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烏江亭邊的項羽:江東子弟猶在,卷土重來能否?

作者:張東曉

(1)項羽:生死一念之間,爭論延續千年

中國人講究蓋棺定論,或者無論身前如何,一旦死去,也應該得到些許的尊重與安寧。可項羽從來沒有安寧過!從他在烏江亭邊橫刀自刎的那一刻,這位生前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就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口仗”之中,一致千年之後的今日,依然爭論不休。

爭論的焦點只有一個:如果他度過烏江,能不能卷土重來?

有人認為項羽不應該自刎,而應該臥薪嘗膽,知恥後勇,卷土重來。主張這一觀點的代表性人物是杜牧。杜牧是唐代著名詩人,詠史詩尤為出色,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名句傳世。他遊覽烏江時,有感於項羽之事,作《題烏江亭》一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青少年時就研究孫子兵法,更是曾上書朝廷,出謀劃策。所以在詩中他以軍事家的眼光說道,兵敗乃兵家常事,不容太過於掛在心間,而真正的男子漢更是要有足夠容忍與知恥後勇之心。他這麽說不是沒有道理。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孫臏雙腿殘廢也不曾放棄,與項羽同時期的大將軍韓信更是曾經忍受胯下之辱。

基於此,杜牧繼續道,江東還有很多青年才俊,你(項羽)本就是依靠江東八百子弟起兵的,現在重新回到江東,臥薪嘗膽,休養生息,來日卷土重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有人認為即使項羽度過烏江,想卷土重來也是不可能的。這種觀點與杜牧等人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性人物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就是被革命導師列寧評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那位拗相公。王安石不僅政治上成就斐然,在文學上也是很有建樹,與韓愈、蘇軾等人並列“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在遊覽烏江時,看見了杜牧的題詩,他甚是嗤之以鼻,也隨即寫了一首詩,予以還擊。這首詩就叫做《疊題烏江亭》,意思就是壓在杜牧的詩上。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畢竟是傑出的政治家,他一下子就找準了站位:士兵的精神狀態和當時的軍事政治形態。連年征戰,將士們早已經疲憊了,他們心裡對戰爭的承受能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戰爭的主動權也已經不在項羽這邊了,失去了中原等戰略要地,戰爭的局勢很難再挽回。

基於此,王安石的結論來了,就算江東子弟還在,他們是否還願意與你(項羽)再次出征呢?“天下苦秦久矣”,恐怕沒有誰還願意繼續打仗,尤其在劉邦已經統一天下、逐漸安定的局勢之下。

除了上述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還有一種觀點也是獨樹一幟,他們認為項羽不過江東,正是英雄氣概的體現——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死也要死的慷慨激昂。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李清照是兩宋之際的大詞人,是婉約派的宗師,有“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佳句流傳。

她在題為《夏日絕句》一詩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個弱女子竟然也能寫出如此慷慨的詩歌,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在李清照看來,人活著自然要有一番作為,就算死也不能太窩囊,也要堂堂正正。所以他項羽就是寧肯站著死,也不灰溜溜的回到江東去苟且偷生。如果把這首詩放在金兵南侵之時,那就更具現實意義。

現在看來,項羽,烏江亭中,死還是不死,都挺難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2)自刎的項羽:一個人的故事,一眾人的狂歡

項羽是死了的,一了百了吧。儘管他的屍體被他人分割後拿去換功名利祿,但這一切的痛苦都是由後人幫他承受的。他已經死了,無所謂全屍不全屍了。

至於虞姬,他就更顧不上了。

甚至於這個女子有或者沒有都是問題。我個人更相信這是太史公或者後人對項羽的憐憫而想象出來的人物。這也符合英雄配美女的文化傳統。

我們都希望大英雄身邊有這麽一位溫柔可人的美人,她是英雄的港灣,也是英雄的點綴,最後的死亡更是英雄氛圍的渲染。試想如果沒有虞姬,那西楚霸王的死豈不是太無趣了些?被敵人一直追,一直追,追到烏江邊,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最後不得不抹脖子。哎,這也太可憐了!

這是西楚霸王啊!一代戰神,曾經橫掃天下稱雄一方,怎麽可以落得個如此窩囊的下場?如果真是如此,劉邦都不會太過於興奮的。項羽越英雄,他劉邦就越有底氣。

怎麽辦?那就給歷史填點兒料吧。

烏江畔,風蕭蕭,殺聲震天。

只是這殺聲是劉邦的,是來追殺他項羽的。

項羽環顧四周,眾將士已經疲憊不堪,別說戰鬥了,就是風一吹,都可能隨時倒下。

他的發髻已經凌亂不堪,在風中飄散。

還有虞姬的紅色裙擺。

“啊——”項羽仰天長嘯。

虞姬梨花帶雨,但眼神中也閃過一絲剛毅。

“項王,讓妾身再為你歌一曲吧!”虞姬說罷,別在烏江邊翩翩起舞。一時間,紅杉飄飄,宛若天女下凡。

項羽見狀,也大聲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若奈何?”

曲終人散,虞姬倒在了烏江中。鮮血比衣服還要紅,還要耀眼。但這滔滔的江水,並沒有一絲的憐憫。只有逼近的戰鼓聲來為這個可憐的女子送行。

項羽看了一眼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江東子弟——最後一眼了。

夕陽如血,漫天的夕陽,漫天的血。

他也忽然感到一絲疲憊——他已經大鬧一場,現在他需要悄然而去。

於是他他親吻烏騅馬,走進烏江亭——

虞姬死看,項羽死了,而且是以如此悲壯的方式。劉邦高興了,文學家史學家也高興了,天下人也都高興了。

項羽他用一個人的死亡,成全了天下人的狂歡。

霸王別姬多好的故事,多美麗的傳說,就算烏江水乾涸了,故事還在,傳說還在。

(3)渡江的項羽:卷土重來,黃粱美夢

歷史沒有假設,但我還是假設項羽度過烏江。

項羽度過了烏江,又能怎麽樣呢?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呵呵,這可能不過是杜牧等人的一廂情願。事實上,已經無可能。

主觀上,項羽身上有兩個弱點,注定讓他功敗垂成。

項羽太迷信武力,且噬殺。如果他由於出身於軍事世家,迷信武力還情有可原,但是肆殺呢?那就是骨子裡的問題了。打仗沒有不死人的,但所有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尤其是志在天下的人更應該珍惜每一個生命。而項羽呢?根本就是視人命為草芥。公元206年,他坑殺秦軍降卒二十餘萬。我們都知道殺降乃兵家大忌,但是他僅僅因為擔心秦軍降卒會搗亂,就毫不猶豫的舉起屠刀。二十萬的兵力啊,就這麽坑殺了。同樣是公元206年,他攻佔鹹陽,對於這座都城,他選擇了屠城。與此相比,劉邦的“約法三章”不知道要高明多少輩!

項羽剛愎自用,且不守信。像他那麽個依仗武力稱霸天下的人,剛愎自用似乎也是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但想要統治天下,又怎麽可以一意孤行?鴻門宴上放走劉邦就是他剛愎自用的典型表現,並且還以仁義道德為借口,不過是婦人之仁罷了。後來更是棄用范增,導致軍中謀士等紛紛離去,陳平更是直接投奔了劉邦,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不失敗才怪?!至於他的不守信,更是多了。他背棄“先入鹹陽為王”的約定,又暗中設計殺害義帝,為天下所忌。我們常說人無信不立,項羽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獨夫之路。

客觀上,一是天下大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已經不具備再次起兵的條件;二是江東也不具備支撐再次起兵的物資基礎。

更重要的是天下局勢已經有了根本變化,就算他渡過烏江,也沒有了起兵的條件。他之所以起兵成功,並且迅速稱霸天下,不過是借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東風,沾了他楚國貴族的光,當然也有他個人的魅力與努力。需要指出的是經過這麽多年戰爭,天下人(包括士兵)對戰爭的忍耐已經達到了極限。他們現在需要的是和平,是安穩的過日子,而不是繼續征戰。再看看此時的漢軍佔領等地,劉邦廢除秦國的苛政,約法三章,已經開始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得民心則得天下,“唯恐劉邦將來不為秦王”這句記載足以說明此時的民心已經偏向劉邦。

項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爭所需的物資供應不上。他佔領土地似乎就是為了佔領,根本沒有治理和恢復生產的意識。以戰養戰臨時性的還可以,長期下來就資源就會枯竭,失敗不可避免。或許項羽就是個純粹的軍人,他腦子裡只有刀劍,沒有人民。就算到此次回到江東,江東又有多大地方?如果能知錯,如果能改正,也最多就是割據一方,這還得看劉邦的眼色。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估計就算是割據一方也是項羽一廂情願。最終不過是讓江東子弟再經歷一場戰爭而已。

卷土重來,呵呵,紙上談兵尚可,事實上已經不可能。

(4)後記:項羽不死

烏江畔,死,有尊嚴的死是項羽最好的出路。

我們不可想象項羽被押上刑場,我們不可想象項羽戰死在其他戰將之手,我們更不可想象項羽死在無名小卒的亂刀之下——他不可以那麽死。

他是英雄,他是大英雄,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霸王,所以他要“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有尊嚴的死,並不是每個英雄都能做到,項羽做到了,或許這是他唯一還能為自己做到的。把那個圓圈畫完整,然後把所有的事情留給後世。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太史公的這段話,每每讀來,項羽的絕世的英雄氣概均能撲面而來。雖然時光已經過去兩千年,但他的風采依然令人嚮往。

項羽不死,是為記。

【作者簡介】張東曉,男,生於1983年,河南省平輿縣人,現定居於北京,累計發表作品三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