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雲計算競爭進入下半場:從價格戰到價值戰

To B,不僅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場革命,也是全世界的一次風向轉變。

2018年,全球的互聯網行業仿佛遭遇魔咒。美國科技領域五大巨頭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和谷歌)市值均出現巨幅波動。在中國,互聯網巨頭這一年也幾乎全部水逆,其中以騰訊為最“衰”,京東最“背”,阿里、百度也都不順,市值均出現了大幅下跌。

有兩件大事值得注意:

在第三季度的最後一天,騰訊調整了組織架構,被視為吹響正式進軍產業互聯網的號角。

第三季度,微軟發布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最新數據顯示,微軟提供的商業雲服務增速迅猛,收入同比增長47%至85億美元,毛利率提升至62%。微軟Azure收入增速達76%,在前兩個季度中,這一增速分別達到93%和89%。此外,微軟與蘋果的市值膠著多日之後,微軟穩穩地超過蘋果,重返全球市值第一的位子,微軟今年亮眼的表現,與FAANG集體下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騰訊這家典型的互聯網企業高調轉型To B,以及微軟作為一家傳統軟體企業對FAANG的逆襲,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不爭的事實:傳統IT企業與互聯網巨頭,在To B的軌道上相遇了。

2019年,To B將是所有相關企業競爭的致高點,也是未來幾年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點。競爭,將異常激烈。

差異化逆襲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IT企業,在下一輪To B的競爭中,起點都是公有雲,以公有雲為基礎去幫助傳統企業進行轉型更新。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亞馬遜在2006年上線AWS,至今已有12年時間。當初亞馬遜提供公有雲服務的初衷是將自己富余的算力、帶寬、存儲能力提供給企業客戶,其本質是共享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規模的擴大,成本會快速降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公有雲的競爭是圍繞價格戰開打的。雖然後來公有雲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但價格戰因素一直沒有消失。

“我所聽到的反饋,是在這個市場當中靠降價來獲取市場的很多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利潤方面的壓力。所以,我現在唯一能夠做出的結論就是,這樣做的企業首先對整個業務的發展缺少長遠的願景考量。另外就是他們沒有準確地認識到,在我們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的價值當中,品質是何其重要。”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區總裁賀樂賦(Ralph Haupter)指出,公有雲的價值不是通過規模化降價而實現的。

不可否認,價格戰是一個產業發展初期的產物,而進入到產業成熟期的時候,市場就會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客戶評估的不再是服務的價格,而是真正可以給自身帶來什麽價值。

亞馬遜2006年開始做公有雲,微軟是在2008年開始研發雲平台,並於2010年正式推出“Windows Azure”雲服務。雖然晚了幾年時間,但這也讓微軟有機會重新審視公有雲的價值,令微軟的Azure從一開始就走出了差異化競爭的路線。“我所關注的不是競相壓價,我最關心的是我們是不是擁有可以讓客戶完全信任的技術平台,對於客戶來說,我們是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最有真知灼見的那個,同時還給他們最好的保護,讓他們最為放心。”賀樂賦說道。

差異化是微軟公有雲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公有雲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就是數據。全球各個不同市場的監管和法律框架不同,企業對於數據的保密程度也不同,但無論是哪種情況,數據安全是公有雲服務的一道紅線,這也是微軟從做公有雲的第一天就著力打造的能力。“微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客戶會知道,他們的數據是運行在一個值得信賴的、可以托付的平台上,所有的計算都是安全和穩定的。”

微軟的另一個差異化優勢在於混合雲。絕大多數企業並不希望將所有的數據都跑到公有雲上,而微軟傳統的伺服器產品就是最好的私有雲方案。相比於亞馬遜這類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公有雲服務,微軟作為傳統IT企業可以將公有雲和私有雲協同,形成一個高效、統一的混合雲方案,這種差異化也使得微軟獲得了更多客戶的認同。

微軟的雲起步稍晚,但差異化恰恰迎合了公有雲競爭的一個大趨勢,所以有著強勁的增長勢能。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16年在全球公有雲市場,微軟已超過Google,成為僅次於亞馬遜的第二大公有雲服務提供商。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亞馬遜AWS佔全球公有雲市場32%的市場份額;微軟以17%排名第二;Google以8%排名第三。

今天,行業對於ABC(A為AI,B為大數據,C為雲計算)三位一體的公有雲已經形成共識。以前的競爭在C的層面,而未來的競爭將在B和A的層面展開。這也是懂懂筆記在文章開篇時所提到的,今天互聯網企業和傳統IT企業都在向To B的大方向上並軌,但今天的To B不是過去簡單的資訊化、數字化,也不是簡單的把業務搬到公有雲上,而是通過ABC三位一體的服務,給客戶創造新的價值。

顯然,公有雲的競爭,進入到了更高層面。

AI領跑

其實在幾年前,大家還都在為微軟錯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而歎息,當年微軟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系列舉措,後來幾乎都被證明沒有效果,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014年初,微軟新CEO薩提亞·納德拉上任,他上任後砍掉巨資收購的諾基亞手機業務,對業務進行重組並裁員。幾個月後,他明確提出“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戰略,微軟業務重點向雲上轉移。這對於當時的微軟來講,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微軟傳統的軟體授權模式有著非常好的現金流,而向雲上轉移,不僅是技術、產品的變化,更是對微軟商業模式徹底的革命。

微軟向雲轉型的成功,除了上述所說到的差異化,還有兩層原因:

第一是微軟擁有多年To B的經驗,在企業客戶中有很好的基礎,同時對行業客戶的需求理解更為深刻。

現在的客戶對於雲的需求不僅是成本降低,還有對業務的創新,對企業帶來增值。“我們產品上與客戶所在特定行業之間的契合度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在金融服務、零售、醫療健康、教育、製造業、汽車行業都有不錯的表現。” 賀樂賦表示,每個特定的行業需求差異非常大,而微軟的解決方案能夠真正幫到特定行業裡的客戶,不斷提升自己創新的能力和創新的水準。

第二就是生態的優勢。

正如我們所知,微軟是最早一批進行生態模式打造的企業之一,從WINDOWS時代,就通過生態模式形成產業協同發展,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在雲計算的發展上,微軟繼續了這種生態的優勢,在各個行業裡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一同推進解決方案的落地。“通過這種非常專注於某一個行業的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能夠加速我們的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這也給最終使用的客戶帶來很多好處。”賀樂賦表示。

微軟今天市值的逆襲,已經證明了其雲戰略的成功。接下來,競爭的局面將更加複雜。微軟準備好了嗎?

當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互聯網巨頭都開始談論To B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不是過去那種簡單的企業資訊化。微軟、戴爾、聯想這類傳統IT企業推動了多年的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到了變化的臨界點——變化的因素是AI全面落地。

從今年開始,雲計算的競爭開始向大數據、AI方向轉移。在今年年初,賀樂賦曾發表文章對AI趨勢進行了預測,他認為2018年AI將開始大規模應用。微軟在今年3月底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繼續深化雲計算業務的改革,這一次深化的主題是AI,將商業智能和雲計算企業級服務裝入雲計算及AI平台事業部,進一步加速Al和雲平台的融合。這種調整,可以理解為微軟從“雲為先”的戰略過渡到“雲+AI”的新階段。

根據IDC預測,到2019年,40%的數字化轉型將由人工智能和認知能力來支持。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將超過460億美元。可見,對於AI的趨勢洞察以及行動力,微軟這一次又走到了前面。

前不久,微軟在Connect 2018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強化在Azure公有雲基礎設施平台上提供的人工智能產品,比如Azure Machine Learning Service發布,這是一款基於雲的產品,可以讓數據科學家和開發者用來快速創建和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然後將其部署到生產中。同時,微軟還更新了Microsoft Azure Cosmos DB數據庫服務,以及一些Azure Cognitive Services服務,讓開發者可以更輕鬆地將更多AI功能構建到他們的應用中。所有這些,無疑將加速AI的落地。

回到中國市場的情況,賀樂賦認為表現非常強勁:“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微軟人工智能的產品組合為企業帶來的益處,並且中國市場在人工智能方面非常領先,對Azure平台的采納主要體現在AI領域。同時,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平台,對有意布局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來說,Azure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結束語】

明年,整個To B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場內玩家也將越來越多,原本不在一個賽道上的互聯網企業與傳統IT企業,將會正式交鋒。或許,在AI方面領先的優勢,將會成為微軟下一階段的重要依仗。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風雲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