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一床難求到血漿難尋,武漢戰疫難題待解

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王祥龍 沈軼 王洪斌發自湖北武漢

2月23日,98歲天文學泰鬥韓天芑因感染冠狀肺炎病危,其孫女通過社交媒體尋求康復者血漿的消息,經封面新聞報導後,微博閱讀量達到1.3億。眾人在為韓天芑祈福的同時,“尋求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一話題,再度引發關注。

截至2月23日24時,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累計治愈人數8964人。據新冠肺炎血漿療法首倡者劉本德介紹,並非每一個康復者的血漿中都帶有抗體,再加上年齡、身體狀況等限制,能成功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比例不高。以首批33位捐獻者為例,只有宗建等20人的血漿符合臨床使用標準。這或許也是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緊缺的原因之一。

信息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新冠肺炎“武漢保衛戰”打響以來,武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2月9日出現“分水嶺”。2月9日以前,“一床難求”刷屏。2月9日以後,“康復者血漿”尋求者越來越多。

從一床難求到尋求血漿,武漢防控新冠肺炎呈現新變化?武漢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與需求現狀如何?“血漿療法”是否真成了重症或危重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看見效果

求血漿者越來越多

2月5日上午,江夏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宗建、紀委書記劉思華帶頭,醫院19人參與獻血漿,共計捐獻6600毫升,他們也是首批康復獻血漿人員。隨後,全國各地都有新冠肺炎康復者開始捐獻血漿。

全國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第一人:宗建

2月17日,全國第一例接受血漿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從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出院,是一名30多歲的女性。一時間,“血漿療法”重回公眾視野,更加備閱聽人多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屬的青睞。

通過微博搜索“血漿求助”關鍵詞,封面新聞記者初步統計,2月21日至2月24日晚,“請求新冠肺炎治愈者捐獻血漿”信息發布25條,媒體與網友的轉發百餘條。此外,“肺炎患者求助”“天文學泰鬥韓天芑感染新型肺炎”兩大超話,閱讀量近4億、討論近20萬條。

最近一條關於血漿求助的信息,發布者是長江科學院職工王文輝。

王文輝稱,父親王漢卿2月2日發病,病毒引起全身炎症導致全身疼痛,頭、腳都不能動,臥床不起。目前一直發燒38.5左右。王文輝請求治愈出院的人能夠獻血救人。

排隊等血

醫生建議“自己找到更好”

和王文輝一樣,武漢姑娘李晶也發布了求助信息,請求治愈者為其媽媽捐獻血漿。

李晶的媽媽湯女士,今年57歲。感染新冠肺炎之前,湯女士一直和李晶的姨媽一起照顧88歲老父親。老人因中風癱瘓在床。

春節前,姨媽感覺身體不舒服,家人都以為是低血糖,所以並未在意。等到症狀顯現,才確診為新冠肺炎。

“武漢封城,媽媽家裡外公處兩頭跑不方便,媽媽便一直住在姨媽家,方便照顧外公。”李晶說。

2月3日,湯女士也出現了發燒症狀,當時便去醫院打了三針消炎針,症狀並沒有得到緩解。2月8日,湯女士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第二天下午,湯女士住進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2月8日當晚,湯女士被轉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11日,李晶接到醫院電話,告知她媽媽病情有些嚴重,詢問他們是否願意使用瑞德西韋進行治療,李晶和家人同意了。6天后,湯女士開始插管治療。李晶曾打電話詢問媽媽的情況,醫生只是讓她和家人做好心理準備。

醫生告訴李晶,目前可能只剩“血漿療法”。不過,現在康復者血漿量不足,李晶的媽媽需要排隊。醫院已為其做了申請。如果李晶能從外面找到康復者血漿,就更好了。

“我了解過,康復者血漿並不是神藥,無論什麽情況都可以治愈,有的患者使用了康復者血漿,也沒有用。”李晶說,即便沒用,也沒什麽壞處,起碼多了一條讓媽媽治愈的路。於是,李晶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急需A型血RH陽性康復者的血漿,救我媽媽的命。”

截至2月24日下午16時,30個小時過去,李晶仍沒有接到志願者或醫院的電話。

供小於求

如何緩解目前暫無辦法

新冠肺炎血漿“供小於求”的現狀,也得到了中生集團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的證實。

據武漢市有關部門介紹,采集冠狀病毒肺炎康復病人血漿用於臨床治療是一個科研項目,在武漢市,目前由中生集團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兩家部門承擔,武漢血液中心僅提供采集血漿的場地、醫護人員、必要的辦公設備等,招募康復病人以及血漿使用均由這兩家科研部門負責。

中國生物武漢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采集和治療項目工作組工作人員吳曉告訴封面新聞,康復者血漿量目前的確緊張。從武漢整體現狀看,全市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屬需大於供。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CPNCOV項目組負責人呂啟露則表示,他們項目組同樣也遇到“捐者少求者多”。

新冠肺炎血漿療法提出後,吳啟露所在機構發布了血漿捐獻志願者招募信息。前兩天,由於媒體的推動,捐獻者較多。最近這幾天,捐獻者變少了。截止目前,項目組接收捐獻者35人。武漢疫情嚴重,重症和危重症較多 ,35例康復者血漿,根本不可能滿足需求。“因為看到效果非常好,許多患者及其家屬把血漿治療看做最後的希望,不管怎麽樣都去嘗試,所以需求量一下就上來了。”於是,也就出現了網絡求助現象。

供大於求現狀如何緩解?吳啟露稱,捐獻血漿是一個自願過程,如何緩解,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醫生

說法

血漿療法不具備普適性

近日,“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被寫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血漿療法真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華西醫院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領隊羅鳳鳴對此舉了一個例子:“就像兩方打仗,本來勢均力敵。我為了幫助其中一方取得勝利,就給他們增加援軍。”羅鳳鳴所說“援軍”,就是恢復期病人血液中所帶抗體。

“不過,這樣的治療方式卻存在很大的限制,”羅鳳鳴認為,由於血液本身的匹配限制很嚴格,同時目前外界所捐獻的血漿有限,“所以這種治療方式,我們一般隻用在危重症病人的身上。”

”血漿療法“是否是重症或危重症病人最後一根“稻草”?“並不能算是,因為這樣的治療方式目前其實並不具有普適性。”羅鳳鳴回應說,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以後,才能被確定。“恢復期血漿療法”目前只是在很少一部分病人身上使用過,“儘管效果都很好,但我們並不能確認它具有普適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