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小蘭之問”揭開了民營生態的鍋蓋子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314篇原創首發文章

11月1日,國家長官人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廣大民營企業點燃了冬天裡的一把信心之火,吹散了遮擋眼前的霧霾,喚起了民營企業家對未來事業的新希望。

我通過央視《新聞聯播》看到了報導,並一字不漏認真閱讀了《人民日報》刊發的講話全文,感到許多話語與承諾可謂擲地有聲。這一講話正逢其時,中國民營企業正處在國內外環境變化的特殊時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處境,可謂是寒風中的竹子、淺灘中的魚兒。

除了座談會講話,讓我感受最強烈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北京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的發言,我是從央視名嘴白岩松主持的《新聞1+1》中看到的採訪,聽到了採訪對話的錄音。

在關於“民營企業擔心、放心與信心”的採訪中,王小蘭講到,當今中小民營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大企業拖欠款問題,2018年中關村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金融市場環境趨緊、中小企業應收账款居高不下。

王小蘭在接受採訪時說:“盡快制定大企業支付法,解決大企業嚴重拖欠中小企業的貨款問題,我提完這條建議後,長官人就給了一個回應,他說,‘王小蘭同志提的這條建議很好,大企業也要守法,這問題值得關注。’如果從治本的角度來講,關注大企業好好地為小企業付款,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資金難的一個有效之舉。”白岩松回應“不能店大欺客”。

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輿論,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因為金融機構有一種規避風險的潛規則,不願給中小企業貸款,尤其是一些科技、知識、谘詢及教育服務型的輕資產企業。金融機構對信用、品牌、合約、主業、人才及知識產權沒興趣,有興趣的是法人代表的房產等抵押物,寧肯貸款給個人,也不肯貸給中小企業,寧肯貸款給國企,也不肯貸款給民企,對國企明知山有虎(風險),偏向虎山行,對民企則是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真的不懂得經營風險,不懂得成本控制嗎?真的比國企管理者理論水準低、風險意識差,誠信度差嗎?恰恰相反,中小企業創業者是拿出自己的血汗錢、養命錢與養家錢等自有資金創建公司的,他們對成本、現金流具有天然的敏感和警覺心,他們萬不得已才會去融資借貸,有些是被逼進高利貸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與國民素質的提高,民營企業創業者與經營者素質更高、視野更開闊,倍加珍惜個人與企業的聲譽、信譽,而一些國企像走馬燈似的更換經營管理者,經營風險遠大於民企,隻不過有各種政策紅利可以安安心心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當下,除了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之外,造成中小企業現金流中斷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業依附在大企業的價值鏈之中,沒有主導權、話語權和談判權,合約條款的制定基本上是以滿足大企業的最大利益和最低的風險作為前提條件。而最低價格得標的招標制度,對中小民營企業更是難以下咽的鴆酒。大企業甚至可以隨時提出更改合約、撕毀合約,就像川普強行退出伊朗核協定一樣。中小企業最擔心的回款時間得不到切實保障,而國家缺少這方面的法律規定,面對追款問題是“胸中有氣不敢發,心怒哪敢對君言”。

據北京商報報導,當中小企業為融資四處奔走之時,國有大型企業長期拖欠中小企業應收账款的問題更是將中小企業推向了債務鏈的漩渦之中。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的應收账款一般佔企業資產的半數以上,遠高於國際上20%的平均水準。其中又以國有大型企業拖欠某些通訊行業內的中小企業账款比較普遍,王小蘭說,“最高的已經超過了企業應收账款總額的80%,甚至對一家企業的欠款金額總數超過了億元,如果把這些錢都收回來,中小企業怎麽會出現資金難?”

據王小蘭講,除了拖欠账款,為了拿到“從國企牙縫裡擠出的食物”,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被迫接受一些“潛規則”,比如要求中小企業先付貨且雙方不簽訂合約的超過50%,不按合約付款的佔合約總額的67%,最長年限超過了5年。“比例高、數量大、時間長”是中小企業對國有大型企業拖欠账款“潛規則”的形象總結。

長期账款難以收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使其無力進行設備更新、技術研發投入,只能進行低水準的價格競爭,無法形成一個穩定、持續發展的產業鏈環境。

王小蘭感歎,“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單單局限於國企欠中小企業錢了,而是發展到企業間環環拖欠,處於債務鏈中的許多企業都無法正常經營,但又有口難言。”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海星實業(集團)公司總裁榮海也表示,當下,許多國企對一般的中小企業都是要求給予60至90天以上的免息期,更有甚者,到了收款日又會開出半年的承兌。對於這樣的要求,一般的中小企業是無力承擔的,只能依靠舉債度日。處在這樣的信用環境中的中小企業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國企出現經營危機,會連帶把其下遊的中小企業一起帶入困境。“很多時候,由於缺乏反饋管道,中小企業被拖欠了账款,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王小蘭之問提醒我們,新時代的商業生態建設與塑造,不單單是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大資本等發揮著引領與重塑的力量,作為一個以製造業為實體經濟支撐的大工業社會,行業、產業的上下左右形成的產業鏈、價值鏈,滲透到社會民生的各個角落,而直接承載經濟的小循環、微循環生生不息的主體就是中小微企業的健康成長。

商業生態的本質是多元、共生、共贏與共榮,要堅決反對和遏製單一物種的壟斷、贏者通吃;商業文明的本質是誠信為本,敬畏良知,尊法守約,不管是再高大上的科技、不管是根正苗紅肥壯的國企、不管也是從小出身走過來的大型企業、更不管是騰雲駕霧身段了得的資本力量等等,都需要在公正、公平、透明的法治之下,建立穩定預期,而不是天天擔驚受怕。都需要人人互信而不是自危自惕,都需要相互支持而不是暗溝重重、險象環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圖片 | 視覺中國」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