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甫田網“突然”停運營,生鮮電商盈利仍是難題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4月19日,是高鑫零售旗下生鮮電商甫田網停止運營的日子,而今年也是甫田網創建十周年。對於停止運營的原因,甫田網僅解釋稱是高鑫零售的發展戰略及業務布局調整。

近年來,新零售概念風起雲湧,生鮮行業不斷迭代重構,出局者與入局者輪番登場。有的生鮮電商背靠大樹,發展迅猛,如易果、天天果園;有的生鮮電商經營不善,黯然退場,如許鮮、青年菜君。究其原因,生鮮電商仍然在摸索適合中國人的購物方式以及自身的盈利模式,如何引流變現是各家的思考難題。

甫田網停止運營,員工表示突然

甫田網發布的《關於甫田網停止運營的通知》顯示,基於高鑫零售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及業務布局考慮,決定自2019年4月19日起停止甫田網的運營。2019年4月19日00:00起,甫田網停止網站下單,售後服務將延遲到2019年5月30日結束。

4月24日,新京報記者登錄甫田網,目前網站仍能正常打開,焦點圖區域反覆滾動《關於甫田網停止運營的通知》。不過,點擊產品、卡券等均沒有正常反應。對於用戶餘額和卡券退還問題,新京報記者在甫田網官方微博看到,有不止一位用戶稱,需要按照通知中的官方熱線聯繫售後服務解決,但熱線比較難接通,需要多打幾次。“報上手機號碼或账號,提供支付寶账號或銀行卡账號,答應5-6個工作日退款,試試看吧!”

這份停止運營的通知,在甫田網相關工作人員看來比較突然。一位甫田網工作人員表示,接到通知很突然,但這是董事會的決議,也只能執行。甫田網客服向新京報記者證實,目前網站已經停止運營,大部分部門已經被遣散,售後部門還在運轉,到5月30日也要停。

今年已經是甫田網成立的第十年。2009年甫田網由美籍華人梁耀祖在上海創辦。融資方面,公開資料上僅出現過一次,2013年8月,莆田網完成5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鍇明投資。2015年5月,甫田網被高鑫零售收購54.5%的股權,成為其旗下一員。

或因阿里去除邊緣化電商業務

甫田網一度被認為是華東地區最好的高端生鮮電商,主營業務為生鮮、水產、預包裝食品,主打高端、有機食品,客單價在250元以上。網頁可以提供中、英、法、日多種語言的服務,特別在外籍人士中大受歡迎。

在甫田網被高鑫零售控股的第三年,高鑫零售被阿里看中。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投資約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了高鑫零售36%的股份。但高鑫零售的2018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實現總銷售營收1013.1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收入993.59億元,同比下降2.9%;經營利潤41.96億元,下滑6.5%;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利潤25.88億元,同比下降7.3%。

有業內人士稱,高鑫零售進入阿里系後,電商類業務主要交由阿里操盤,對阿里來說,高鑫零售旗下的甫田網以及此前的飛牛網都屬於邊緣化的電商業務,加之高鑫零售業績出現下滑,去除一些相對弱的項目在情理之中。

生鮮電商普遍面臨盈利難

2005年,“生鮮電商”這一詞匯首次出現在中國市場,當時的易果生鮮剛起步。2012年,本來生活與褚橙的合作,使得本來生活這家初創的生鮮電商平台進入消費者視野,褚橙也開始在北京市場熱銷。2014年,美團、餓了麽、百度外賣在外賣O2O業務上打得火熱,同時多點Dmall、許鮮、一米鮮、每日優鮮等生鮮平台誕生,並迅速擴張。生鮮電商平台在這一年逐漸走向高光時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每日優鮮,不僅獲得騰訊等多家企業的投資,還孵化出多個子品牌,開始深挖電商行業。2017年8月,每日優鮮宣布單月營收突破2.8億元,同時在全國一線城市整體盈利。

京東與阿里兩大巨頭也開始進入生鮮電商的賽道,不僅推出了生鮮業務,還紛紛投資生鮮電商平台,試圖分一杯羹。2014年阿里巴巴從B輪開始投資易果,隨後又參與了C輪融資。2017年8月,天貓參與D輪融資,融資額達3億美元。易果並未披露其融資具體情況。2015年8月,天天果園完成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C輪融資後,開始啟動“天天到家”O2O服務。

如今,易果幾乎所有業務早已與阿里生態深度融合,經過一系列戰略調整,易果集團也被強化其協作平台的定位,發揮供應鏈、冷鏈物流和新零售賦能的優勢,專注為包括盒馬、大潤發、貓超生鮮、餓了麽在內的阿里生態內新零售、新餐飲賦能。

並非所有的生鮮電商企業都如每日優鮮、易果這樣幸運,2016年後,生鮮電商平台黯然退場的市場玩家增多。2016年4月,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倒閉,被業界認為是行業開始調整被迫出局的第一家企業。而後,包括社區001、後廚網、青年菜君、許鮮等生鮮O2O平台紛紛倒閉。

不可否認的是,生鮮電商這一市場空間依然巨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103.2億元,較2017年的1402.8億元增長49.93%。預計未來幾年,這一市場將持續被資本市場看好,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總額預計突破3000億元。

不過,另有數據顯示,在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營收持平,95%虧損,且其中7%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

引流變現待解

儘管出局者眾多,但生鮮電商市場的巨大空間仍然引得新玩家不斷加入。目前來看,生鮮電商可以分為7大類,包括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綜合類電商,以順豐為代表的物流類電商,以中糧我買網、光明菜管家為代表的食品供應商式電商,以甫田網、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垂直類電商,以沱沱工社為代表的農場直銷類電商,以大型商超如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商超類電商和以社區商家自營的公眾號、APP為代表的社區類電商。

上述7類電商平台各有優勢,例如天貓生鮮和京東生鮮,依靠背後平台帶來的強大流量,吸引消費者,而每日優鮮則采取產地直采+前置倉的運營模式,保證產品的新鮮程度和配送時效。

在目前的生鮮電商平台中,前置倉被認為是比較成功的一種運營模式,可以解決產品的配送及儲藏,同時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但是,生鮮品類只有完善供應鏈、形成規模效應,才有可能降低商品零售終端價格,並實現盈利。然而,前期的供應鏈搭建投入巨大,並非所有玩家可以承擔。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前置倉網點數量超過1000個,並且正全力推進“百城萬倉億戶”計劃,覆蓋100個城市,拓展10000個前置倉,為1億戶家庭提供全品類精選生鮮1小時送達服務。

此外,沒有背靠大樹的生鮮電商平台只能自己做引流,更多開始深挖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試圖將線下流量轉移到線上。有業內人士稱,這類做法需要生鮮電商平台在社交平台上做出爆款,才能有相對樂觀的流量進入,但做出爆款並不容易,導致許多電商平台體量並不大。在平台流量有限的情況下,生鮮電商平台與上遊的議價能力就弱,使得成本較高,商品價格也不具備競爭優勢。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表示,生鮮本是高毛利產品,電商平台通過“原產地直采”等能力壓縮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可以放大利潤空間,提供了盈利可能性。無論增加快消品還是增添生鮮品類,企業均需要對供應鏈進行精耕細作,在產品、配送等維度提供更為細致的服務。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圖片來源 官網截圖 官微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