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疫情下的無人配送,是噱頭還是風口?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孔明明

編輯 | 周昶帆

疫情之下,病毒肆虐,如何更安全地實現隔離,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除了口罩、消毒液、護目鏡等被搶斷、線上電商訂單激增之外,無人配送也在這非常時期被推至台前,進入到了大眾視野。

大型突發危機來臨時,無人能提前預知,但“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卻會給行業發展進程帶來變化。

非典時期,SARS疫情促使京東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決定性轉變,阿里完成了從To B 到To C的決定性轉變,“這次疫情一定會改變中國”,沄柏資本主席鮑毅認為,這次疫情會帶來智慧革命的提速,人類會轉向更智能化、更數字化、更充滿智慧的方向去呼吸、去購物、去出行。

在疫情期間,大公司如京東、美團、蘇寧、順豐等派出了自己的無人配送機器人,許多創業公司如智行者、馭勢科技等無人車公司也在疫情中發揮了作用。但無人配送作為一項仍待成熟完善的技術和應用,它真的能逐漸取代快遞員、外賣員的位置,成為日常生活的新標配嗎?如果是,我們還需要再等多久?

“如果把無人配送比作沙灘上的一塊寶石,這次疫情在帶來配送員隊伍潮落的同時,也讓這塊寶石凸顯出來”,蘇寧物流研究所副院長欒學鋒告訴燃財經,“從無人配送成熟曲線來看,這次疫情雖沒能直接推動無人配送技術的進步,但間接將無人配送的遐想空間激發了起來,大眾認知也被刷新。”

“在未來的5-10年間,肯定會是無人配送機器人成熟的時候”,欒學峰說。纜車投資創始合夥人石東華則認為,具有互聯網和To C屬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相當於手機市場+汽車市場+第三代互聯網市場,有望在未來成為繼第一代PC互聯網、第二代移動互聯網之後的第三代機器人互聯網。

疫情下的無人配送

機器人無人超市項目星速購創始人姚錦程是在武漢1月23日封城的前一天開始感受到疫情的。

星速購是一家自己生產物流機器人的公司,同時也與酒店合作,在酒店內放置自己的無人貨架並使用機器人進行配送。2019年10月份,星速購在廈門磐基希爾頓酒店試運營自己的無人配送機器人3個月後,正準備趁著春節,跟全國範圍內的酒店開展合作。

得知疫情開始蔓延之後,姚錦程讓公司員工採購了大批量口罩,並開始在合作酒店內為住客免費派發口罩,從1月23日到27日,陸續派發了近2000個口罩。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酒店逐漸開始停業,星速購配送機器人合作的酒店無法繼續開展業務,但姚錦程開始收到來自客戶和朋友的邀約和建議。收治被隔離患者的酒店希望得到他們的捐贈,可以使用他們的無人配送機器人給住客派發生活物品,朋友則建議姚錦程將無人配送機器人捐贈給收治隔離患者的醫院。

目前,星速購聯合其他科技公司,已經向杭州蕭山醫院和廈門第一醫院杏林分院捐贈了兩台醫務機器人,其中一台用來查房,另外一台可以送藥和送物;同時他們也向武漢人民醫院捐贈了同樣的兩台機器人。

2月6日,在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上,一台京東無人配送車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武漢第九醫院是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是本次疫情核心區域的核心。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距離武漢第九醫院只有600米,疫情爆發後,這個站點幾乎支撐起了第九醫院醫療物資的配送工作。

據京東物流武漢青山分區經理周建斌介紹,目前他在武漢青山分區管轄的8個快遞站點,快遞員到崗率僅60%,且很多小區采取了封閉措施。疫情爆發後,京東物流從北京緊急調配了兩台L4級無人配送車到武漢,技術人員在北京通過雲平台進行遠程部署。

據周建斌介紹,目前京東無人車會先將第九醫院對面三棟到四棟的小區訂單篩選出來,快遞員根據訂單給無人車上貨,最後再由無人車自動駕駛送貨,每天根據下單量分幾個撥次配載。目前一輛京東無人車有24個格口,同時可以放24單,每次送貨的設定時間為20-30分鐘,通過短信或者京東App通知用戶取單,30分鐘後無人車自動返程。

“貨物這塊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大中小三類,如果貨物超大放不了無人車,我們會選擇人工去送,但一般情況下無人車都可以幫我們完成配送“,周建斌說。京東物流X事業部自動駕駛研發部負責人孔旗稱,目前第九醫院的訂單每天約為10單到20單,無人車可以送到一半或更多,“如果解禁之後,小一點的生活用品基本都可以採用無人車配送,用戶需要一個養成習慣的階段。”

2月12日,一架順豐無人機載著3.3公斤的醫療防疫物資降落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了武漢的首次配送;蘇寧5G臥龍無人車也開始加碼“無接觸配送”。

2月18日,美團宣布了無人配送車“魔袋”在北京順義等多個社區投入運營,將會為在美團下單買菜的用戶提供配送服務。據美團官方數據顯示,該無人配送車續航能力在100公里左右,一次最高能配送100KG的貨物,在美團買菜的場景下每次可配送3-5個訂單。

除了無人配送車外,無人機也屢次登上新聞。比如警察會在高速路口或人群聚集區出動無人機實施空中巡邏震懾和督查,並實時回傳畫面,通過監控畫面,操作人員可以及時勸導群眾不聚集、戴口罩等;無人機的喊話器可以用來在道路或小區內播放防疫知識;還有無人機可以負責消毒、噴灑任務等。

疫情之下,線上電商訂單激增、配送員人數不夠、安全防範嚴格,雖然無人配送和智能機器人目前依然不能缺少人力協助,但仍緩解了部分人力緊缺和“接觸傳染”的壓力,看似成為這一困境中的一劑“解藥”。

浮上水面的“寶石”

“機器人在蘇寧物流的場景裡面一直都有應用,只不過借著疫情這次機會,機器人被凸顯了出來,閃亮登場。“欒學鋒說,自2018年以來,蘇寧物流就開始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場景裡面摸索各類機器人的應用。

在這個過程中,蘇寧物流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打磨測試機器人的穩定性,並沒有急於鋪開使用。“考慮到社會安全性和政府限制,我們沿著從點到線再到面的思路逐步鋪開”,欒學鋒介紹說,他們會在蘇寧的辦公園區,辦公大樓和蘇寧小店配送場景下進行一些內部測試,鍛煉機器人的能力,包括道路識別能力、異常情況診斷能力等,從而實現對配送場景的問題的持續挖掘和機器人控制技術的快速迭代。

周建斌稱,在這次無人配送應用於武漢之前,他們已經在北京等地進行了近半年的實地派送測驗,有了不少數據積累。他們在2019年年底的計劃是,在2020年通過京東物流,選擇一些城市和場景進行用戶普及,疫情使得武漢優先級被提升,無人配送使用的緊迫程度也被提升。

“我們還有一些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是送餐機器人,現在已經在一些餐館開始使用,基於室內的配送技術我們也有相應的產品正在推進中”,孔旗說,“3月份我們會再繼續投入,4月底我們會投入50輛,爭取在今年實現投入到接近百輛的水準。“

從2016年開始,美團成立了W項目組,研發特定場景下的無人車配送,並在2017年將其提升為事業部。2018年,美團舉辦了無人配送開放平台發布會,這一平台基於智能調度系統、美團雲、大數據以及數據安全體系,把無人配送技術開放給供應鏈的上下遊企業,並給予運營、商家、銷售方面的支持。同時,美團無人配送開放平台還聯合擎朗科技、達闥科技等多家室內機器人公司,在酒店、餐廳等場景積極部署室內機器人,承擔室內消毒、配送等服務工作。

2019年4月,美團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服務型電動自動行駛輪式車測試的企業,測試項目包括整車、配置、箱體、裝配、自動駕駛能力等。2020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美團和供應商法雷奧共同推出了車長2.80米、寬1.20米、高1.70米的無人配送車法雷奧eDeliver4U,每次行程最多可配送17份外賣餐食。

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祝曉成告訴燃財經,多年前他們已經開始關注工業機器人和民用機器人領域,從工業機器人領域投資開始,他觀察到的是,“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機器人都在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工業機器人國內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初創企業依然如雨後春筍,圍繞機器人產業上下遊的產業也非常活躍”。

噱頭還是風口?

“這是一個比較慢的賽道,但這個市場早晚會來”,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關注到服務類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硬體化的石東華說。

在祝曉成看來,通過行業內從業者們長期的努力,未來5年內,快遞、物流、酒店等場景的無人配送機器人,電力等場所的巡檢機器人,無人清掃機器人,無人農機等等會逐漸普及,但其他更複雜的應用場景,如醫護、康復、傭人式機器人等仍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成熟並被廣泛使用。

“這次疫情對機器人行業是一個催化劑,除了抗擊疫情早日回歸到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家也在思考,有沒有機器人或者更智能的方式去代替或輔助人執行一些高危的工作?有沒有更快更好的方法來研發藥物和疫苗?”,祝曉成說,“這些都需要更多的技術研究和行業投入,也需要強需求的拉動;以前大家覺得醫院來個機器人不一定好使,還會添亂,現在有強需求拉動,如果技術能快速迭代,產品化規模化做好,這些機器人場景和市場就會慢慢出現和成立。”

據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簡稱,國際機器人聯合會)2019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服務機器人在2019年銷售額增長了32%,達到92億美元,2018年銷量增長了61%,達到271000多台,遠高於2017年的168000台,增幅超過100000台。

服務機器人種類多,應用領域廣,這導致服務類機器人在所有機器人銷售份額中所佔的比重,正在不斷上升,目前已經接近整個市場的三分之一。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物流系統服務機器人銷售量增幅最明顯,2018年出售了近111000個,比2017年的69000個多出60%,其他如檢查和維護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也都有相當亮眼的成績。

但多位採訪對象都表示,在目前通信、技術等各項條件的製約下,即便有疫情的催化作用,無人配送等服務類機器人要到成熟階段,依然需要時間和客觀條件的進一步發展,比如5G的普遍應用、技術的更加完善等。

“2020年的疫情對於人工智能行業,就如同非典加速了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一樣”,姚錦程說,“人工智能算法、導航SLAM算法及5G通信等這些技術積累,最終需要被整合成一個應用,只不過需要合適的契機和場景的爆發點。我認為,服務機器人行業今年肯定會爆發。

石東華認為,具有互聯網和2C屬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空間有望相當於手機市場+汽車市場+第三代互聯網市場,是繼第一代PC互聯網、第二代移動互聯網之後的第三代機器人互聯網。

從中國的人口結構來看,出生率在慢慢下降,而現在的青少年已經在被各類人工智能產品所包圍,“留給我們的時間最多只有20年,北京可能只有10年,我們必須推動機器人行業,讓它們在各行各業中發揮作用,這也是我們應該擔負的責任”,欒學峰說。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