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涼山寶藏:沉睡千年的東漢搖錢樹在西昌醒來

文/李曉超 圖/涼山州博物館

1996年9月13日,當時的涼山州博物館館長、考古隊領隊劉弘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說西昌市馬道鎮楊家山一處開地建廠的施工人員,挖到一個疑似古墓的大洞,裡面有不少古代的東西。掛掉電話,劉弘的眉頭皺了起來。馬道鎮自古是靈關古道的重要節點,而楊家山又是漢代墓葬集中分布的地區,部分漢墓至今封土尚存。但目前所發現的漢墓“十墓九盜”,幾乎都是已經被搬空了的空穴。

“打電話的人竟然說這個墓有不少東西,那麽究竟是個什麽墓穴呢,又埋藏了一些什麽樣的古物呢?古物會不會已經被現場的人一搶而空了呢?”劉弘不敢大意,一邊思考,一邊召集考古隊,爭分奪秒趕往現場。

東漢銅搖錢樹

古墓下的古墓,搖錢樹震驚考古隊

作為當時的涼山州博物館館長、考古隊領隊,劉弘博古通今,發掘過無數古墓,有著豐富的發掘經驗和考古閱歷,但當他看到楊家山村民所說的大洞時,仍然被震驚了。

劉弘和考古人員抵達楊家山時發現,墓室北部被推土機推出了一個直徑約1米的洞,洞內什麽情況,誰都不清楚。墓內的“寶貝”,較大型的已全部被現場民工取出,幸運的是,一件也沒有丟失。最讓劉弘驚喜的是,“寶貝”中有一柱青銅搖錢樹,和他之前看到過的東漢晚期的搖錢樹有所區別,其工藝精湛,圖像新奇,稱得上是搖錢樹中的精品。劉弘和考古人員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大家心裡有數:這個墓室,有點名堂。大家立刻抓緊時間下洞勘察。

進入墓室,劉弘和考古人員看到的畫面是這樣的——墓壙為長方形,墓室緊貼墓壙壁而建,墓室是空心的,平面呈長方形,墓門向南。墓室底部平鋪一層花紋磚。墓室兩壁用長方形花紋磚錯縫砌成,至1米多高處用楔形磚對縫起券,築成券頂。墓門用排列不太整齊的花紋磚封砌。施於側面的墓磚紋飾,主要為菱形、直線和圓點構成的幾何形圖案。

工作人員清理陶器

劉弘根據“寶貝”在墓中留下的痕跡及民工的陳述,大致推斷被民工取出的東西主要放置於墓室後部,青銅搖錢樹則置於墓室西北角,搖錢樹的樹座已經化為灰燼,其余發掘出土的小型銅器如鏡、帶鉤、耳杯、箸和鐵劍等主要分布於墓室中部,車馬器則分布於墓門附近。

經過10天的搶救發掘,劉弘和考古隊員們的收獲不小,一共發現了5座漢代磚室墓,但其中四座已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

經過考古人員的推敲,證實馬道搖錢樹出土的墓室是迄今涼山地區發掘的眾多漢代磚室墓中,唯一一個保存比較完整、沒有被盜過的墓室。一共發掘出94件文物,其中搖錢樹屬於東漢中期,應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搖錢樹之一。

而這一座墓室的保存完整,也並不是機緣巧合,而是因為這座墓室的上方原本還有一座漢墓,很顯然,上面的漢墓早已被盜墓者“光顧”了。所幸的是,盜墓者沒有發現墓下有墓,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這一幕。

墓葬位置圖

通過仔細勘察,劉弘發現,上下兩個墓,都屬於東漢墓,一個中期一個晚期,兩個墓中間跨越了數十年。也會有人揣測,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麽關聯?就像盜墓題材電影裡演的,總有些神秘莫測的墓室,隱藏著深厚的寓意和不可思議的暗格,甚至還可能有無數殺氣重重的暗器。

其實,墓下有墓這種情況,在考古界並不算什麽新鮮事。“這是兩個時期的墓,中間並沒有大家猜測的這麽神秘,也沒有什麽關係。後期這個墓,也就是上面的這個墓室,肯定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葬的,否則不會在這裡選擇墓地。至於風水上有沒有什麽樣的說法,就不得而知了。”劉弘解釋說。

一個無心之舉,讓這座東漢中期的墓室,得以完整保存下來,最重要的是,這柱青銅搖錢樹的問世,進一步豐富了東漢搖錢樹的資料和研究,對古西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喪葬習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涼山歷史的研究和文物的保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究竟是誰人的墓,竟陪葬著如此精妙的一株搖錢樹呢?

楊家山1號墓出土銅案

沉睡千年,馬道東漢搖錢樹醒來

開棺,是發掘過程中最令人期待也最需小心翼翼的一項工作。劉弘提到,自己從事考古工作幾十年,從未遇到過傳說中的這類靈異事件,但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危險。例如,古墓封閉千百年,突然打開,裡面的空氣中難免含有有害物質。一千多年後,古墓被人們發掘,文物且尚有實物可以考證,然而那墓主是誰,卻無從落實。即使是資深考古人員,也只能旁推側引,推斷出墓主的大致身份。馬道搖錢樹的墓室裡,出土了鐵劍,於是考古人員推斷墓葬者應該是一名官吏,因為在當時,只有官吏才能佩劍;還出土了車馬器的明器,說明這個官吏日常生活中出門就要坐車,一般老百姓可能用不起這種東西;另外,從陪葬搖錢樹可以看出,這個官吏的經濟還算富裕,否則也買不起這麽精致的搖錢樹來陪葬。

諸如此類的推敲,從發現這個墓穴就開始了。憑借馬道搖錢樹的相關特質,考古人員推斷出這是一座東漢中期,官職中等偏下的官吏的墓葬。

歷史上為什麽會出現搖錢樹?這其中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是用於死者生前家庭範圍內的祭祀;也有說是早期道教法器;還有一種說法是專門的陪葬用器物,引導死者靈魂進入死後仙界,起到了引魂升天的作用。

劉弘則認為,搖錢樹的產生可能與西南地區先民的原始樹崇拜有關,而銅樹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

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第一個全盛時期,經濟繁榮,商業發達,人們對金錢追求的願望也十分強烈,搖錢樹這種專用於殉葬的明器,便是當時人們這種意識的反映。人們將搖錢樹埋在墓葬中,希望死者在另一個世界裡也能有用之不盡的金錢,永遠過著富裕的日子。

搖錢樹樹冠拓片

搖錢樹俗稱富壽樹,道家稱神樹,是出土於東漢墓葬中的一種器物,形狀像樹,其樹冠、樹乾、樹枝分別用青銅鑄造,樹枝上掛滿方孔圓錢,所以人們給了它一個形象的名稱——搖錢樹,而它的原名叫“柱銖”。馬道出土的這柱搖錢樹,整柱組合起來通高127厘米、幅寬46厘米,為分部件鑄造再組合而成的,每個部件皆採用合范鑄造法,整柱搖錢樹的圖像由鏤空與陽線兩種手法結合而成,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內容豐富。

合范鑄造法這種工藝在漢代非常盛行,先用泥土塑出要鑄的器物實樣,表面雕刻出紋飾,即俗稱的模子,模子乾後在其上用泥反覆地按壓成外范。把模子刮去一層,即成內范,內外范之間的距離就是所要鑄器物的厚度。最後從澆灌孔注入青銅溶液,溶液冷卻,即可打碎內外范取出銅器。

搖錢樹上的每個部件,線條都十分細膩,需要鑄造者用竹簽一類的工具在泥范上一氣呵成刻繪,足以體現出當時匠人們謹慎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藝。

而這些早已消失的工藝,借助當時生活中的器具,保留了歷史的畫面,讓數千年後的我們,可以重溫中國史上這些無法想象又無法超越的高超技藝。

全國出土的一百餘柱搖錢樹,雖造型異曲同工,但圖案都有著明顯區別。考古人員由此推斷出,搖錢樹,在漢代並非批量生產的器物,而是量身定做,針對墓主人的意願鑄造而成。

搖錢樹雖然是當時人們為死者準備的明器,卻也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再經過兩千多年的歲月流傳至今,更成為文物中的奇珍。

搖錢樹樹乾拓片

包羅萬象,一柱樹盡顯藝術精華

馬道搖錢樹最為特別的地方,是這柱搖錢樹整體呈“S”形,上面開著的花像桃花,樹葉像桃葉,但是它的花心卻是錢,結的果子也是錢。這種造型,在以前的任何一柱搖錢樹上都沒有發現過。搖錢樹的下一層柱子整個是一條龍,龍的身上也掛著錢,這也是比較少見的。

而據考古人員介紹,馬道搖錢樹樹冠上的鳳鳥錢樹圖,以前從未在其他搖錢樹上發現過。

對於搖錢樹的介紹,劉弘的描述生動逼真,他曾用文字還原了搖錢樹的特點和來歷:搖錢樹頂站著一隻鳳凰,高冠細頸,曲頸昂頭,翎尾高翹,展翅欲飛。鳳鳥前面有羽人導引。另一樹冠背景為一柱結滿錢幣的大樹,樹下兩人,左邊一人體態肥胖,右手撐頭酣睡。右邊一人,雙袖高挽,左手持一長劍,面向臥者。這個圖案表現的是東漢班超襲擊匈奴使者的歷史故事。班超出使西域因功而封侯,在當時必為人們熟知並受人仰慕,所以將班超的故事鑄造在搖錢樹上也是情理中事。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來的。

搖錢樹樹冠拓片

使用歷史故事裝飾墓室是漢代的一種風尚,如在各地漢墓中發現的歷史故事圖案就有“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荊軻刺秦王”等。

樹幹部分最為精辟的是其上兔首赤身的羽人,羽人雙乳隆起,周身羽毛飄拂,背生高聳雙翼,左手持三纓旌節,左足踏一鴟鴞,把人們想象中的神仙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樹枝上的二人狩獵,兩個獵人正在追趕一頭野豬,一人張弓欲射,另一人雙手高舉大聲吆喝,野豬驚怕回首。樹乾構圖有內容有情節,反映了漢代時人們把狩獵當作一種重要的娛樂項目。

樹枝上還出現了仙人靈獸圖,仙人身穿圓領寬袖長袍,手持旌節,仙人旁邊有一隻展翅朱雀和一匹頭生彎角的天馬。天馬乃神獸,朱雀是神鳥,都是仙界的神物,這是當時老百姓心目中對仙界的想象。

插飾是插在樹枝上的飾件,馬道搖錢樹上的插飾分為兩種,一種插飾整體為一男舞者,舞者體胖肥碩,雙手前後伸開,手指上翹,兩腿張開作奔跳狀,舞姿滑稽可笑。類似於四川的東漢墓中常出土的一類說唱俑,是中國古代表演滑稽戲的俳優造型,用寫實的手法反映出東漢時期塑造藝術的高度成就。

一柱陪葬搖錢樹,包羅了漢代的神話、宗教、歷史、娛樂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映射出經濟鼎盛的東漢時期人們的精神追求,它已經不只是一件文物,更是一件世間少有的藝術品。

楊家山1號墓出土陶塘

東漢鑄幣,力證古代邛都興盛

說到搖錢樹,又怎能不說說錢呢?除了掛在搖錢樹枝上的銅錢,同時出土的還有兩件五銖錢疊鑄鑄件。疊鑄技術在戰國已經出現,秦漢時期應用日廣,已應用到鑄錢上,河南南陽就出土過新莽時期的疊鑄錢范。

兩漢時期,中國的冶煉技術也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西昌礦藏富足,銅的儲藏量也很豐富。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邛都,西南出銅。”書上所說的“邛都”就是現在的西昌。

至今,在西昌馬道鎮南10余公里的黃聯關鎮東坪村有一處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的新莽至東漢初的冶銅鑄幣遺址,出土過新莽貨泉與東漢初期五銖錢范。

其實,從大背景來看,漢代的四川,經濟發達,冶銅、鑄造的工藝高超,包括錢幣的鑄造。而搖錢樹從技術上來講,它就是錢幣鑄造的一種產物,這也印證了搖錢樹為什麽會在東漢時期興盛起來,又為什麽大多出自四川了。而搖錢樹出現在西昌,並不是偶然。馬道鎮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來往的商賈官員頗多,也就帶來了這個風俗。

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來說,搖錢樹陪葬已經成為歷史,然而這個風俗並沒有就此消失,它被各個年代的人賦予了新的包裝,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年畫中金光燦燦的搖錢樹,店鋪櫃台上求財的小擺件,就連客廳裡的綠色植物,也有了搖錢樹的名號。

如今的搖錢樹,少了諸多神話色彩,更多的只是人們生活中討個好“彩頭”的擺設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