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歸入脾經的中藥列表一

(魚彭)魚鰓 味性:味鹹;性寒。 肺;脾經。清熱透疹;解毒。主小兒麻疹;麻疹後痢疾;瘡癤
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 味性:辛,溫。 入脾、腎經。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用於嘔吐,腹脹,腹痛,疝氣痛。
八仙草(豬殃殃、小鋸藤、鋸子草、小茜草、小飛揚藤、紅絲線、血見愁、細茜草、拉拉藤、小舒筋) 味性:苦辛,寒。 少陰;太陰經。清濕熱,散瘀,消腫,解毒。治淋濁,尿血,跌打損傷,腸癰,癤腫,中耳炎。
芭蕉根(芭蕉頭) 味性:味甘;性寒。 胃;脾;肝經。清熱解毒;止渴;利尿。主熱病;煩悶消渴;癰腫疔毒;丹毒;崩漏;淋濁;水腫;腳氣
霸王鞭(刺金剛、金剛纂、金剛杵、冷水金丹) 味性:苦澀。 心;脾經。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白背葉(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白膜葉、白鶴葉、白面戟、白面風、白桃葉) 味性:味苦;性平。 肝;脾經。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白背葉根(白膜根、白樸根、野桐根) 味性:味微苦;澀;性平。 脾;腎;膀胱經。清熱;祛濕;收澀;消瘀。主肝炎腸炎;淋濁;帶下;脫肛;子宮下垂;肝脾腫大;跌打扭傷
白扁豆(火鐮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羊眼豆、涼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小刀豆、樹豆、藤豆、眉豆) 味性:甘,微溫。 歸脾、胃經。健脾,化濕,消暑。主脾虛生濕,食少便溏,白帶過多,暑濕吐瀉,煩渴胸悶
白常山(玉葉金花、鵝兒花) 味性:寒;苦。 肝;脾經。解熱抗瘧。主瘧疾
白豆(飯豆、眉豆、白目豆、甘豆) 味性:甘鹹,平。 入脾、腎經。調中益氣,健脾益腎。
白豆蔻(多骨、殼蔻、白蔻、圓豆蔻、扣米、豆蔻) 味性:辛,溫。 入肺、脾經。行氣,暖胃,消食,寬中。治氣滯,食滯,胸悶,腹脹,噫氣,噎膈,吐逆,反胃,瘧疾。
白堊(白塗、白善土、白土子、畫粉、白墡、白善、白惡、白土) 味性:苦,溫。 脾;肺;腎經。溫中,澀腸,止血,斂瘡。治反胃,瀉痢,吐血,衄血,眼弦赤爛,臁瘡。
白礬(明礬、礬石、石涅、羽涅、羽澤、涅石、理石、白君、雪礬、雲母礬、生礬) 味性:酸澀,寒。 歸肺、脾、肝、大腸經。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白果葉(銀杏葉) 味性:苦;甘;澀;性平。 心;肺;脾經。活血養心,斂肺澀腸。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瀉痢疾;白帶
白花菜(羊角菜、屢析草、臭花菜、臭豆角、豬屎草、五梅草、白花仔草) 味性:辛甘,溫。 肝;脾經。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瘧疾,痢疾,白帶,痔瘡。
白花菜子(臭菜、臭花菜、羊角菜、臭花菜籽) 味性:苦、辛,溫。 心;脾經。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於風濕疼痛,腰痛,跌打損傷,痔瘡。
白花蛇目睛 味性:味甘;鹹;性平。 肝;脾經。疏風定驚。主小兒夜啼
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細葉柳子、珠仔草、定經草、小葉鍋巴草、南地珠、散草、竹葉草、奶沙爾、鐵沙爾) 味性:苦甘,寒。 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濕。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白花蛇頭(五步蛇) 味性:味甘;鹹;性溫。 肝;脾經。祛風;定驚。主小兒驚風;紫癜風;疥癬;麻風
白雞屎藤(臭皮藤、臭莖子、迎風子、飛龍接骨、青龍跌打) 味性:苦;寒。 脾;肝;膽經。治黃疸,痢疾,食積,痞塊,經閉。
白降丹(降丹、降葯、水火丹) 味性:辛;熱。 脾經。消癰;潰膿;蝕腐;殺蟲。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膿成不潰;腐肉難消;風癬疥癩
白膠香(楓香脂、楓脂、白膠、芸香、膠香) 味性:味辛苦,平。 入脾、肝二經。活血,涼血,解毒,止痛。治癰疽,瘡疥,癮疹,瘰癧,金瘡,齒痛,吐血,衄血。
白蘞子 味性:苦;寒。 肝;脾經。清熱;消癰。主溫瘧;熱毒癰腫
白粱米(白米) 味性:味甘;性微寒。 脾;胃經。和中,益氣,除熱。治胃虛嘔吐,煩渴。
白馬骨(六月雪、路邊金、滿天星、路邊雞、六月冷、曲節草、路邊荊、魚骨刺、光骨刺、過路黃荊、硬骨柴、天星木、涼粉草、細牙家、白點秤、雞骨頭草、雞腳骨、路邊薑、雞骨柴、千年勿大、白馬裡梢、野黃楊樹、永勿大、米篩花、凍米柴、月月有、朱米雪、白金條、坐山虎、千年樹、白花樹、鐵線樹、黃羊腦、五經風、雞骨頭柴) 味性:苦辛,涼。 肝;脾經。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治風濕腰腿痛,痢疾,水腫,目赤腫痛,喉痛,齒痛,婦女白帶,癰疽,瘰癧。
白牛膽(毛老虎、豬耳風、大力黃、白葉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風、土蒙花、大刀葯、白背風、白羊耳、華耳木、金邊草、上大黃、過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風、白頭翁、飛揚葯、觀音茶、羊仔耳、白面貓子骨、壯牛浪、八面風、蠟毛香、羊耳風) 味性:味辛;甘;微苦;性溫。 入肝、肺、脾、胃諸經。祛風散寒;行氣利濕;解毒消腫。主風寒感冒;咳嗽;風濕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瘡;濕疹;疥癬
白牛膝(小九佔牛、九股牛膝、長深根、太極草、狗奪子、藤牛膝、短瓣石竹、狗京蔓、土牛膝、抽筋草、扣仁盪、生煙葉、松筋藤) 味性:苦淡,涼。 肝;脾經。涼血,活血,利濕,消腫。治婦女經閉,倒經,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淋病,水腫,瘰癧,癰疽腫毒。
白屈菜根(小人血七) 味性:苦;澀;溫。 肝;脾;腎經。散瘀;止血;止痛;解蛇毒。主勞傷瘀血;脘痛;月經不調;痛經;蛇咬傷
白沙糖(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 味性:甘;平。 脾;肺經。潤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乾燥渴,中虛脘痛。
白芍(芍藥、金芍藥、白芍、白芍藥) 味性:苦酸,涼。 肝;脾經。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白首烏(山東何首烏、泰山何首烏、泰山白首烏、和尚烏、隔山消、白何烏、白何首烏、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腫三消、和平參、山花旗、張果老) 味性:味苦;薇苦;性平。 肝;腎;脾胃經。安神、補血。用於體虛失眠,健忘多夢,皮膚搔癢。
白朮(於術、冬術、浙術、種術、山薊、楊抱薊、術)、山芥、天薊、山薑、乞力伽、山精、山連、冬白朮、楊枹薊、術) 味性:苦甘,溫。 歸脾;胃經。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白蘇梗 味性:味辛;性溫。 入肺、脾二經。順氣消食;止痛;安胎。主食滯不化;脘腹脹痛;感冒;胎動不安
白蘇葉(荏葉) 味性:辛,溫。 歸肺;脾經。解表,散寒,理氣,消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食積,吐瀉,冷痢。
白蘇子(荏子、玉蘇子、玉竹子) 味性:辛;溫。 肺;脾;大腸經。下氣;消痰;潤肺;寬腸。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白頭翁花 味性:苦;微寒。 肝;脾經。清熱解毒;殺蟲。主主治瘧疾;頭瘡;白禿瘡
白鮮皮(白蘚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鮮草、北鮮皮、蘚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 味性:苦,寒。 入脾、胃經。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濕痹痛,黃疸。
白鷳(鵯雉、白鵯、白雉、越禽、銀雞、銀雉、白鵫、白翰、鵫雉、雗雉、白雗、文雗) 味性:味甘;性平。 脾;肺經。補氣;健脾;益肺。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後飽脹;大便溏泄;虛勞發熱;咳嗽
白線蛇(黃脊遊蛇、白脊蛇、黃脊蛇、白蛇) 味性:味甘;鹹;性溫。 脾;肝經。袪風濕。主治風濕關節疼痛,麻木不仁。
白鴨肉(鶩肉、騖肉) 味性:甘鹹,平。 肺;脾;腎經。補益氣陰;利水消腫。主虛勞骨蒸;咳嗽;水腫
白葯子(白葯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白葯、白葯根) 味性:苦,寒。 脾;肺;腎經。散瘀消腫,止痛。用於癰疽腫毒,腮腺炎,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白穎苔草 味性:味甘;苦;澀;性平。 三焦;脾;胃;腎經。清熱利尿通淋。主乳糜尿
白魚(鮊魚、鱎魚、白扁魚) 味性:甘,平。 脾;胃經。開胃消食;健脾行水。主食積不化;水腫
白芷(薛、芷、芳香、苻蘺、澤芬、白茝、香白芷、虈、晼、白茞) 味性:辛,溫。 歸肺;脾;胃經。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百蕊草(一棵松、鳳芽蒿、青龍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參、小草、白風草、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積藥草) 味性:辛;微苦;性寒。 脾;腎經。清熱解毒,解署。用於腸炎,肺膿瘍,扁桃體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結結核,急性膀胱炎。
半春蓮(半層蓮、野苞蘆、大葉黃龍纏樹、蜻蜓蘭、龍珠參、山豆芽、狼扇、虎頭蕉) 味性:涼;苦;辛。 心;脾經。清熱;消腫;解毒。主虛火牙痛;鵝口瘡;無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半楓荷根(楓荷桂、半邊楓荷、陰陽葉、三不怕、鐵巴掌、白背楓、半梧桐、番張麻、大葉半楓荷) 味性:味辛;甘;性微溫。 肝;脾經。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手足酸麻無力,跌打損傷。
半楓荷葉 味性:甘;淡;微溫。 肝;脾經。活血止血。主外傷出血
半夏(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地文、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蠍子草、地珠半夏、麻芋果、泛石子、地鷓鴣、地茨菇、老黃嘴、老和尚頭、野芋頭、老鴰頭、捉嘴豆子、地巴豆、無心菜根、天落星、老鴰眼、麻芋子、地雷公、老瓜蒜、狗芋頭、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害田) 味性:辛,溫。 入脾、胃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主咳喘痰多;嘔吐反胃;胸脘痞滿頭痛眩暈;夜臥不安;癭瘤痰核;癰疽腫毒
半圓蓋陰石蕨 味性:苦;澀;涼。 肺;肝;脾;腎經。祛風除濕;散瘀通絡。主風濕疼痛;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破傷風;跌打損傷;骨折;腎炎水腫
蚌殼草根(咳嗽草、大鐵掃把) 味性:微苦甘,涼。 肺;脾經。清熱化痰;除濕通絡;健脾消疳。主感冒發熱;肺熱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風濕痹痛;黃疸;痛經;小兒疳積;腹瀉;消化不良
苞薔薇根(猴局根、金柿根、大紅袍、毛挑剔) 味性:甘、苦、澀;溫。 脾;腎經。治疝氣,遺精,腳氣,下肢水腫,風濕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
報春花(橡隻瑪爾布) 味性:苦,寒。 肝;膽;脾;胃經。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止血。治小兒高熱抽風,急性胃腸炎,痢疾。
豹皮菇(豹皮香菇、白香菇) 味性:甘;平。 心;脾經。補氣血;益心肝。主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疲乏無力;失眠心悸
豹皮樟(揚子木薑子、剝皮楓、花殼柴) 味性:辛;苦;溫。 胃;脾經。溫中止痛;理氣行水。主胃脘脹痛;水腫
北鶴虱 味性:苦、辛,平。 歸脾、胃經。殺蟲消積。用於蛔蟲、蟯蟲、絛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
北魚黃草(鑽之靈、小瓠花) 味性:辛苦;寒。 脾;腎經。活血解毒。主勞傷疼痛;疔瘡
筆仔草(竹篙草、黃毛草、牆頭竹、貓仔草、牛尾草、金絲茅、筆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黃草、胡毛草、貓毛草、牛毛草、竹葉草) 味性:甘,涼。 入脾、腎、膀胱三經。清熱,利水。治熱病煩渴,泄瀉,黃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蝕,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間草藥》:俐小便,通淋閉,止消渴,除煩熱。"
蓽茇(蓽拔、鼠尾、蓽撥、蓽撥梨、阿梨訶吔、椹聖、蛤蔞、阿梨訶他) 味性:辛;熱。 入脾、胃經。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偏頭痛;外治牙痛。
蓽澄茄(澄茄、毗陵茄子、畢澄茄、畢茄) 味性:辛;溫。 入脾、腎經。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於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濕鬱滯,小便渾濁。
辟汗草(野苜蓿、品川萩、菔萩、鐵掃把、散血草、省頭草、野長生果、雞頭花草、雞虱子草、黃花草木犀、臭苜蓿、敗毒草、香馬料、真東剎裡、蛇退草) 味性:辛苦,涼。 肝;脾;胃經。清熱,解毒,化濕,殺蟲。治暑熱胸悶,瘧疾,痢疾,淋病,皮膚瘡瘍。
篦子舒筋草(牛肋巴、舒筋草、鳳尾草) 味性:微苦;平。 脾經。舒筋,活絡,散寒。治風濕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
扁豆(藊豆、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 味性:甘,平。 入脾、胃經。健脾和中,消暑化濕。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扁豆花(南豆花) 味性:甘,平。 脾;胃;大腸經。健脾和胃,消暑化濕。治痢疾,泄瀉,赤白帶下。
扁豆葉 味性:辛甘甜;平。 脾;胃;心經。消暑利濕,解毒消腫。主暑濕吐瀉,瘡癤腫毒,蛇蟲蛟傷
扁豆衣(扁豆皮) 味性:甘苦;溫。 脾;大腸經。健脾,化濕。治痢疾,腹瀉,腳氣浮腫。
扁軸木 味性:味微甘;性平。 腎;脾經。補益。主身體衰弱;勞傷乏力;虛熱;自汗;盜汗
變葉美登木(變葉裸實、刺仔木、咬眼刺) 味性:辛;苦;溫。 肝;脾經。化瘀消腫解毒。主腫瘤
藨草(野荸薺、光棍草、光棍子、野荸藹) 味性:甘、澀,平。 脾;胃;膀胱經。開胃。主治食積氣滯,呃逆飽脹。
鱉頭(鱉首) 味性:味甘;鹹;性平。 脾;大腸經。治久痢脫肛,產後子宮下垂,陰瘡。
冰糖 味性:甘;平。 脾;肺經。健脾和胃;潤肺止咳。主脾胃氣虛;肺燥咳嗽;或痰中帶血
菠菜子(刺蒺藜、刺薐菜子) 味性:微溫;微辛甜。 脾;肺經。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風火目赤腫痛;咳喘
駁骨草(小功勞、木賊、節節草、豆根草、接骨蕨、馬人蔘、筆塔草、筆頭草、塔草、毛筒草、博節草、土木賊、木賊草、鬥眼草、鎖陽草、全生草、蝦公腳、馬浮草) 味性:苦;涼;甘。 肺;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治感冒,腸炎,痢疾,風濕骨痛,跌打傷折。
布狗尾(兔狗尾、狐狸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土狗尾、長穗狸尾草、貓公樹) 味性:淡,涼。 脾;大腸經。止血,解熱,殺蟲。治吐血,尿血,絲蟲病,瘧疾。
布朗耳蕨(睬甲哈烏、貫眾、耳蕨貫眾) 味性:澀,寒。 肺;脾經。清熱解毒;止血;殺蟲。主流感;乙腦;痄腮;鼻衄;崩漏;蟯蟲病;頭瘡白禿
蠶豆(佛豆、胡豆、南豆、馬齒豆、豎豆、仙豆、寒豆、灣豆、羅泛豆、夏豆、秬豆、羅漢豆、川豆) 味性:甘,平。 入脾、胃經。健脾利水;解毒消腫。主膈食;水腫;瘡毒
蠶豆花 味性:甘,平。 肝;脾經。涼血,止血。治咳血,鼻衄,血痢,帶下,高血壓病。
蠶豆莖(蠶豆梗) 味性:味苦;性溫。 脾;大腸經。止血、止瀉。治各種內出血,水瀉,燙傷。
蠶豆葉 味性:味苦;微甘;性溫。 肺;心;脾經。止血;解毒。主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臁瘡
蠶繭(家蠶繭、蠶衣、繭黃、蠶繭殼、綿蠶) 味性:味甘;性溫。 脾經。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瘡,癰腫。
蠶沙(原蠶屎、晚蠶沙、蠶砂、原蠶沙、馬鳴肝、晚蠶矢、二蠶沙、蠶屎) 味性:味甘;辛;性溫。 肝;脾;胃經。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主風濕痹痛;肢體不遂;風疹瘙癢;吐瀉轉筋;閉經;崩漏
蠶蛹(繭蛹、小蜂兒) 味性:味甘;鹹;性平。 脾;胃經。殺蟲療疳;生津止渴。主肺癆;小兒疳積;發熱;蛔蟲病;消渴
穇子(龍瓜粟、鴨爪稗、鴨爪粟、龍爪稷、雞爪粟、雲南稗、雁爪稗、鴨距粟、龍爪粟、野粟) 味性:甘;溫。 入手足太陰、陽明經。補中益氣。主胃疾病
蒼白秤鉤風(穿牆風、穿牆風九層皮、土防已、蛇總管、追骨風) 味性:微苦;寒。 肝;脾;腎經。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風濕骨痛,尿路感染,毒蛇咬傷。
蒼耳(卷耳、葹、苓耳、地葵、枱耳、白鬍荽、常枱、爵耳、耳璫草、常思、常思菜、羊負來、隻刺、進賢菜、道人頭、喝起草、佛耳、縑絲草、野縑絲、野茄、豬耳、癡頭婆、虱麻頭、粘粘葵、白癡頭婆、胡葈、枲耳、常枲、刺兒顆、假矮瓜、白豬母絡、疔瘡草、野紫菜、野落蘇、狗耳朵草、蒼子棵、青棘子、菜耳) 味性:苦辛,寒。 歸肺;脾;肝經。祛風散熱,解毒殺蟲。治頭風,頭暈,濕痹拘攣,目赤、目翳,風癩,疔腫,熱毒瘡瘍,皮膚瘙癢。
蒼朮(赤朮、槍頭菜、馬薊、青術、仙術、山精) 味性:辛苦,溫。 入脾、胃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於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
藏鮡骨 味性:甘、鹹;平。 入脾、胃二經。健脾開胃;利水消腫。主消化不良;水腫
藏鮡肉 味性:味甘;淡;性平。 入脾、腎二經。健脾和胃;補虛調經。主脾虛食少;消化不良;月經不調
草豆蔻(草蔻、草蔻仁、假麻樹、偶子、豆蔻、漏蔻、草果、大草蔻、飛雷子、彎子、豆蔻子) 味性:辛,溫。 脾;胃經。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草果(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味性:辛、溫。 脾;胃經。燥濕溫中,除痰截瘧。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痛,痞滿嘔吐,瘧疾寒熱。
草石蠶(石蠶、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蠶、岩蠶、老鼠尾、土知母、牆蛇、石蚯蚓、飛線蜈蚣、上核樹、骨蛇葯、馬騮尾、筋碎補、白毛蛇、白毛骨碎補、石岩蠶、白花石蠶、毛石蠶、地蠶、甘露子、滴露、甘露兒、土蛹、寶塔菜、蝸兒菜、土蟲草、地牯牛草、地紐、土蚰、土人蔘、土蕊子、毛菜、風子草、螺絲菜) 味性:甘淡,涼。 歸肺;肝;脾經。治風熱感冒,虛勞咳嗽,小兒疳積。
草烏(烏頭、五毒根) 味性:辛、苦,熱。 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草烏頭(堇、芨、烏頭、烏喙、奚毒、雞毒、茛、千秋、毒公、果負、耿子、帝秋、獨白草、土附子、草烏、竹節烏頭、金鴉、斷腸草、即子、五毒根、耗子頭) 味性:辛,熱。 心;肝;脾經。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癧。
側子(即子、荝子、荝) 味性:辛,熱。 肝;心;脾經。祛風散寒,除濕。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腳氣,風疹。
茶油粑(枯餅、茶枯、茶麩、茶子餅、茶子麩、茶油麩) 味性:辛;苦;澀;平。 脾;胃;大腸經。燥濕解毒;殺蟲去積;消腫止痛。主濕疹痛癢;蟲積腹痛;跌打傷腫
檫樹(楓荷桂[廣東]、獨腳樟、天鵝楓、梓木[江西]、蔡木、半楓樟、楓荷桂、山檫、青檫、桐梓樹) 味性:辛;甘;溫。 肝;脾經。治風濕,腰肌勞損,扭挫傷筋,胃病。
柴桂(臭馬桂、三條筋、桂皮香、桂皮、肉桂) 味性:辛;甘;溫。 肝;脾經。溫通經脈;行氣止痛。主寒濕痹痛;脘腹疼痛;痛經;跌打損傷
豺皮 味性:味苦;性平。 肝;腎;脾經。消積;解毒;止痛;定驚。主疳痢;慝齒;腳氣;冷痹;小兒夜啼
豺皮樟(大灰木、百葉仔、白柴、香葉子、過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黃肉楠、白葉仔、硬釘樹、假面果、啫喳木) 味性:辛;溫。 肝;胃;脾;腎經。行氣活血止痛;祛風濕。主胃痛;腹痛;痢疾;腹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豺肉 味性:甘酸,溫。 肝;腎;脾;胃經。補虛消積;散瘀消腫。主虛勞體弱;食積;跌打瘀腫;痔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