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刪光了才準走”:如何對待離職員工,最見企業的格局

近日,微博上的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熱議。

7月底,王先生離職時,長官提了一個 “蠻橫無理”的要求:讓他必須刪光所有同事的微信账號,否則不簽字。

為了盡快離職,王先生按要求刪了。對方特意在他手機上確認,還有遺漏未刪除的账號,再次刪除後才作罷。

現在4個月過去,王先生意識到自己被侵犯了隱私權,提出投訴。對此,他的前長官回應,要求刪除同事微信是對公司團隊的保護,並不是強製,是征得了王先生同意。

暫且不說王先生與前長官各執一詞的孰是孰非,從網友們的評論,我們可以看到,有對長官出發點的理解,但更多的,是對公司強製行為的不滿。

有一位網友說,離職後若有心要找前同事,即便刪除了微信,也可以打電話,公司此做法未免不近人情。

評價一家公司對待員工的好與壞,不僅是看員工入職後的福利待遇,還看員工離開時,公司的態度。

對待離職員工的方式,最能體現一家企業的氣度與格局。

1

小格局的公司撐不起大發展

網上有一項微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員工遭遇過“辭職難”。在職時我為公司賣命,離職時公司捅我一刀。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小汪從事銷售工作,因待遇問題離職。離職後,她突然收到以前的顧客轉發的一封郵件。

郵件原發件人是她前東家,內容大致是:小汪已經不是本公司銷售人員。她盜取公司客戶資料後離職。她是小偷!

小汪憤怒地將公司告上法院。庭審時,公司承認向100多名客戶發送了郵件,因為怕小汪帶走客戶,就編造了她偷盜的事。

法官最後判決公司向小汪書面登報導歉,並賠償5000元。

因離職就毀人名譽,最後落得道歉賠償。這家公司豈非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網上曾有篇文章《離職3天,我被20個同事集體拉黑》。講述了小姑娘晴晴由於家庭原因辭職,第3天時發現被部門全體同事拉黑。

同事私下說,是老闆讓所有人當面刪除,杜絕與晴晴的一切聯繫。因為“她不懂感恩,公司培養了她三年,結果合約到期就狠心離開,絲毫不顧公司遇到的困難。”

公司的困難要顧及,員工的家庭就不需考慮?這個老闆處事,隻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行為粗暴極端,除了讓離職員工寒心,也難免讓在職員工有兔死狐悲的難受。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委屈了。說到底就一條:乾得不爽。

再優秀、福利再好的公司,乾得不爽的情況,總會存在。從員工離職的原因入手,照法律條文辦理、相送離開,可能是企業應對的最好做法。

但有些公司的負責人,總是自認為把員工的各種身份證明攢在手中,就能決定員工的去留。

員工辭職是勞動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無須企業批準,只需提前通知即可,企業強行“扣留”是一種違法行為。

況且,留住人,留不住心,對企業經營毫無幫助,又何必要卸磨殺驢、落井下石?

以算計的心,懷著怨恨,對離職員工詆毀或封殺,都只會暴露出企業格局太小。

沒有胸懷的公司,又怎麽扛起大事業?

2

困住人才不如發展積累人才

在全球化與資訊化的當下,終身雇傭關係屬於少見,也不現實。員工的離職,人才的流動,可能會造成暫時性的損失,但也有可能是一筆隱形財富。

國際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湯姆·蒂藺尼就曾說:

“如果你認為你能永遠困住人才,那才是愚蠢的。你應該在他們離職之後,繼續與他們保持聯繫,把他們變成擁護者、客戶或者商業夥伴。企業有這樣開放的心態,才能更好地招賢納士,為企業發展積累人才。”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是阿里校友會主頁最引人矚目的話語。

阿里為離職員工組建了阿里校友會,給離職的校友享受在職時的體檢系統服務,並向離職校友的家屬開放。

阿里集團協定價格採購的酒店,機票等福利,離職的校友也都享有。除此之外,還專門保留著員工入職時的工牌號以及他的花名。

阿里巴巴做事之用心,可見一斑。

真正有格局的公司,不僅在於它對在職員工無微不至的關懷,還在於它對離職員工不離不棄的照顧。

管理谘詢界的巨頭麥肯錫將員工的離職視為“畢業”,前員工都是“麥肯錫校友”。

它一直投巨資,用於培育其遍布各行業的“畢業生網絡”。這些校友在畢業之後,無論去世界上哪一處麥肯錫的辦公室,都會得到熱情的招待。

麥肯錫的管理者深知,隨著離職員工職業生涯的發展,他們無疑會形成一大筆資源。所以,麥肯錫從來都將離職的人視為潛在的客戶,而非競爭對手。

事實證明,這一獨特的投資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一家優秀的企業,心態必然是開放的,胸懷必然是廣闊的。它會把每一位員工,視為自己的孩子與夥伴,相伴時守護,相離時祝福。

3

提升員工的工作體驗和滿意度

在現代社會,員工離職後,公司與其的關係大概有這麽幾種:

1形同陌路。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2好聚無好散。出於對商業秘密、技術等方面的保護,公司設法打擊離職員工。員工要麽憤怒反擊,要麽默默忍受;

3再見亦是朋友。公司與離職員工維系著良好感情,保持著聯繫,甚至有的離職員工與前東家成為了合作夥伴。

據智聯招聘《2018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初選報告》顯示,百強企業更重視提升內部員工的工作體驗和滿意度,因而獲得現任員工和前員工的肯定與讚揚。

這些企業都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強烈的認同感。企業文化如果能贏得多數員工的認同,就會形成感情紐帶,將員工與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即使某天員工離職了,這份感情也許會依舊存續。

這恰恰能夠降低員工離職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餐飲行業的佼佼者海底撈有個做法:店長離職,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就給8萬塊的“嫁妝”,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給。

創始人張勇解釋,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乾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

海底撈前段時間上市,說至今創辦十幾年,店長以上有過百人,但拿走“嫁妝”的,只有三個人。這充分說明了海底撈員工的忠誠度之高。

試問有幾家企業,會在員工離職時,額外支付一部分費用?不說額外支付,就算是不克扣工資就已經不錯。

所以,留住員工的原因,是企業真誠地善待員工。

第二、牢固的信任感。谷歌的企業文化一直為人稱道,它在2016年建立了創業公司孵化器Area 120。凡成員都可以申請,提交商業計劃。如果合適,谷歌將會送出投資意向書,幫助建立一家新公司。

這一措施,成就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雙贏,不僅減少員工因創業而離職,還為谷歌拓展市場和業務提供了機會,也為員工創業提供了支持。

谷歌的偉大,就在於它始終相信員工,相信他們會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因此它願意為員工的創新行為提供支持。即使創新失敗,也不會打擊員工計程車氣。

相互之間的信任,維系了谷歌與員工的良好關係。

第三,厚實的安全感。跳槽者就是背叛者?在阿里,這種顧慮不存在。

馬雲說,除了3萬在職員工,他還有5萬多後援。這5萬多後援,其實就是離職的“阿里人”。這些人有的離職創業、有的去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但無論怎樣,阿里都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願意盡可能提供幫助。

馬雲說,

能在阿里共事,是我們的緣分。如果你要辭職,我會尊重你的選擇。如果辭職出去後發現外面不適應,想回來,完全可行,我歡迎。今後對於想創業的人,我們會給予一些投資。

摩托羅拉也是不計前嫌,歡迎好馬回頭的代表,它特別樂於給前任員工提供工作機會。企業有一套非常科學完備的“回聘”制度,專門適用於所有主動提出辭職的前任雇員。

4

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有句話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在商業社會裡, “相忘於江湖”也許會讓員工或企業都失去機會。所以,對這二者而言,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高低交替。企業與離職員工,也像坐在蹺蹺板的兩頭,有來有往,用真心換取真心。

真誠,是彼此給出的最好態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