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雲:亂世裡的完美將軍

趙子龍,日本光榮無雙割草系列遊戲裡的“頂梁柱”,銀甲龍槍定江山,響當當的集容貌與武力於一身的男子,被劉皇叔青睞有加,大讚曰:“子龍渾身是膽也。”連曹操都眯著眼睛細瞅後讓弓箭手退下,想要吃下這白衣將軍。那麽,如此神神道道的人物,如何成為後世稱讚不已的名人物呢?

一、白馬少年義字先

趙雲少年時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他的第一次出場,便是跟著公孫瓚,作為其麾下帶領義從奔赴黃巾戰場,因公孫瓚好騎白馬,人送“白馬將軍”,所以這支義氣當先的隊伍就成了後世留名的“白馬義從。”

當時正直亂世,袁紹又為名門之後,聲望名氣一時無二,冀州大部分的武人都奔著袁本初而去,本著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天塌下來個高的頂,高手和濫竽充數的人都各懷心思的加入袁紹的隊列,而常山趙子龍卻選擇了公孫瓚。

冀州,即現在的河北省,而趙子龍放當今便是河北人,所以去選擇當時在幽州現如今北京的公孫瓚,是有舍近求遠的感覺。而當公孫瓚詢問其為何不攀附更有可能大富大貴的袁紹時,趙雲則回答:“天下大亂,不知明主,民有倒懸之危,慕君仁義,故來之,非遠紹而親君也。”

就是說我趙雲不是為了大富大貴來,也不是為了疏遠袁紹才刻意來投奔你,而是聽說你公孫瓚對民施行仁政,所以才來投奔你。

這話有一些琢磨的意味,一方面儒家思想是趙雲的本心,為民求平安,另一方面也是說,比起袁紹,你的仁政比較合我的胃口,所以這裡其實也為後來劉備和趙雲的惺惺相惜做了鋪墊,二人本質思想本就接近,所以後來一拍即合。

巧的是劉備此時正好也依附於公孫瓚,二人曾在公孫瓚與袁紹的對抗戰中相熟,彼此結下深厚友誼。好景不長,趙雲兄長的去世,讓趙雲不得不先請辭公孫瓚,後與劉備辭行。古代人的喪葬制度比較複雜,除卻下葬時的禮儀,子孫後代親戚朋友都各有規矩,而且古代不像現在交通這樣發達,很多人柳下送別便再無交集。

所以趙雲很清楚很有可能以後無法再見到像劉備這樣與自己的心意契合的人,但終究是以德行操守為先,回到老家服喪七年。後在鄴城與投奔了袁紹的劉備重逢,除卻欣喜之餘,趙雲更是感恩於劉備的知遇之恩,從此與蜀國綁下淵源。

二、龍戰於野其膽狂

趙雲隨著劉備四處奔波,在偷襲曹操無果後,駐扎屯兵於新野。這時的劉備不僅僅有了趙雲這樣的虎將,更是有了諸葛亮這樣絕世的謀士,一把火燒新野,直燒的博望坡曹操心有余悸,小勝一筆。

在趙雲的勸說下,劉備將夏侯蘭收歸己用,為博望坡之戰畫下句號。而隨後曹操攻破荊州,而劉備不敵,在逃亡路上又收留數萬流民與之同行,大大延緩了行軍速度,在曹軍幾次的突襲後,劉備被迫丟下妻兒,又和趙雲走散,心中篤定趙雲不會背叛自己。

趙雲此時追趕一波人馬遇到了糜夫人和阿鬥,在糜夫人跳井自盡後以護心鏡保護幼兒,慌不擇路深陷曹軍敵營,在曹操示意下,弓箭手並未多次攢射,趙雲在多次砍殺後奪取青釭劍,殺出一條血路,護送阿鬥平安回來,被劉備封為牙門將軍。

而這之後,孫尚香曾攜阿鬥出逃,在趙雲和張飛的共通努力下成功在長江前截回阿鬥,漢中爭奪戰中,更是和老將黃忠攜手,將曹操的陰謀識破,精銳打殺,獲封為“虎威將軍”。

三、英雄遲暮魂歸處

建興元年,無人能阻攔劉備怒火的代價,便是這位豪傑病逝,劉禪即位。街亭一役,因馬謖自視甚高,導致諸葛亮的計謀全盤皆輸,而趙雲的斷後工作仍然讓諸葛亮讚歎不已,所以趙雲也被稱作“常勝將軍”。

人力終有盡時,在趙雲心氣高而力不逮的最後一場戰役平手後,這位一身征戰,作為五虎將最後一名的少年將軍,壽終正寢。

猶記戲曲中,趙雲曾被人唱曰“只剩那趙子龍他老邁年高”,便唏噓不已,曾幾何時,趙雲甚至成了人們心中完美而獨特的存在,在遊戲中更是化身為龍貫穿敵陣的定心丸,終究是英雄遲暮令人長籲短歎,但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仍是如雷貫耳,至今余音繞梁。

作者:子淵,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