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惠州:填海造地300多公頃

惠州土地亮家底:面積雖廣用地矛盾多

問題

建設用地增長快,未來可能佔用耕地

水土每年有流失,環境資源壓力加大

辦法

盤活城鎮的存量土地,推進城市更新

提高鄉村土地利用率,促進鄉村振興

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結合惠州市實際情況,近日惠州市國土資源局組織編制《惠州市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該規劃提出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圍填海造地等形式對惠州的土地資源進行整治,從而緩解目前人均耕地資源少,建設用地需求增長過快的矛盾,最終推動城市的更新以及鄉村振興。

A 土地現狀

惠州有多大?面積1.13萬平方公里

該規劃以2015年為基期年,採用2015年土地利用變更數據。惠州市國土部門統計,全市陸域土地總面積11346 .14平方公里,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451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1 .4公里。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475 .55萬人,人口密度419人/平方公里。

土地雖多,山林地佔了59 .48%

根據惠州市2015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134614.40公頃。在這些土地面積中,佔據最多的就是林地,佔據了土地總面積的59.48%;與此同時可以用於耕種的耕地隻佔土地總面積的12.38%;城市建設用地隻佔0 .71%。從數據不難看出,惠州現有土地利用現狀以林地和耕地為主,建設用地比重較低。

城市建設用地比重低,隻佔0 .71%

數據顯示,耕地面積140495.42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2.38%;園地面積90390 .1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7.97%;林地面積674852.54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59.48%;草地面積14627.28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29%;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83059 .6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7.32%;其中城市建設面積只有8013.7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0 .71%;建制鎮面積42113.54公頃,佔土地面積的3.71%;村莊面積28624 .98公頃,佔土地面積的2.52%。

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0842.74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 .84%;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86470 .0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7.62%;其他土地面積23876.57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2.10%。

B 存在問題

地域面積雖大,用地矛盾仍突出

雖然擁有超過1 .1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只有不足476萬,但是據惠州市國土部門統計,惠州人均耕地面積遠低於全國水準,人地矛盾突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惠州在大灣區中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各種重大發展平台的建設都需要用地,所以快速增長的建設用地需求勢必佔用目前僅存的耕地。

人均耕地面積少,低於全國水準

2015年惠州市現狀耕地為151191.92公頃(其中純耕地為140495.42公頃,可調整地類為10696.50公頃),超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耕地保有量目標值122200公頃,耕地保護任務壓力較小。

2015年全市人均耕地(0.03公頃/人)達到全省人均耕地水準,但遠低於全國人均耕地水準(0.10公頃/人),也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耕地0 .053公頃/人的警戒線,人地矛盾突出。

建設用地增長快,佔用耕地趨勢不可避免

隨著惠州市創新型城市及重大發展平台建設步伐的加快,全市建設用地將不斷增加,規劃新增建設佔用耕地10200公頃,建設佔用耕地的趨勢不可避免。在2010- 2015年期間,惠州市建設用地增加14872 .10公頃,年均增加2974 .42公頃。

“十三五”時期,惠州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位置的地理優勢和城鎮化建設的加速發展,將直接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和工業用地需求增長,至2020年規劃新增建設用地47527公頃,年均增長量為9505公頃,建設用地增長需求較大。

根據惠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2015年土地變更數據,目前全市建設用地規模至規劃期內已出現倒掛,需通過進一步深入推進“三舊”改造、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清退、騰挪更多太空等土地整治工作。

中南部開發強度大,集中全市一半建設用地

根據此次土地整治規劃的數據,惠州市中部和南部(包括惠城區、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惠陽區、大亞灣經濟開發區)的土地開發強度較大,高於15%,集中了全市一半的建設用地;東部和北部(包括博羅、惠東、龍門縣)的土地開發強度低於全市平均水準,位於3%至8%之間。同時,轄域內東、中、南、北部的太空開發特徵明顯:中部東江沿岸和南部沿海地區是城鎮、工業發展的主要地區,北部、東部山體是主要的生態發展區,東江和西枝江沿岸是農業分布的主要地區。

承接產業轉移,水土流失每年2平方公里

“十三五”期間,惠州市承接深圳、東莞產業轉移,社會經濟發展依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增長依然可以維持中高速水準,資源消耗、汙染物排放總量勢必有所加劇。如淡水河受上遊深圳方面汙水影響,水質嚴重惡化,長期處於劣Ⅴ類狀態,而且逐漸影響了西枝江下遊河段水質。其次,水土流失、洪澇、乾旱災害等自然災害均呈加劇的趨勢。

據統計,惠州市人為水土流失呈上升趨勢,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達2平方公里,西枝江因水土流失不斷淤積,年均淤高4厘米,阻礙江河行洪。

C 解決之道

人均耕地不足怎麽辦?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發宜耕備份土地資源

“十二五”期間,惠州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切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提升土地效益,改善城鄉面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7個,建設規模53924.82公頃。有效提高了耕地品質、優化了用地結構。

“十二五”期間,惠州市共驗收土地開發補充耕地項目80個,土地開發規模1577.58公頃,新增耕地1337.52公頃。較好地保護了耕地,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推進惠州市農村、農業現代化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土地保障。

規劃至2020年,惠州市建設高標準農田規模不少於26080公頃,力爭完成建設規模35626.67公頃。

建設用地需求怎麽解決?

加快城鎮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推進城市更新

此次土地盤整規劃提出,面對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土地使用政策趨緊,由增量趨向於流量,必須加快推進城市更新,盤活存量土地資源,重點推進產業提升、改善生活環境以及完善公共設施的改造項目,促進城市更新,節約集約用地。

規劃至2020年,全市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規模不少於420公頃,使城鎮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準得到提高,土地用途安排更加科學。

綜合整理拆舊複墾,提高鄉村土地利用率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大力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分類施策,切實增強貧困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規劃至2020年,全市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規模不少於240公頃,加強散亂和低效利用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格局得到優化,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同時,在農村還要積極推行拆舊複墾,促進扶貧開發和易地扶貧搬遷,有效解決農村建設用地閑置等問題。規劃至2020年,全市農村建設用地拆舊複墾規模不少於140公頃。

圍填海造地346 .67公頃,從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轉移

規劃期內,積極響應“建設海洋經濟強市”和惠州市由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轉移的重大部署,充分發揮環大亞灣新區的龍頭帶動作用,適度安排圍填海造地,規劃到2020年圍填海造地規模346.67公頃,分布在惠東縣及大亞灣區。

圍填海造地主要用於建設粵港澳濱海旅遊產業示範區。形成以臨港石化產業為龍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能源、機械、電子、汽車零配件為主的海洋第二產業集群,打造全市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

采寫:南都記者 李鵬 南都製圖:何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