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80天封閉“宅”生活,“綠航星際”碰撞黑科技

兩年前

2016年12月14日上午11時15分

隨著倒計時指向終點

兩名環控生保人員打開塵封了180天的艙門

志願者唐永康、羅傑、吳世雲、仝飛舟先後邁出試驗艙

標誌著“綠航星際”-4人180天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試驗

取得圓滿成功!

4名志願者走出艙外,結束了180天的“星際之旅”

“綠航星際”不僅僅是一次綠色的“星際”之旅,更是一次全新的構建,一場人與環境的艱難挑戰。

作為首次由我國主導、多國參與的“人與環境”大型國際試驗,“綠航星際”吸引了法國太空研究中心、德國宇航中心、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國內外15個研究機構的共同參與。

試驗過程中平台14個子系統運行可靠,5類25個品種植物茁壯生長,635台(套)參試設備穩定工作,2大學科21個參試項目有序實施,實現了2大學科1700余項數據的連續采集,獲取了大量詳實可靠的試/實驗數據和重要試/實驗場景的聲像資料。

其中,試驗氧氣自給率達到100%,水達到99%,食物達到70%,實現了封閉物質的生態循環,深化了我國對於第三代航天環控生保系統的認識,為我國未來實現密閉太空長期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未來地外星球基地生命保障技術的預先研究打開了新局面

“綠航星際”試驗研究框架

均衡營養是健康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次試驗中,食品營養團隊對標受控生態系統架構和負荷代謝需求,充分契合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食物資源采收特徵,不斷優化食物加工工藝,此外,在這次試驗中還有一項“黑科技”大展身手,先來看一看當時的報導——

在“太空180”試驗的項目中,科研人員將麵粉和水分別注入3D印表機,輕輕一按,月餅就開始製作了。

記者:列印月餅難在什麽地方?

仝飛舟:主要是調料、調水,還有調溫,必須要達到一個最佳調配比例才能夠成型。同常見的食物3D印表機不同,這款3D印表機可以通過溫度控制,在原材料出口就進行多次加熱,這是整個食物印表機的關鍵。列印的同時,麵粉的香氣已經散了出來。

隨後,科研人員將調好的蓮蓉餡兒放進月餅中間,再覆蓋上一層層的麵粉,最後,還要印出一個漂亮的圖案。十分鐘左右,一個月餅就製作完成了。

它究竟是怎麽列印出美食的呢?

3D食品列印是指利用3D列印技術將原料按照“逐層列印,堆疊成型”的原理來生產食品,具有方便、靈活、個性化等特點,該技術是食品加工業革命性的創新發展,對於傳統的食品加工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世界上第一台3D食品印表機是由西班牙創業公司NaturalMachines研製的,名為“Foodini”。內設5個所謂“墨盒”用來存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製成的食材,就如同普通的印表機裝有不同顏色的墨盒一樣,但是Foodini並不能讓烹飪過程完全實現自動化,也不能烹製食品。

不同於此前3D食品列印技術配方相對單一、圖案簡單或者需要進行後熟化處理等,在“綠航星際”試驗中用到的3D航天食品印表機可實現物料的精準微量進料混合、即時熟化、立體成型,便於利用全新食材,便捷地製作非傳統食品及個性化食品。可拓展食品原料來源,提高原料利用率,可能會成為未來我國深空探測主要“烹飪”設備。同時可用於精細化營養套餐設計,使食品消費由選擇轉向定製,因此被新聞記者稱為180試驗的“黑科技”。

目前,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與李錦記聯合成立了“3D航天食品列印技術及功能性調味品聯合實驗室”,進一步開展3D航天食品印表機的輕量化、智能化和失重環境下3D食品成型技術研究,推動3D航天食品印表機“天地互用”。

部分素材來源

/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