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文魚成“背鍋俠”,挪威海產局也喊冤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陳惟杉 | 北京報導

6月16日晚,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0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間宿主。“進入到汙染場所之前的三文魚,並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

雖然三文魚尚未被證明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但是此次“黑天鵝事件”已然讓做三文魚進口生意的海鮮水產商戶們損失慘重。

此前在6月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在這之後,多地商超、餐館的進口海鮮,特別是三文魚,已經紛紛下架。

盒馬鮮生壽司銷售停業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以前用來放水產品的冰櫃改放為可樂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進口海產品商戶損失慘重,“庫房裡的貨已經報廢”

據外媒6月18日消息,挪威海產局表示,挪威三文魚上周對中國出口銳減34%至240噸。

特別是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近期播出的一則關於挪威三文魚養殖的視頻顯示,三文魚養殖環境惡劣,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引發了國內的關注和恐慌情緒。

6月18日,挪威海產局給《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發來澄清說明稱,ARTE報導中許多針對挪威海產養殖業的說法是缺乏事實依據的。

2019年10月,挪威海產局方面曾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挪威增長最快的海產品出口市場,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已達到1.86萬噸,同比增長92%。市場調查表明,44%的中國消費者會將挪威作為進口海產品的首選產地。

“國內每年進口三文魚的量是波動的,凍三文魚大概有幾百、上千條櫃,冰鮮三文魚的進口量則不好估算。”一位常年做海鮮進口生意的老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們公司每年進口的冰鮮三文魚大概在20萬箱左右,每周大概有兩三千箱,這個數字並不固定,而是根據市場情況來做判斷。”

他告訴記者,自己公司三文魚的出貨量大概佔據整個華北地區的四分之一。“華北、東北地區的貨都從北京的三個倉庫中發出,供應北京本地的比例大概為四分之一。”

“此前市場已宣布‘放假三天’,對市場內部,包括庫房等進行整體消殺。”6月19日,一位在北京豐台西南郊市場做海鮮進口生意的商戶告訴記者,目前市場的全部人員已經完成核酸檢測,一些人還在等待結果。“幾天前接到通知說所有進口商品禁止出庫,今天上午市場方面剛剛通知商戶,在人員完成核酸檢測後,庫房內的商品也要經過核酸檢測才能出貨,但具體如何進行還不得而知。”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公司除了在西南郊市場有庫房,在北京的另外兩處庫房分別位於京深海鮮市場與新發地市場。“目前進口的海產品都被壓在庫房,總量在500噸以上,其中三文魚佔比並不多,大概有十幾噸。”

“即使現在貨能提出來,外地的一些地區也已經停止從北京進貨,從北京出去的物流車輛已經不讓進入市場。”有海鮮商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庫房裡的貨已經報廢,“或者先凍上,到時便宜些賣。活的海鮮,比如波士頓龍蝦就有上萬斤,如果按六七十元一斤計算,這部分的損失就不小。”他告訴記者,這一波疫情對其造成的損失可達上千萬元。

除了被壓在北京倉庫中的貨物,這位商戶介紹說,他仍有貨物被滯留在天津港。而據他估算,天津港每天進口的海鮮類與肉類貨物數量可達100到150條櫃。

“冷凍的產品從天津港入關,活鮮,包括冰鮮三文魚從首都機場入關,沒有裝上飛機的貨物已經通知他們停止裝機,因為國內已經無法清關。”這位商戶告訴記者,冰鮮三文魚對時效要求比較高,因此都是通過空運送達。“國內的凍三文魚基本隻從智利進口,用於煎烤,保存期限大概是兩年,但一般半年左右就已經被賣出。而冰鮮三文魚用於生食,保存期限在15天左右。”

商超水產品在打折銷售,無人問津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4天虧損10萬”,做核酸檢測也救不了生意

“本人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請接觸我的諸位親友放心。小店已經暫時歇業,我與新發地曾密切接觸,常吃三文魚,疫情爆發後,又吃了一次,現身說法,呼籲大家不要歧視三文魚,理智抗疫。”從事三文魚批發生意的張強(化名)發朋友圈如是說,他在京深海鮮市場有一個攤位。

6月12日上午,京深海鮮市場就開始加強管控。工作人員逐個通知商戶新發地發生了疫情,可能與京深海鮮市場有關,因此市場需要暫停營業,進行嚴格排查。“中午防疫人員就來到市場,說要對市場裡所有售賣三文魚檔口的人員及可能接觸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要求我們暫時停業整頓。”張強告訴記者。

6月13日,張強的攤位就關閉了,京深海鮮市場門前貼出暫停營業的告示,大批商戶撤走市場內的生鮮產品。

6月15日,張強被安排免費做了核酸檢測,並開始居家隔離,但張強的手機每天都是忙線,從親戚到客戶再到社區工作人員,問題不外乎是:“做核酸檢測了嗎?”“檢測結果怎麽樣?”“你的三文魚的檢測結果怎麽樣?你攤位采樣的結果出來了嗎?”

已經停產三文魚批發商戶提供的核酸檢測正常證明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據北京市豐台區副區長張婕6月14日介紹,北京市疾控中心針對京深海鮮市場的海鮮區特別是三文魚交易攤位以及公共區域進行采樣檢測,合計采集樣本469件,其中人員咽拭子186人,環境樣品283件,目前結果都是陰性。

令張強焦慮的不是他的檢測結果,而是他備受打擊的生意。

“飛來橫禍,欲哭無淚。4天我虧了10萬,幸虧我沒感染,也沒傳染給別人。”張強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除了三文魚,他的海鮮店還批發活魚、活蝦、活蟹、北極甜蝦等,平均每天的流水大約能有四萬元。“關門以後,我立刻清點了庫存,三文魚全部銷毀,我開始在朋友圈賤賣海鮮,每天都虧2萬元以上。”

和張強相比,經營日料店的王偉(化名)也損失慘重。

日本駐華大使館的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料理店近些年來在中國的數量迅速增加,從2013年的1萬家增加到2019年的6.5萬家。

王偉經營的日料店在2018年年底開業,自今年1月底以來就一直停業,直到五一前才開始營業。他告訴記者,日料店以食材新鮮著稱,對配送要求很高,因此外賣生意很一般。“我們以堂食為主,店裡6月初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前70%的營業水準,日流水有1萬多元,但自6月13日後,日流水變成了1000多元。這半年,算上從租金到人工的成本,每月虧損達10萬元。這次三文魚受到波及對我來說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比解放前還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秋櫻等日料餐館均已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

三文魚成“背鍋俠”,行業被按下暫停鍵

“今年大部分時間一直在虧損。”北方一家規模較大的海鮮進口公司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今年的三文魚市場規模只剩下往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前一階段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調整至三級,市場剛剛得到一定程度恢復,但是新一波疫情到來後直接“歸零”,市場在未來幾個月能恢復就不錯了。“三文魚行業在今年不會有太大的起色了,遭受的是毀滅性打擊。京深海鮮市場做冰鮮三文魚生意的商戶競爭也很激烈,如果隻做單一三文魚產品估計今年虧得更慘。”

“一夜之間日料店的拿貨幾乎全部暫停,正常情況下每天的流水是上百萬,現在是零。”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往年單月的銷售額大概在5000萬元到6000萬元之間,今年以來只有2000萬元左右,現在每日的流水甚至是零,但庫房、人員、店面的費用每日可達幾萬元,“不要說賺錢,今年對於我們來說能活下來都是萬幸。”

6月15日,A股三文魚概念板塊集體低開,佳沃股份(300268.SZ)開盤跌9%,國聯水產(300094.SZ)、開創國際(600097.SH)等也小幅低開,但隨後均快速反彈。

“本次三文魚成為‘背鍋俠’,從短期來看讓整個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會對三文魚及海鮮消費產生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這會反向促進行業反思,對從業者的要求會更高,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現代化、專業化、品牌化勢必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佳沃副總裁王雲峰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智利、挪威、澳大利亞等都是中國主要的三文魚進口來源國,進口量逐年遞增。

2019年佳沃股份出資約64億元,跨國並購智利三文魚公司Australis Seafoods,該公司是智利經營最好的三文魚公司之一,在發展潛力最大、自然稟賦優異的第十二區擁有多張牌照,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本次交易不僅是智利三文魚行業迄今為止最大宗的收購案,同時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大規模跨境並購獲取三文魚上遊稀缺生物資源。Australis Seafoods三文魚業務主要銷售區域為歐美等海外地區,目前中國市場銷售佔比僅為5%左右。

“現在看,此次北京新發地疫情將使國內三文魚產業面臨新一輪調整,但長期看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消費者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鮮產品的消費習慣日趨養成,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剛性需求就會促進消費復甦。未來三文魚傳統加工方式必將被集中加工、全程可控、來源透明、路徑清晰、營養安全的工廠化先進產能所替代。”王雲峰說。

責編 | 孫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