式打樁船“樁9”號上,高達幾十米的樁機,正將一根長達24米,粗半米,重約18噸的方樁穿過湖水打入湖底。

  記者乘船來到打樁船前,用鏡頭記錄了太湖隧道主體工程這第一根樁下地的時刻。半米粗的方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這根樁,我們要打入水面以下40米,整個準備時間很長,但打樁時間只要1個半小時。”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夏文俊說,樁本身24米,再空打15米左右,除去1-2米的湖水外,其余地下部分的深度就是將來挖掉土方,建隧道結構的部分。

  這樣的方樁要打6600根築成“地基”

  這根24米的方樁,將在太湖隧道工程中充當什麽樣的角色?“今後,我們開車在太湖隧道中,這根樁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們稱它為支撐樁。”夏文俊告訴記者,在10公里多長的太湖隧道底部,這樣的方樁共有6600多根,就像陸地上建高樓大廈一樣,相當於建房子前打的地基,起到對上部隧道結構的支撐作用。

  “這些方樁是從底部托住了隧道。但我們知道,什麽東西在水裡,都會向上浮,所以,除了這種方樁,我們工程中還要打一種樁叫‘抗拔樁’,約有1.3萬根,是為了拉住隧道結構,讓它不要向上浮。”隧道的主體工程預計2020年底完成,2021年底通車,算下來,隧道每天將向湖中心挺進6米。

  追問

  國內最長最寬隧道如何做到不漏水?

  裡程是南京長江隧道的3.5倍,寬度也比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寬7米,對於這一國內最長又最寬的水下隧道工程,普通車主最關心的還是今後怎麽保證不漏水,讓行車更安全舒適。

  夏文俊告訴記者,不漏水的最重要環節是混凝土的自防水。也就是說,如果混凝土本身不產生裂縫,它就不會漏水。其次,混凝土箱體要一段段地拚接,變形縫是薄弱點,所謂“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就是說在施工中要控制好品質。第三,在隧道的上下左右外壁都會包裹防水材料,有點類似防水膜,這之外再刷防水塗層,近期工程施工方還將做現場實施,從遴選出來的材料中再找出最適合的。

  馬山標段的中交三航局項目書記孟開醒帶記者參觀了他們的全封閉式混凝土供應中心。原來要想做到讓混凝土不開裂,最關鍵的在於混凝土攪拌時的溫度。“自防水要做好,就不能超過28℃,但我們知道混凝土攪拌本身就能達到60℃以上,為此我們設定了智能監控系統,傳感器監測混凝土的水溫,自動開啟噴淋設備。同時還設定了製冰系統,加入-5℃片冰進行攪拌,保證混凝土的溫度正好控制在28℃。”

  如何保護生態?圍堰旁邊施工邊打撈藍藻

  意義

  2021年打通滬寧間 又一高速通道

  作為江蘇高速公路建設史上一次性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具體的位置又在哪裡?會給哪些地方的交通出行帶來便利呢?

  記者從施工圖上看到,蘇錫常南部高速的起點位於寧常高速、常宜高速相交的常州武進區前黃鎮。線路向東南經雪堰鎮穿越常州太湖灣旅遊度假區,下穿邀賢山後進入無錫馬山境內,再穿越太湖梅梁湖,止於無錫南泉接無錫環太湖高速公路,路線全長43.90公里。

  這條高速與北部的滬寧高速基本平行,成為常州至無錫的南部新通道。而且,在規劃中蘇錫常南通高速還將再向東延伸至蘇州,開辟滬寧間的又一高速公路通道。未來,江蘇南部,比如溧水、溧陽、金壇、宜興、無錫南部等區域的車主去上海,或是吳江等地方的車主往太湖西,都會更方便。而且,這條高速向北順接我省中軸線上的京滬高速、五峰山大橋,從而也將打造京滬間的第二高速通道。

  事實上,蘇錫常南部通道在穿越太湖的部分是建橋還是建隧,前期論證了19年。最終,出於太湖生態環保考慮,項目選擇了水下隧道的建設方案。

  在馬山段現場,記者看到,一台碩大的打撈機器正從水裡抓起藍藻,倒入身邊的船裡。夏文俊坦言,每年5月開始,太湖就進入了藍藻期,像這樣的圍堰,就容易形成藍藻的聚集,所以圍堰施工只能逐段分倉進行,保持區域內湖水流動性,防止藍藻爆發。

  目前太湖已進入藍藻期。現場工人每天都會對漂進施工區域的藍藻進行打撈。

  掃二維碼從空中圍觀第一根方樁入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