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建立一所低收入社區的好學校?

“在教育創新的同時推動教育公平”——或許,這就是未來教育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所面向一線城市打工子弟的創新學校,如何去面對主流社會視野之外的學生、家長群體和社區環境,如何打磨出一個低收費的創新學校模式?於是,我們邀請到了歐陽豔琴,一位正在用行動探索以上問題答案的教育者。

歐陽豔琴曾是一名記者,後來在東莞工廠區創辦了科蚪社區兒童太空。2018 年,她來到北京昌平城鄉結合部創辦了創辦科蚪實務學堂。這所全日製學堂面向 12-18 歲打工子弟,致力於培養能勝任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工作、自信自尊、有選擇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珍貴的普通人”。

成為教育人

其實我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想要做創新教育,我想要做是教育公益。我們做了一個社區太空,想要解決農民工的孩子在城市裡課後看管的問題。

在當時,國內有一個教育創新的大會叫LIFE,在那次大會上面我還是一個記者。參加完這次大會以後,很多人感受熱血沸騰,因為國內有這麽多創新的案例。但我當時的感覺是另外一種,我很沉重,我想這麽多的創新案例,其實它都發生在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發生在北大附中、清華附小這樣的校園。

而我們農村的孩子以及從農村來的這些流動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教育是什麽樣的?

▲ 科蚪實務學堂的願景

這個問題讓我很沉重,後來我就從媒體辭職了,就去做了一個機構叫“科蚪”。到今年的時候,我們把它變成了一所學校。今年3月份,我們在北京昌平創辦了一所面向12到18歲打工子弟的全日製中學。我們的使命和願景是探索打工子弟職業發展新路徑,為好的社會培養“珍貴的普通人”。

這是我們學校的地址,在離北六環不太遠的一個地方,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這附近有北京特別知名的天通苑和回龍觀,號稱“亞洲最大社區”的地方,有比春運的火車站還要擁擠的天通苑北地鐵站,以及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堵得走不動的四條大馬路,大家可以想象周邊是人很多很多流動的人、打工的人。在學校周邊,有至少九個城中村,這些村子就是很多農民工居住的地方。

▲ 學堂的周邊社區環境

居住在這裡的人其實跟我們生活都有關聯,他們中有很多是送外賣、送快遞的,有的人則從事著保潔、家政、保姆、物業等工作。他們也可能是滴滴司機——其中一位滴滴司機就說過,就是一位滴滴乘客給他推薦了我們學堂。

我們的家長們通常就住在這樣的村子裡面,他們是一個很少被注意到的群體。而我們在做的,就是一所回應這部分家長需求的學校。

招生的“戰爭”

▲ 學堂的招生方式:在城中村張貼海報

三年前,我從記者變成一個教育工作者,而在今年我有了一個更大的使命,就是要變成銷售員。因為我要把這麽一所特別好的學校賣到城中村裡面去。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件事難度,如果我們像探月學院一樣在微信上發一發廣告,這個事情是幾乎沒什麽太大作用的,因為這些家長根本看不到我們的文案。於是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包括去黑網咖尋找可能瀕臨輟學的流動兒童。

今年暑假的時候我們集中採用了一個方案,就是去城中村發傳單和貼海報。我們的一個校董原來是長江商學院的副總監,她原來都是賣幾十萬近百萬的課程的,但是她現在居然要跟我一塊去刷傳單。

最無奈的還不是這件事——在我們刷了幾天傳單以後,我還是一個電話都沒有接到,沒有人來向我谘詢。通常我是不接陌生電話的,座機尤其不會接,因為我覺得會是廣告電話。但是因為那段時間我特別期待家長的谘詢,所以有一天來了個陌生電話後我就接了。

接了電話以後,對方開頭就問我“你是不是科蚪實務學堂”,並且開始問我一些學堂的事情。我非常高興,我想肯定是他看到了我們海報。我說“是的是的”,然後他問我們是不是補習班,我回答說“不是,我們是學校”,然後馬上給他講解了一堆的廣告詞。

最後他告訴我說,“你好,我們是東小口鎮城管。”我們在某某街道上看到你們的海報,請你在什麽時候來盡快處理掉這個事情,你可能會面臨多少錢的罰款,否則你的電話就會被停機。

一開始其實我想電話停機也沒關係,但是萬一有家長要找我,電話卻不通,這個事情就很麻煩了。最後我就乖乖地去把傳單給撕了,而且交了300塊錢的罰款。

儘管如此,依然沒有一個家長給我打電話,也沒有人加我微信。於是我就在思考這件事兒,說肯定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我想起來,雖然我一個電話都沒有接到,但是我去貼海報和發傳單的時候,實際上會有一些人會問我一些關於學校的問題。在他們問我的各種問題中,其實是有些關鍵詞的。所以我想,是不是我們海報和傳單沒有傳達出家長需要了解的關鍵詞。

▲ 處於表層的家長需求與處於底層的學堂理念

在原先的海報中,我們的關鍵詞與許多教育創新人所提倡的理念十分類似:我們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讓孩子能夠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讓他們學習面對社會生存的通用技能。而且我們還接地氣的說了幾句,“一萬二可以上貴族學校”。但是這些都被證實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有可能這些家庭本來就從來沒有想過讓孩子上貴族學校,所以這些關鍵詞並不能吸引到他們。

而真實的招生場景是這樣的:如果學生是想上高中的,家長會問我說你們這學校的學生以後推薦工作嗎?你們有學歷嗎?如果學生是想讀初中的,家長會問孩子如果以後想回家再去讀高中,孩子學習跟得上嗎?還家長會說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個大專學歷。

發現了這些需求之後,我修改了海報來著重傳達這麽幾條資訊:有個學校在招生,學校叫什麽我不知道;這所學校有初中和高中,同時是不招收小學生的。然後它的地點在哪,電話是什麽、學費是多少。

▲ 學堂招生傳單上的關鍵資訊點

在傳單上加上這幾條資訊之後,我就去菜市場發了一個早上。而且不光是在菜場門口發,我還進去給每個攤販的老闆都發了一張。我聽到有一個賣雞的人跟他的老鄉說“你家孩子找到學校了沒有”。那個老鄉回答說沒有,於是賣雞的人就說“這有一個學校你去看看吧”,接著就拍了黑白列印的傳單發到了鄉親群裡面。接著馬上就有家長來向我谘詢了,而且發生了一段讓創新教育圈的人都很羞恥的對話。

比如家長會問,你們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是不是都教?我說全都教。然後你們用什麽教材,是不是跟其他學校用的一樣的?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有哪些版本的教材,我說“是的一樣的”。我還會我還會介紹說“你可以在我這裡讀完初中,然後在我這裡讀高中,我還可以推薦你們讀大專和找工作”。到這裡家長開始有點覺得可靠了,然後我才會跟家長說我們老師真的很好,會提供一對一的輔導,效果也很好,你不用擔心孩子去打架、不用擔心學壞。

▲ 學堂家長中可能還有很多人都不識字

一切慢慢地順利下來,但是生活很快又給我來了一記暴擊。當時有一個家長帶著女兒來到我們這兒,他找到我們那個地方說“我覺得我應該找對了地方,因為我認識這兩個字”。學堂的地址中有“30號”的“30”兩個字,他是靠這個來判斷是否找到了學校地址。從這裡我才知道,我們的家長裡面還有很多人可能都不識字,或者識字但是很難處理複雜的資訊。所以在以後的溝通裡,我們基本上都是用語音跟我們的家長交流。

其實你可以想象到,這個家長肯定不是看到我們的傳單才來的,肯定是在微信群裡面有人跟他講有一所學校在招生。所以這個事情還告訴我,即使我們在城中村裡使用了海報和傳單的方式,它都只是在小範圍中傳播,我們還需要在社區裡做更多的事情。

1/3 剛需的未來

▲ 低收費的背後是市場與社會的合力

這麽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我不斷地去轉型、去發小廣告。為什麽我要去做這麽一件費勁的事情呢?

首先這和我之前提到的個人經歷有關,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留守兒童。辦一所低收費的好學校它不光是一個苦情戲,它是很有希望的,我把它稱為“1/3剛需的未來”。

三分之一是什麽概念?在中國的城市裡,有三分之一也就是 1.03 億的中國兒童要麽就是留守兒童,要麽就是流動兒童。這些孩子在中國的戶籍制度限制下,是沒辦法接受平等的教育福利的。這個群體面臨的問題,就是“人多、錢少、政策有瓶頸”。在商業領域來講,“人多”應該就是一個藍海。對我來說,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讓我特別地興奮,因為我覺得我在做一件可能未來會成為很多人需要的一件事,我相信這類的學校是會被需求的。

▲ 低收費學校模式——市場拓展

我們其實是在探索模式上的問題,就是“低收費的好學校應該怎麽做”。其實做教育的人都能明白一點,實際上不存在低成本的學校,只能是學校收取的費用比較低。所以實際上我們是不可能純靠市場來解決教育問題的,至少在現在不能光靠家長把學校養起來。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是要靠社會和市場的合力來支撐學校的運行。

我分幾點講一下我們的模式。

第一個是我們現在做的策略,就是我們需要發展盡可能多的大姑姑、小舅和大表姐。我們發現有很多今年暑假來跟我谘詢招生的,很多都是表姐、二姨之類。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身邊可能就會有遠房的侄子或者是外甥需要這樣的學校。另一方面,打工社群的人特別在意口碑傳播,如果說二姨家的孩子在這上學,往往家裡還會送過來四五個這樣的孩子。

▲ 低收費學校模式——社會參與

第二個就是怎麽樣能夠接受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這也是我們學校的全職教師團隊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不同的方面去設計一些開放系統,能夠讓外界的力量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各方面的支持。我們在教學上有一個 “開放任務清單”,學生除了參與學校中一些課程以外,還可以去探月學院或者一土學校等等其他的教育機構去獲得他的學分。比如說歷史,除了我們學校老師上的歷史課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博物館的打卡來完成他的學習。其實我們是在資金的約束條件下,逼著自己去做了一個叫社會化學習的事兒。

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