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敗俱傷的時代病:功利的教育,焦慮的家長,被逼瘋的孩子

精彩導讀

如果整個環境從小圈到大圈都是這個氛圍,所有人都難免被波及,最終卷入這個惡劣的整體循環中。那些本來淡定的爸媽們,會逐漸變得不淡定,患得患失,最終被迫向大環境妥協,使焦慮的群體現狀越發雪上加霜。

去年被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幼升小”牛娃簡歷不知大家是否還有印象,這算是為我們孩子還沒上學的家長提前揭開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聽說了各種現在小朋友競爭的殘酷,可能都不比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牛娃簡歷”來的真切。

但在狂風中瑟瑟發抖的同時,真是不禁要感慨,現在孩子的壓力真的是比我們小時候大太多了。隨手搜了一下國內的新聞,一條條讓人感到壓抑的消息映入眼簾。

自殺、離家出走、終日沉迷遊戲……這反抗來的太過無聲和強烈,也因此更值得人們深思:曾經都是一樣天真活潑肉嘟嘟總是伸手要你抱的天使寶貝,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同樣的課業負擔,又為什麽會造就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暫時的壓力不可解,那些同樣身負壓力但積極樂觀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本期乾貨

01.孩子的壓力源於父母不滿足的內心欲望,以及攀比心理。

02.逃離集體焦慮的生態圈,需要父母從自己的內心入手。

03.想要減輕孩子進步的壓力,父母要多聆聽孩子,也要盡量爭取孩子對父母的認同。

文章開頭,我必須先要給大家潑盆冷水,雖然大家總說現在學校作業太多,競爭壓力大。但經過種種分析之後,我還是認為,孩子的壓力從根本上,還是源於父母貪婪的期待和集體焦慮

真正地為了孩子,爸爸媽媽們,是時候停止在錯誤的方向上舍命狂奔了!

攀比之下,是教養中的貪婪

在上海,很多朋友跟我說,上了國際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因為沒有接受扎實的基礎教育,怕底子太薄,就去上各種考試補習班;上了公辦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未來沒有國際視野,缺乏競爭力,緊張的課余時間還要報各種素質教育班……總之,給孩子補習的理由,就像女人的衣櫥裡總缺少一件衣服一樣,總有一個技能需要讓娃“補”起來

在美國,最近出現了一個叫做“競爭性教養”的新詞,非常貼切地反映了現代社會大多數父母的攀比心態。

“我家孩子上了XX國際幼兒園,面試沒準備就過了!”

“我家這個沒怎麽複習就上了XX教育機構的精英班。”

……

在這些父母嘴裡,孩子憑天賦就輕鬆站上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學霸之巔。聽者在羨慕嫉妒恨之餘也沒耐心了解真相是怎樣的,只會陷入盲目焦慮和繼續逼自家孩子的循環中。只是這麽下去,不誇張地說,孩子的命都要沒有了。

2011年,澳大利亞針對全球1萬名兒童的壓力研究發現,有大約40%的孩子面臨壓力過大的情況,並且20%的孩子有過焦慮、抑鬱,甚至自殺的念頭!另有一項調查顯示:上海有24.4%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更有5.9%的孩子曾計劃自殺!

父母們的集體焦慮,

營造了壓迫孩子的不良生態圈

集體焦慮的源頭,除了現行教育體制的因素以外,還有來自家長們自身的因素——家長們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想想我們自己的經歷就知道,你人生的每個重大決策和轉折點都是誰在承擔?其實家長需要明白,自己只是孩子整個生命成長歷程中的一個部分,最終他的路是要他自己來走,挫折失敗,都是人生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點沒想明白,覺得自己能夠佔據孩子的整個人生,而去一味付出,就會把太多的期待都壓在孩子身上了。

這裡推薦大家關注著名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的生態學理論。這張圖表清晰地顯示了一個孩子的發展,到底取決於哪些因素。

仔細看便會發現,父母與孩子的互動的確重要和直接,但也只是孩子面臨的整個大生態中很小的一環,孩子的一生是歸屬於社會方方面面的。

這個生態理論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它提出:任何一個小環境中的互動最終會影響大環境,同時大環境的改變也會影響小環境。

這意味著什麽?父母群體的普遍心態,恰恰會塑造出孩子們成長的大環境。

如果父母們集體焦慮,總是對孩子抱著高預期,只會導致孩子們在同伴中脫穎而出變得艱難。學校篩選的標準會水漲船高,甚至可能導致同一年考試的高考分數線都變高。

還有一個更加可怕的事情,媒體們為了迎合大眾的喜好,開始推波助瀾,不斷地報導各種牛娃,各種雞血的方式。

最可怕的是,如果整個環境從小圈到大圈都是這個氛圍,所有人都難免被波及,最終卷入這個惡劣的整體循環中。那些本來淡定的爸媽們,會逐漸變得不淡定,患得患失,最終被迫向大環境妥協,使焦慮的群體現狀越發雪上加霜。

如果長此以往,那麽唯一不被這股集體焦慮裹挾的方法就是離開這個生態圈

很多抱怨焦慮的家長其實本身就是製造集體焦慮的始作俑者,我覺得我們真的到了必須停下來的時候。但只有一批有勇氣的父母先停下來,才有可能讓這個循環重新變得健康。不然,我們只能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舍命狂奔,越跑越遠,最後集體陷入更大的絕望和痛苦中。而替我們背負這些壓力的人,就是我們口口聲聲說的我們最愛的孩子。

逃離群體焦慮的生態圈,

找到教養新方向

總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是,什麽才是對的方向呢?小馬君也不是料事如神,但還是可以憑借知識和經驗教給大家一些方法,在暫時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先找到適合自己家孩子的節奏。

01

狂奔之前,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中國教育報》做過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調查,分別調查了孩子和父母雙方對於“什麽是對孩子的支持”的研究。結果發現了一個嚴重的矛盾,就是家長付出與子女需求嚴重不匹配

在問到父母覺得什麽是對孩子支持時,排名第一的是“督促孩子學習”,佔到了30.44%。

你猜猜,如果拿這個問題問孩子“什麽是你認為父母對你的支持”這個問題,答案會一致嗎?

不出所料,答案完全不一樣。超過63.21%的孩子希望父母可以“鼓勵和肯定我”;在問到什麽事情讓你對父母最失望時,有超過62.71%的孩子說“總拿我的學習和別人比”。

結果真的值得我們反思。

讓孩子感受到支持,並不是你給他報了多少個補習班,花了多少錢,疏通多少關係為他買到了學位,他們所期待的只是簡單的“鼓勵和肯定”。

支持感正是平衡壓力感的良藥,不是一點兒壓力都不能給孩子,而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對他的鼓勵和肯定

02

狂奔之前,請讓孩子“認同”你的方向

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Yoonsun Choi博士一直在做關於亞洲家庭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她發現,兩個看起來都很嚴厲的亞洲家庭,一個家庭的孩子很叛逆,另外一個家庭的孩子就非常積極,這是為什麽呢?

在對韓國家庭採訪之後發現,其中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認同感”

她說亞洲父母很少去關心“認同感”這件事。其實,父母需要花時間與孩子溝通,甚至分享你自己的焦慮,從而讓孩子認同你做出的努力的目的性。如果家長得不到孩子的認同,一味以“為了你好”的名義,從自己的視角去向孩子提命令式的要求,最終不但不能幫到孩子,反而可能會害了他。

Yoonsun Choi博士的研究還在繼續,她準備採訪900個亞洲家庭,並且跟蹤孩子一路的發展狀況,研究如今亞洲父母焦慮的教養方式,是否會對孩子產生長期的影響。她主要想研究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為什麽亞洲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西方孩子好,但是有些方面有明顯不好?

亞洲孩子取得優勢的地方是否是犧牲了心理健康作為代價的?

為什麽同樣是亞洲父母,用同樣的養育方式,孩子的結果卻會截然不同?

我也很期待她的研究,可是眼下能確定的是孩子壓力太大了,他們收獲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就算研究結果沒出,我們也必須要做出改變。

總得有一些有勇氣的人改變自己身邊小圈子的氛圍,再通過小圈子影響更大的圈子。現在停下來還來得及,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到一代人,只要越多的父母選擇合理的教養方式,整個社會圈子就會變得良性起來。

我很理解在這樣一個社會大環境下,父母要做到淡定是多麽難的事情。但不管怎樣,別再一直錯下去了!而在這之前,我們唯有做好我們自己,看到自身的問題,慢慢地,讓我們不再如此焦慮,讓孩子能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童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