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糧食殺手”橫掃南方:能飛又能生,曾三個月蔓延印度全境

又一種生物入侵者突入中國:憑借超強的飛行能力,輕易衝過了邊境口岸的層層防線。

這是一種源自美洲的蟲害——草地貪夜蛾。在美洲蔓延之後,其迅速傳至非洲、南亞、東南亞;今年1月,又在我國雲南省首度現身,隨後迅速擴散至南方數省。由於該蟲害有極強的危害性,甚至可能導致農作物毀種絕收。

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為此,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要求加密監測預警,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這一害蟲學名叫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該害蟲食量大,主要為害玉米、水稻、甘蔗、煙草等禾本科植物,而且繁殖力強、遷飛能力強。由於屬暴食害蟲,群體作戰,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下一片地,因此也被稱為“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草地貪夜蛾作為新的生物入侵,目前在西南地區已經出現蟲害,會不會最終演變成類似養殖業中的非洲豬瘟疫情,從而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還需要持續跟蹤。

“秋行軍蟲”入華的可能路徑

原產於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草地貪夜蛾,食性雜,繁殖能力強,遷飛擴散快,是玉米的重大遷飛性害蟲,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

隨後,該蟲害逐漸蔓延到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據統計,巴西每年對此的防控費用達到6億美元以上。

2016年1月,草地貪夜蛾在非洲首次被發現;2017年4月28日,有12個非洲國家官方報導了這種蟲害的入侵;2018年1月,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幾乎所有44個國家。

據統計,2018年,該蟲害給非洲農業生產帶來20億-30億美元的危害。

2018年5月,草地貪夜蛾入侵印度,三個月蔓延至印度全境。到了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隨後,在11月下旬,侵入到孟加拉國和斯裡蘭卡。在12月中旬的時候,又入侵到緬甸。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今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

5月6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網發布公告顯示:目前,西南、華南、江南等地進入春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5月份,隨著調查的深入,西南、華南、江南地區將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區域。伴隨西南季風,5月中旬始,成蟲可進一步遷飛擴展至我國長江和江淮流域;6-7月份,可繼續北遷至黃淮、華北乃至東北和西北地區,蟲情有擴散蔓延的危險。

5月13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全省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控現場培訓會,明確草地貪夜蛾已在四川定殖為害,並宣布啟動應急工作,全面打響“蟲口奪糧”戰役。

截至5月13日,中國已經有13個省(市、區)遭受蟲害。

草地貪夜蛾超級能飛,成蟲一晚可飛行100公里,母蛾子在產卵前可遷飛500公里,這是有事實依據的。有報導稱,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小時內可以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加拿大南部,距離長達1600公里。據此推算,在風向風速等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其平均時速高達53公里,若按照體型比例計算,速度則更快,飛行遷徙能力十分驚人。

雖然如此,但美洲與其他大洲之間有著遼闊的海洋阻隔,飛蛾是難以飛越的。

業內據此推測,草地貪夜蛾在其他地區的擴散,極大概率是通過國際貿易中商品含有未滅活的草地貪夜蛾或其蟲卵傳播。該蟲害自1月11日侵入中國雲南西南部以後,目前在南方有擴大趨勢。如果後期進入華中、華北地區,將對中國的糧食生產產生嚴重影響。

林國發表示,從草地貪夜蛾的路徑來看,該蟲害通過緬甸進入國內幾率較大,但也不排除在國內進口來自南美的穀物中,含有未滅活的草地貪夜蛾或其蟲卵,最終導致草地貪夜蛾在國內出現。

他認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各國都有相應的檢驗檢疫規定,主要是擔心外來物種入侵。因為入侵的物種缺乏天敵,很容易在本國出現嚴重的生物災害。

業內人士金成林(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不過,從最初在雲南發現該蟲害,可以推測大概是從印度、緬甸的害蟲遷飛傳入的,“因為如果是從貿易傳入的話,應該是先在兩廣地區擴散,而非雲南。”

因此,他認為在國內已經對草地貪夜蛾加強防治的同時,還要對來自南亞、東南亞、非洲、美洲的進口農產品,加強檢驗檢疫。

需全球聯合控制“秋行軍蟲”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下稱“《方案》”),要求加強監測預警,分區重點防控,做好應急防控準備,確保早發現、早控制。

《方案》提出總體目標: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比例達到3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並對不同地區頒布相應的防治監測辦法,雲南侵入區堅持生態防控指導思想,加強防控。南方玉米區做好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控制,減少向長江中下遊及以北地區遷入的蟲源基數,黃淮海和東北主產區加強監測,做好應急防控準備。

《方案》還提到,利用理化誘殺控制成蟲種群數量,抓住低齡幼蟲防治關鍵期,加強普查,注重區域聯防和統防統治。

林國發認為,目前,該蟲害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由於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突出,可以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蟲害影響相對小。但是,由於草地貪夜蛾超級能飛,還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如果蔓延至華中、華北甚至東北,將會對我國的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他的理由是,在華中、華北及東北地區,作物種植比較單一,缺乏生物天敵,加上平原特點,容易形成順風,會增加草地貪夜蛾擴散的速度。再加上華北、東北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產區,佔我國玉米產量的90%左右,而華中、東北又是我國主要的水稻產區,如果蟲害蔓延到華中、華北、東北,無疑會威脅糧食產量。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對於未發生該蟲害的區域,應該做好普查和監測。對於已經發生的區域可以採用生物防治、應急防治兩種方式。比如,從生物防治方面來看,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殺蟲劑以及生物農藥。如果是應急防治的話,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殺蟲劑噴霧予以防治。

此外,也可參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農藥,早期施用多殺菌素和Bt等生物農藥,發生嚴重的地塊施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啶蟲脒、乙基多殺菌素等藥劑進行防治,壓低蟲源基數,遏製蟲害蔓延。

金成林建議,在國內,要加強省際間的監測協調,運用大數據和物聯網,以及衛星監測系統,對該蟲害的擴散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監測預報。

另外,還要注意遵循步驟,不是上來就使用農藥。藥是必須的,但前面的措施,比如在病蟲害區域和非病蟲害區域的邊境地帶,採用黑光燈誘捕、激素誘捕等綜合防治措施,防止該蟲害擴散——誘殺是最環保有效的措施,化學方式防控是最後一道防線。

他認為,當前全球糧食價格出現回落,大米、玉米、小麥價格的下滑會對亞洲水稻、北半球玉米和春小麥播種產生不利影響,很有可能導致全球的播種面積下滑。然而與此同時,全球化肥、柴油價格明顯上漲,根據測算會使糧食作物的生產成本增加15-20%。考慮到“秋行軍蟲”的全球肆虐,可能將進一步增加全球糧食的成本,影響全球的糧食產量,進而對2019/20年度全球的糧食供應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聯合控制“秋行軍蟲”是非常必要。在國際上,面對“秋行軍蟲”在全球的快速傳播和可能出現的嚴重危害,他建議,中美印等多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應該積極應對,保護全球的農業生產和全球糧食穩定供應。

從國內情況來看,農產品、工業品價格指數均出現上漲勢頭,非糧作物的價格明顯上漲,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下降,農戶更多選擇非糧作物的生產,減少水稻和玉米生產,將會影響新的年度玉米、水稻生產,這可能導致後期糧食價格上漲。而在畜牧業生產方面,非洲豬瘟在全國的大面積流行,也給養殖業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金成林認為,面對內外環境,畜牧業要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種植業要加強“秋行軍蟲”的防控,只有穩定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生產力,才能為經濟社會穩定提供堅實的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