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良情緒是肝病患者大敵!

《黃帝內經》記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提醒我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防止疾病的發生。中醫認為,肝主疏泄,主調暢情志,說明肝與情志方面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面肝病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另一方面,不良情緒反過來又會加重病情。那麼肝病患者常見的情志失調有哪些呢?

焦慮

很多肝病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焦慮情緒來源於幾個方面:一是攜帶者會焦慮,擔心將來會發展成肝炎,整日處於憂心忡忡的狀態中。二是慢性肝炎患者一旦開始抗病毒治療,就需要長期用藥,患者因擔心自己將來不能停葯而產生焦慮。對於攜帶者來說,可以通過規律的隨訪,監測病情變化來控制其發展,如果發現病情要及時治療,醫生會在合適的時機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從而讓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對於應用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的B肝患者,的確需要長期服藥,但不一定是終身用藥,而且這些藥物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肝病患者切忌自行停葯減葯。

恐懼

肝病患者為什麼會恐懼?肝病患者的恐懼感來源於對肝病本身的諸多誤解。肝病患者尤其是B肝患者常會認為患B肝後必然會發展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發展下去一定會是肝硬化,而肝硬化演變的結果就是肝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慢性B肝感染者其實只有一小部分會成為肝炎患者。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大概是7.18%,患者將近1億,但慢性肝炎患者卻只有2000多萬,所以並非感染了B肝病毒就一定會發展為肝炎,而肝炎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大家普遍認為慢性肝炎一旦轉為肝硬化便無法減輕病情,只會越來越重。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轉的,在長期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進行抗纖維化治療,病情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在慢性乙型肝炎傳染的問題上也有一個很大的誤區。B肝是一種血源傳染性疾病,只有大量的出血,密切的接觸,有血管的暴露,才有可能感染,一般的日常接觸基本不會感染B肝。即便感染了B肝,對於成人來說自愈幾率也很高,為 95%~97%,而且多數患者康復後會產生保護性的抗體。

易怒

肝病患者還常常表現為急躁易怒。中醫講肝為將軍之官,肝病患者容易出現肝陽上亢、肝火亢盛的癥狀,表現為急躁易怒。患者要加強自我調適和控制,另外,不妨進行一些飲食調理,如春天喝菊花茶能清除肝經鬱熱,夏季喝綠茶有助於解毒清火。必要時也可做一些心理治療和中藥調理。對於肝病患者的養生,最關鍵是要做到平衡。《黃帝內經》中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說,陰陽協調,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四時,飲食有節製不過飢過飽,保持平衡,生活起居有規律,就能健康長壽。此外,世界衛生組織1992年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心態平衡。四大基石高職門把心態平衡提出來,說明情志對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平和的心態,減少不良情緒的困擾,對肝病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