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石博仕肛腸醫院|胃潰瘍和胃糜爛是一回事嗎?

隨著大家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不健康,胃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經常有患者諮詢胃潰瘍和胃糜爛有什麼區別?這裡為大家科普一下。

很多患者會把糜爛性胃炎和胃潰瘍這兩個病變混淆,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確實這兩者在癥狀上有時很難區分,但通過胃鏡檢查可以分辨出來,通俗的說,糜爛的表現是胃黏膜的損傷較小,較淺;潰瘍的表現是胃黏膜的損傷較大,較深。

胃糜爛

首先,胃糜爛是指局限於胃粘膜層的淺潰瘍。其深度不超過粘膜肌層,有人認為是胃潰瘍的早期階段,但並不是所有的胃糜爛都能發展為胃潰瘍。一般稱胃糜爛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為急性糜爛性胃炎,也有人稱之為出血性胃炎,或急性胃粘膜病變,有時十二指腸粘膜也可出現糜爛,引起出血。

胃潰瘍

其次,胃潰瘍是位於賁門至幽門之間的慢性潰瘍,主要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飢餓時疼痛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規律性上腹疼痛,甚至可出現黑便與嘔血。

胃糜爛與胃潰瘍的不同癥狀

胃糜爛常表現為上腹疼痛,程度較淺表性胃炎重,伴飽脹,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癥狀

胃潰瘍表現為慢性,節律性,反覆發作的上腹疼痛,常在進食半小時到一小時發生疼痛。其胃潰瘍活動期,常可出現胃潰瘍還有癌變的可能,而糜爛性胃炎很少出現上述併發症。治療上潰瘍的治療時間更長,而且如果合併有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則必須服藥清除,否則容易造成胃潰瘍複發。

胃糜爛與胃潰瘍兩者之間有所不同。胃潰瘍是穿透粘膜肌層,癒合後不可避免地留有纖維瘢痕,表面為一層上皮所復蓋,粘膜肌層不能再生。胃糜爛是不穿透粘膜肌層,因而癒合後不留任何痕跡。

兩者常見病因——幽門螺桿菌

兩者最常見病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以及胃酸分泌過多,此外還可以由遺傳因素和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長期吸煙、酗酒等因素引起。

兩者治療一般主要從幾個方面

1、禁忌煙酒,禁食辛辣剌激性食物;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少食生冷、甜食及易產酸的食物;

2、藥物治療:主要選擇胃動力藥物如嗎叮啉,莫沙必利分散片等;抗酸劑如氫氧化鋁凝膠劑、鋁碳酸鎂咀嚼片、枸櫞酸果膠鉍等;抑酸劑如西咪替丁、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胃粘膜保護劑: 硫糖鋁等。

所以,不管是以上哪種疾病,需要藥物和飲食共同調節,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