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蔡京是北宋著名奸臣,推行的福利制度讓千萬窮人受惠

在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裡有四大奸臣,即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惡貫滿盈,乾盡壞事,讓讀者看得咬牙切齒。《水滸傳》雖然是小說,四大奸臣卻都有歷史原型。在宋徽宗時期,他們都是手眼通天、炙手可熱的當權人物。

在這4人裡面,蔡京職位最高,先後4次任宰相,任期長達17年。人們對蔡京的爭議也最大,因為他同時擁有奸佞權臣和治世之才兩重身份。

什麽?蔡京還是一位治世之才?

在討論蔡京的治世之前,我們先說說他的書法。

蔡京23歲考中進士後,曾經與弟弟蔡卞一起以中書舍人的身份,負責書寫詔命。當時,北宋書法界有“四大家”之說,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4 人。一次,米芾與蔡京在一起聊天。蔡京問:“當今書法界誰最牛?”

米芾回答:“從唐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

蔡京再問:“其次了?”

米芾驕傲地說:“當然是我了。”

米芾恃才傲物,並非趨炎附勢之輩。連他都這樣說,可見蔡京在書法方面確有過人之處。

蔡京是個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為人奸詐、為官貪腐、為相誤國,致使民不聊生,是北宋滅亡的千古罪人之一。不過,蔡京當政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社會福利制度,客觀上讓千萬窮人受益,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宋史》記載:“崇寧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院……三年,又置漏澤園。”居養院是收容鰥寡孤獨、貧困不能自存的窮人,並提供食宿、醫藥和若乾生活費用的機構;安濟院又叫安濟坊,是收留無錢治病的病人的機構;漏澤園是將無人認領的無主屍體或者因家貧無力埋葬者集中埋葬的機構。這3個機構,涵蓋生老病死,體現了孟子“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民生精神。

宋徽宗非常認可蔡京建立的這套社會福利制度。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親筆批示:“鰥、寡、孤、獨有院以養,病者有坊以安濟,死者有園以葬,王道之本也。”他認為,居養院、安濟院、漏澤園的建立,是王道的根本。

這裡單獨介紹一下漏澤園。

在古代,由於戰亂、災害、病患等原因,經常出現“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蕭條景象。北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但也有不少人迫於生計,在外漂泊時,因為患病或者其他原因,客死異鄉,倒斃於路旁,無人收埋。這與繁華富庶的大宋,多不相稱啊。

宋人施宿等撰寫的《會稽志》記載:“初,崇寧三年二月有詔收葬枯骨,凡寺觀旅櫬二十年無親屬,及死人之不知姓名,及乞丐或遺骸暴露者,令州縣命僧主之,擇高原不毛之土收葬,名漏澤園。”這就是說,從1104年開始,北宋政府就設立了漏澤園,利用地勢較高、土地貧瘠的地方,建設公墓,讓死者安息。

蔡京萬萬沒有想到,他自己也成了這套福利制度的受益者。

1126年,由於金軍大舉南下,宋徽宗禪位給宋欽宗。宋欽宗一上任,就把蔡京拿下,將他貶謫到韶、儋二州。韶州即今天的廣東韶關,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儋州。當時,這兩個地方還沒開發出來,都屬於瘴氣凶險的嶺南之地。蔡京千里迢迢之下,走到潭州餓死在了一座破廟裡。

蔡京死的時候,身邊沒有其他親人,遺體被葬在漏澤園了。

【參考資料:《水滸傳》《宋史》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