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企圖謀殺,狀告父母,黎巴嫩男孩的“非人”故事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我不是藥神》裡沒錢買藥很慘?誰知《何以為家》更慘。

提名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迦百農》,片名翻譯被改為《何以為家》後在中國上映,取得3.7億人民幣票房,小男孩讚恩的故事讓許多觀眾了解到了黎巴嫩底層人民悲苦的生活狀況。

從中文片名上看,這是一部家庭片。一個可能是12歲的小男孩把父母告上法庭,那家庭紛爭應該就是最主要的矛盾衝突。

導演兼編劇娜丁·拉巴基采取閃回敘事,從法庭戲引入問題,然後通過回述“過去”的片段,解釋小男孩讚恩為何要企圖謀殺,並且要和親生父母在法庭相見。

影片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停留在讚恩的家庭,一半的時間講述了讚恩的流浪生活。隨著劇情的深入,《何以為家》從一部家庭片擴展成了“社會電影”。所探討的問題原來也不是簡單的家庭紛爭,如何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而是在殘酷的生存環境當中,如何成為一個“人”。

如今現代化的社會,每個人在出生之時就被一張證件所“定義”。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這些信息仿佛就是每個人“存在的證據”。

然而,在黎巴嫩貧民區,很多人都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讚恩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為了逃避戰亂,父親來到這裡避難,他自己沒有合法居住的證件,只有一張被驅逐出境警告,因此他的孩子也無法獲得出生證明。

沒有身份證明的讚恩,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們,只能艱苦度日。也許是從小被送去打工賺錢的關係,讚恩比同等年齡的孩子更加懂事,妹妹薩哈來了“生理例假”,他不但很清楚發生了什麽事,而且還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妹妹薩哈可以嫁人了。

父母早已經和商鋪老闆達成協議,薩哈的婚姻就這樣被安排了下來。在商鋪老闆那打工的讚恩早已知曉一切,他要阻止事情的發生。

他不希望妹妹變成一件商品,可是在現實的高牆面前,一個手無寸鐵的小男孩能乾些什麽呢?

他只能選擇逃離,逃離這個亂作一團的“非人”家庭。

娜丁·拉巴基用手持攝影描寫出讚恩的心理狀態。畫面強烈地晃動著,代表他內心的憤怒而凌亂。

當鏡頭切向他的母親,畫面卻不那麽搖晃了。代表著母親的內心已經逐漸坦然接受女兒必須出嫁的現實。

這種類似的手持攝影被大量使用,也暗示著這個國家的動蕩和不安定。

妹妹不被父母當人看,讚恩自己也是如此。

當他提出要去上學的時候,父親一口拒絕,因為要交學費。母親支持,理由卻不是為了讚恩能學點知識,而是上學能給家裡帶來生活物資,相當於投資,利益交換。

與其在這個家裡做“商品”,不如到外面的世界,嘗試去做一個真正的“人”。

只是他逃出了自己的家庭,卻沒有逃出那個糟糕的社會環境。

第二幕,另外一位母親拉希爾(泰格絲)入場。她可以被視作是讚恩父母的一個對比,無論生活多麽困苦,她都拒絕把自己的兒子尤納斯賣出去。

她讓讚恩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母愛,是確實存在的。何以為家?這就是家。

正當讚恩以為,自己能在這個新家庭安家的時候,一個危機正在步步緊逼。

拉希爾和讚恩父母一樣,沒有合法的身份證明,只能生活在社會的陰影之中,隨時可能被警察抓捕。

人販子阿斯普羅毫不留情地嘲諷拉希爾,說她的兒子一出生就死了。一瓶番茄醬都有名有身世,有存在價值,像拉希爾這些沒有身份證的難民,就只能如同老鼠一般,在髒亂的環境裡,能吃飽就已經是萬幸。

讚恩的父母對此感同身受,法庭上,母親含淚哭訴,她一生像狗一樣工作生活,別人有什麽資格肆意批判?別人有想過她悲慘的處境嗎?有體驗過她的生活嗎?

噩夢再可怕,也不過如此。

一旦過上這種生活,能忍住不自殺算你贏!

帶著尤納斯流浪的讚恩想必能夠體會到這種“非人”生活的不易,年幼的他根本無法像他父母,或者像拉希爾一樣養活一個孩子。

現實逼得讚恩無可奈何,他落下了超出自己年紀的男兒淚。

最後,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消息徹底擊倒了讚恩。

手無寸鐵的小男孩終究拿起了刀,刺向了這個讓他絕望的世界。

見識過世界的殘酷,讚恩開始思考問題的根源所在。

他的結論是,父母把自己生下來,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既然家境貧困,無力撫養孩子,為什麽還要生?生下來讓孩子活在地獄裡,受苦受難,任人踐踏,這就是為人父母應該做的事?

所有人都有權利生孩子,卻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當爸爸媽媽。

讚恩父母卻不能苟同。父親在法庭上辯解說,人人都說生孩子好,但事實是孩子讓他變得不堪重負,後悔結婚了。

但為什麽還要生這麽多個?

因為他們真把孩子當成“未來的指望”了。兒子可以去幹活掙錢,女兒可以嫁出去換禮金,其實生下來也不完全是負擔嘛!

然後讚恩和他的兄弟姐妹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來到這個世界,他們被視作維持生活的商品和工具,沒有出生證明,沒有出生年月日,算不算是一個“人類”,還是一個有待論證的偽命題。

所以先別說讚恩他們如何能擁有一個美好家庭這個問題,他們如何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都難以解答。

想擁有一個“家”,先成為一個“人”再說。

《何以為家》的矛盾衝突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其故事只是通過讚恩的事情,傳達了一種一點也不過分的願望。

生小孩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如果生了下來,請把孩子當人看。

電影的結局,是讚恩全片唯一的一個笑容。

當他聽說這是要拍證件照的時候,很自然就笑了。因為有了“證件”,他就能成為真正的“人”了。

他和天底下所有的孩子一樣,天生就值得一個天真無邪的微笑。

小時候都是比較黑,長大了就白了。因為媽媽生他的時候一天要喝一壺咖啡。——《何以為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