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糾正孩子不願分享,原來我們第一步就錯了!

「孩子不願分享」幾乎是每一位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走親訪友或接待客人時,孩子們之間爭搶玩具常常會影響家長們的聚會,甚至陷入尷尬。

03:12

兩歲左右孩子的「物權」意識開始萌發,三到四歲孩子「交換」的意識逐漸形成。要想孩子在人前懂禮貌、受歡迎,順利地和同齡人交往,父母在家一定得做足訓練。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培養孩子樂於分享,你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很多媽媽第一步就錯了——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會揮舞著小手,笨拙地將自己的食物拿給媽媽、奶奶、外婆或者客人吃的情形?而你又是什麼反應?「不要不要!寶寶真乖,自己吃吧!」拒絕孩子的食物,是許多人不假思索的反應,因為我們是成年人,還能要孩子的東西麽?

殊不知,正是你不假思索的拒絕,在無形中打擊了孩子最初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分享」意願。其實,每個孩子最初都會「分享」,並且他們所體驗到的,是那種發自內心、不帶任何功利的、最單純也最珍貴的想法——我喜歡你,所以我願意分享我的東西給你。你高興,我也得到了快樂!

所以,父母一定要保護孩子最初的「自發分享」行為。不要自動拒絕,儘可能讓孩子體驗到「我想要分享」的快樂。

對於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最自然的方式,就是運用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模仿學習」理論——讓孩子跟著大人,觀察大人的分享行為,從而潛移默化地習得。

這樣做,最符合孩子行為習得的天性。比如:做一些小點心,帶著孩子去分享給鄰居。這樣,孩子既不會因為分享的是自己的東西,而產生情緒上的波動,又能夠慢慢感受到那種分享之後,人際互動中流淌著的那種溫暖與愉悅。這將讓孩子收穫,對於「分享」的間接經驗。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還原了「真實的人際互動場景」。

這種「情景化」模仿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讓孩子習得更靈活的處事和應對方式,也就是在學習分享的過程中不鑽牛角尖,不認死理。這是一個爸爸媽媽經常會苦惱、犯愁的問題。比如,孩子分享了東西,對方不說謝謝,孩子就不肯罷休,分享的積極性大受挫敗。

孩子這種僵化「模式」反應,常常來源於家長的「模式化」理論教育:得到東西要說謝謝、碰到了別人要說對不起……而在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這就需要我們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行事的風格,既有喜歡說謝謝的也有不喜歡的,分享本身就帶給了我們快樂,所以不必苦等一句謝謝。

在孩子真實的「分享」行為發生時,儘可能避免乾預,讓孩子在體驗中慢慢懂得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當孩子分享玩具給小朋友們玩兒,有的小朋友玩兒得很小心,懂得保護玩具,而有的小朋友卻把玩具弄壞了。那麼孩子下次或許會更願意和這位愛護玩具的小朋友分享。這就是一種人際互動中的行為調整,是孩子積累下的人生經驗。

其實我們成年人也一樣——你借錢給朋友,一位守信用如期歸還,而另一位一直拖著不還,那麼下一次我們一定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所以孩子在「分享」方面對小朋友區別對待,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時,如果我們的寶貝是那個弄壞別人玩具的孩子,也能夠從自己的行為後果中得到體驗,獲得調整自己行為的機會。

在孩子最初的「分享」行為中,常常會以「交換」的形式出現。於是我們就會面臨下一個問題——我的孩子分享了,對方孩子不分享,怎麼辦?不要著急,這其實是一個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界限」和「底線」的好時機——先接納孩子受挫的感受,接著可以問問孩子的感受:

你想要和小朋友交換玩具,但是她不願意,是嗎?

我知道,你很想玩兒她的那個玩具,那你下次還願不願意再試一次和她交換玩具呢?你還願意試幾次呢?

慢慢地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底線」——我可以主動、無償地分享,但一旦過了我內心的這個「底線」,1次、2次、3次以後,我就不會再主動去和她分享玩具了。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願分享的「心愛之物」,這一點爸爸媽媽一定要意識到。這就好比我們成人世界中的,愛人、房子、車子、結婚鑽戒、珍貴的收藏品……也同樣不能分享一樣。有時候大人眼裡的一個小玩具甚至是一粒不起眼的珠子,或許在孩子的眼裡它們就好比我們的結婚鑽戒那麼重要!

所以要想孩子樂於分享,先要允許ta擁有這種「不分享」的權利,去保護自己的「心愛之物」。提前跟孩子商量好,把不想分享的東西藏起來,如果可以讓別人看到的,那就代表可以分享。

小孩子護玩具、護食物,不願分享很正常。正確的引導方式,就是在分享這個問題上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我們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好,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會更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