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谷歌進軍銀行業,不重品牌重數據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14日報導,目前,谷歌正在與一些美國銀行商討(向客戶)提供活期存款账戶的問題。

此前,蘋果公司推出了信用卡,Facebook也推出了數字貨幣Libra,《金融時報》認為,谷歌此舉加速了矽谷對金融服務領域“入侵”的腳步。

提供支票账戶

與多數公司專注於信用卡和支付平台不同的是,谷歌為消費者提供支票账戶,為迄今為止科技巨頭進軍消費者銀行業務的最大膽舉措。

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最早將於明年開始向消費者提供支票账戶,項目代號為“Cache”(漢語意思為“緩存”),账戶將由花旗集團和史丹佛聯邦信用合作社負責管理,所有財物和相關的合規活動也將由銀行進行處理。

花旗集團發言人表示,花旗集團將控制(該項目的)銀行業務,這些(支票)账戶將與傳統账戶遵循相同的規定。目前,Google Pay支票账戶的特點和功能尚待確定,但一種可能的模式就是類似於花旗與微信的合作,即銀行客戶可以通過微信平台進行支付或跨行交易。

據谷歌高級副總裁Caesar Sengupta披露,與其他科技公司金融產品不同的是,谷歌在為客戶服務時將把其金融機構合作夥伴放在更加前沿且核心的位置。“例如,此前蘋果和高盛聯合推出了鈦金信用卡Apple Card,但該產品主要是作為蘋果的產品對外發行”。

也就是說,谷歌將把花旗集團和史丹佛作為主要品牌,而不是主打自己的品牌。

但問題是,如果按照Sengupta的說法,谷歌將許多實際銀行業務留給傳統的金融機構,那麽為何還要大費周章推出Cache?

美國科技部落格網站TechCrunch指出,顯然,谷歌可以通過訪問這些支票账戶,獲得更多有關客戶行為的寶貴數據,對許多人來說,這些數據可以很好地反映他們所有的日常財務狀況。

但按照谷歌的說法,它們將不會出售任何與Cache账戶相關的數據。同樣,也不會將支付數據用於廣告宣傳,或與廣告公司共享客戶信息。

谷歌方面還表示,除基本的金融服務外,公司還計劃為消費者和銀行提供“忠誠計劃”(為平台常客提供優惠、增值服務、獎勵)等優惠,並考慮是否要收取服務費的問題。但Caesar認為,相對於現有的多數支票账戶,如果不收取服務費,將成為谷歌的一大優勢。

捷足但未先登

谷歌進軍金融業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1年,谷歌首次推出手機支付系統Google Wallet(谷歌錢包),這種電子錢包技術在當時非常先進,因為Google Wallet能夠使用NFC技術(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手機近距離接觸即可完成支付),並且包含優惠券、禮品卡等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的Apple Pay就是借鑒了Google Walle系統。但由於當時NFC支付設備較少,很多商場都無法使用Google Wallet,所以這一系統並沒有給谷歌帶來很大反響。

直到2018年1月Google Pay的推出,替代了原有的Android Pay和Google Wallet,谷歌才算真正打開了支付平台的市場。目前,Google Pay在移動應用、線上線下支付終端已經陸續上線,在全球約有數千萬用戶,在印度尤其受歡迎。

但通過Google Pay,谷歌也只能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務。2018年12月,谷歌在立陶宛獲得了電子貨幣許可證,可在整個歐盟範圍內提供支付、管理電子貨幣、電子錢包業務等金融服務。不過,相比Facebook和亞馬遜,谷歌的步伐還是落後了。

今年1月,愛爾蘭央行根據第二支付服務指令(PSD2)又將歐盟的業務互通特權授予谷歌,也就是說,谷歌可以在歐盟的任何地區展開支付業務。

記者 趙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