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京條約》被調侃,追星該有“避諱國恥”的底線

資料圖。

追星界,近日又現金句。

“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

昨日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披露,一些流量明星的粉絲,紛紛用此句@上自己愛豆的名字,“作梗表白”崇拜的明星,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偶像“深沉的愛戀”。

資料圖。

粉絲追星,甘願為愛豆“淪陷”

粉絲們所追的明星,多是95後的流量小生。粉絲也多以95後、00後為主。老話講,這正是年少輕狂的年紀,正處在叛逆期,什麽都敢想、敢說、敢寫。

《南京條約》是什麽?是中國近代史上“喪權辱國”的開端,簡而言之,是國恥。中學歷史課本上,將《南京條約》定性為:這一條約,標誌著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國恥被拿來消費,在有些粉絲看來,似乎不構成問題。“國恥”在他們眼中,不構成一種言談調侃應該避諱的內容。

資料圖。

順著追星粉絲們“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這句話的邏輯,展開來講就是,我心甘情願的與你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我甘願為你淪陷……

冤罪殺機有多深,淪陷就有多深,自己對愛豆的愛就有多深沉。這樣一種表達邏輯,在他們眼裡非但沒有問題,甚至反而被認為“很酷炫”。

順著這一邏輯,被粉絲“消費”的還不只作為淪陷開端的《南京條約》,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可作為“考點”的事件,都受到了波及。如:

“你是我的五四運動,是我放棄一切與所有人為敵也換不回來的曾經;

你是我的洋務運動,轟轟烈烈但一敗塗地;

你是我的《九國公約》,以最溫柔的理由做最殘忍的事……”

粉絲追星,該有“避諱國恥”的底線

據媒體報導,這一波的金句潮,似乎不是空穴來風。

據稱有一款名為“鍵盤66”的APP,這款APP中有數量眾多的與明星有關的文案,以便於使用者複製、輸出。而這些文案之中,就帶有《南京條約》的相關內容。

在這款APP中關於《南京條約》的文案,被粉絲們敏銳的捕捉到之後,迅速地在網上普及開來。但是,不久這種消費“國恥”的行為,便被網友發現並對之聲討,媒體也隨後發力進行批評,以致釀成了今日的事件。

微博截圖。

在這場風波中,微博迅速出手,采取緊急措施,在此輸入法糾正錯誤做法前,對所有帶有“南京條約”的內容禁發3天,並迅速將情況報告給了主管部門。這一點,值得點讚。

作為這陣風波的“始作俑者”,APP“鍵盤66”責任不可推卸。這種販賣、消費“國恥”的言語,理應被扼殺於文案群的“萌芽”中。

但是,作為金句傳播者的愛豆粉絲們,才是真正推起這番波瀾的“幫凶”。當他們被譴責、言論被封時,甚至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這似乎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而這一問題的真正關鍵在於,在粉絲心裡,缺少一條“避諱國恥”的底線。

微博截圖。

前段時間,張雲雷說相聲調侃汶川大地震這一事件,也引發了輿論的多方聲討。以“國難”做素材來“抖機靈”,實是巧勁用錯了地方,弄巧成拙。

此番粉絲鬧劇,粉絲們也是巧勁機甲狂潮、創意噴湧,通過調侃帶著國家血淚的歷史創痛來顯示自己的“創意”與“聰明”,也是聰明用錯了地方。

本質上而言,這場鬧劇,表面上是在標榜、展示對偶像的“深情”,實際上是作了一場炫耀自己“創意”與“聰明”的秀。而且,這場秀,秀得很Low,秀得“不知恥”。

粉絲追星,該有合理的尺度,該有一條“避諱國恥”的底線。在合理的範圍內,做到既能表達自己對偶像的熱愛與崇拜,又不傷及公眾感情。這既是對公眾、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自己以及對自己偶像真正的尊重。

狄宣亞(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徐璟萱 校對: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