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在海底“撈”文物|考古日記

(我在海底“撈”文物,時長共7分12秒)

戳視頻,看本期《考古日記》,走進水下考古發掘現場

這些年,考古熱興起,大眾對於神秘的水下考古,也愈發好奇。

千年沉船、數萬遺珍,這些沉睡在深海中的“史書”,成為研究古代中國文明和其他板塊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徑。

廣東擁有國內最早一批水下考古隊員,而“南海I號”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再到成熟壯大的全過程。

7月初,“南海I號”考古發掘團隊再度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證實這艘古船最終從廣州離港駛出。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聯合推出的“問脈南粵”之“考古日記”本期聚焦水下考古,走進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肖達順的考古生涯,揭秘考古隊員如何透過出水陶瓷器,剝開層層迷霧,抵達歷史真相。

以下是本期考古人肖達順的自述

我是肖達順,一名水下考古工作者。

我是一個喜歡到處跑的“老廣”,2005年我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專業畢業後,跑到了大東北,在沈陽考古所幹了6年,後來考研回到廣州。2013年,我又考進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當時,我應聘的崗位是水下考古隊員。我一個幹了8年田野考古、完全沒有潛水基礎的人,真是做夢都沒想到,竟然會“下海”乾起水下考古。

南鄰大海的廣東海域,是水下考古的“富礦”區。我的十多年水下考古生涯,也跟那艘轟動中外的南宋沉船“南海I號”密切相關。

發掘“南海I號”就像“開盲盒”

2014年3月,我第一次走進了“南海I號”的考古發掘現場,看到那艘整體打撈出水的沉船靜靜地躺在“水晶宮”裡,巨型而先進的“天車”在空中呼嘯作業,我這個在山野“挖土”多年的新人,心靈上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有這麽激動嗎?”當時的考古領隊崔勇看著我,一臉疑惑。

不得不說,第一次見崔勇,我比這還激動,他就像教科書上走出的人物,是我的恩師。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水下考古隊員,他參與了整個“南海I號”的發現、調查和發掘過程。

這些年我特別有幸,跟著他一起做“南海I號”的發掘和研究工作。隨著越來越多的文物被清理提取,我們就像“開盲盒”一樣,揭開了關於這艘沉船的種種謎題。

比如,一直以來,學界和公眾都在猜測,“南海I號”到底有沒有來過廣州?它的航線究竟是怎樣的?

從去年起,以船上出水陶罐為線索,我們尋根摸底,發現“南海I號”部分陶瓷器竟然產自佛山南海窯。這些陶瓷器從南海窯生產出來以後,又被送往當時的貿易港補給中心——廣州港,種種物證串珠成鏈,最終證實了“南海I號”確實從廣州離港。

點擊回看>>“南海I號”曾途經廣州!出土“南海窯”破解古船身世謎團

另外,我們團隊近年還解決了“南海I號”的斷代問題,通過對船上出水人骨、銅錢、瓷器等進行科學測定、分析研究,我們把這艘船的年代範圍逐步縮小到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年號——公元1183年。這是我國水下考古中唯一一個把沒有航海記錄的沉船精確到年份的項目。

除了“南海I號”,這些年我也經常要到台山做上下川島海域的水下考古調查。這片海域因為“南海I號”的發現被劃入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區,我們在這裡做更深入的水下考古調查,尋找更多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實物證據。

常年“海上漂”,30多歲學潛水

快艇、漁船、科考船……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出差,出一次海,往往要倒騰好幾趟,至少十天半個月都在“海上漂”。“下海”挺痛苦的,我是30多歲才學潛水,在陽江培訓的時候一度耳膜穿孔,停了一段時間才重新下水學習。

在公海作業風大浪大,最難受的莫過於暈船。有時別說是我們,就連漁民都會被風浪晃暈。我們考古隊員經常要在暈船的狀態下穿著潛水裝備,這是一連串高難度動作,邊吐邊穿,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和大家理解的休閑潛水不同,水下考古是一門難度系數很高的“技術活”,考古隊員們不僅要精通潛水,還要膽大心細,在水底複雜的環境下開展考古發掘。很多時候,水下能見度極低,伸手不見五指,只能靠經驗“盲摸”,偶爾還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險情。

有一次,我們在擔杆島水域發現了一艘現代鐵船,隨後分兩組下水測繪訓練,拋標後我們順入水繩下水。沒想到,到了水下以後,水流突然變急,浮球拉扯著入水繩貼著鐵船不斷摩擦,很快把繩子磨斷了。

隊員胡思源第一個發現,但是水下溝通難度大,他意識到打手勢已經不能表達險情,就趕緊用筆在繪圖板上警示我們,讓我們集合等待,直到他找到足夠長的繩索接上,讓我們全部人員安全浮出水面。

我們一出水就看到,船上隊員們早已發現險情,並且做好準備安排了快艇接應我們,可以說是有驚無險……

事實上,那麽多年來,我們遇到的險情不多。科學探測不同於商業潛水,商業潛水下水一趟需要計算成本,完成不了就會虧本,而我們下水的第一要務是保證人身安全。

忍不住凡爾賽一下,院裡去年給我們配置了一件水下考古“神器”——這個乍看像電子手錶的設備,實際上是一台多功能潛水電腦,不僅能記錄潛水深度、時長等,還能記錄潛水者日常的心率情況,提醒安全出水,堪稱水下考古的“黑匣子”……

我常常在想,我們現在有這樣的條件,下水作業都依然艱苦。試想千百年前,我們的先人又如何在更惡劣的條件下創造如此輝煌的海絲文明?作為考古工作者,我們上山下海,只為了更近距離地與古人對話,探尋歷史上更多的未解之謎。

【監製】李賀 劉麗團 曹斯 王海軍

【製片/腳本】畢嘉琪

【采寫/編導】黃堃媛

【拍攝】仇敏業 姚志豪

【水下拍攝】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黎飛豔 陳博宇

【剪輯】何志豪 葉永康

【設計】鄭煒良

【動畫】黃澤偉 葉景雄 陳明記 鄧素凡

【聯絡推廣】許文靜

【實習生】尹露

【作者】 黃堃媛;仇敏業;何志豪;黃澤偉;畢嘉琪;姚志豪;葉永康;葉景雄;鄭煒良;陳明記;鄧素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