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士就業,選擇高校、科研部門還是企業?

作者:第九棵橡樹

又是一年畢業季,對於即將離開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博士生而言,去哪裡、做什麽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題。通常博士生們的就業歸宿為科研事業部門和公司,然而由於專業種類與需求的差異,博士生們的選擇側重點亦會不同。在此,筆者以個人經驗為例,希望為理工科博士生們提供些許參考。

1

了解個人需求,理智選擇方向

A同學本科期間即是其專業的學霸人物,直博師從院士門下,發了數篇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令人望塵莫及。果然不出人意料,A同學博士畢業後乘著人才引進的東風,進入一所中部高校任教。

A同學在選擇讀博之時,便已做好畢業後進入高校工作的職業規劃。他對科研充滿熱情,將博士研究學習作為一份事業進行。對他而言,進入高校除卻穩定的工作環境與令人稱羨的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高校可為其繼續追逐科研夢想提供平台。

近年來,不少高校展開搶人大戰,為吸引優秀博士進入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科研事業部門,提供了豐厚待遇,如安家費、科研啟動費以及為配偶解決工作問題。然而吸引力的背後藏著隱形條件,除了以sci論文作為硬通貨,學歷“查三代”亦屢見不鮮

建議本科學校名氣不夠大又想進入科研實力強的高校工作者,讀博時力爭進入原985級別的高校,多發paper,多增加個人實力籌碼。

然而高校教師工作已並非鐵飯碗,不少學校實行“非升即走”的制度,背負著教學與科研壓力“青椒”們,工作日加點、節假日加班是常態。但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好處是可為嚮往學術的人提供良好平台,待到他日拚搏到副研、副教授等職稱安全區之後,便會擁有更廣闊的舞台。

2

擇業審時度勢,切勿盲目跟風

B同學博士畢業後沒有選擇旁人眼裡安穩輕鬆的體制內工作,而是選擇去上海某知名生物公司工作。作為項目組組長,她雖然有著漂亮的學術履歷,但工作初期在產品研發與應用方面的經驗,並不如碩士學歷、工作多年的同事佔有優勢。令人欣慰的是,公司高層鼓勵且支持博士們學習更多的東西,為其個人職業發展提供良好平台。

B同學在該公司月薪2.5W,朝九晚六加雙休,表面看來工資收入遠高於高校,適合短期內需要經濟支持的年輕人。然而,企業最看重的是效益,帶領團隊快速推進項目進展,以最小的經濟成本開發出效果良好且穩定的產品,是項目組組長職責所在。因而B同學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加班加點追蹤最新文獻與對手公司的商業動態是家常便飯,腦力工作強度並不亞於博士求學階段,甚至更強。

博士們選擇進入公司工作前,應了解企業文化並做好抗壓的心理準備。公司最看重的是效益,如何將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為公司帶來回報是博士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建議博士們在讀博期間,要主動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做好個人職業規劃,審時度勢,切勿盲目跟風,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道路。

3

一切有得有失,遵從本心即可

C同學博士畢業後選擇離開學術界,去工業界發展,令其導師頗為遺憾。導師認為他性格沉靜、行動力強,更適合在高校進行研究工作。但C同學認為自己在學校呆了二十多年,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C同學在一家處於上升期的公司就職,然而公司規模不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職業發展。例如C同學想要申請該市的一項“人才引進”獎勵項目時,老闆提出項目資金的百分之五十要列入公司內部資金,此舉讓他感覺十分鬱悶。

不僅如此,公司老闆與C同學的工作理念大為相悖,大概是博士頭銜在普通人眼中閃閃發光,老闆在參與應酬之時總會喊上C同學“撐門面”。一片觥籌交錯中,C同學漸漸覺得自己選擇錯了道路,憋屈大半年之後,他不再顧忌老闆的挽留,決然地離開,重返校園開始教書育人的生活。

D同學則走了一條與C同學相反的道路,他的目標明確,初始留在高校工作只為積攢人脈,後續事業有所突破時,帶著啟動資金走上創業道路。創業之路道阻且長,D同學嘗盡人生冷暖、世態炎涼,然而既做出選擇,便只顧風雨兼程。

博士們在就業過程中,總會受多方因素影響,畢竟處於成家立業的而立之年,要考慮的東西可謂是千頭萬緒。但是一切選擇有失有得,遵從本心即可。C同學重返學術界看似波折,實則多了一份人生體驗,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D同學敢想敢做,相信會取得成就。

總之博士就業,選擇科研事業部門還是公司,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根據個人需求與人生規劃而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建議未畢業的博士生們未雨綢繆,深入了解行業動態,提前做好職業規劃並做好準備,切勿等到畢業時手忙腳亂地隨意擇業,影響個人後續職業發展道路。最後,祝各位博士們職業道路愈加寬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