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高粱“雙反”立案調查對國內玉米有何影響?

  4月17日就在我們把目光仍聚集在臨儲玉米拍賣之際,一則有關針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重磅消息襲來,引起市場廣泛熱議,從2月4日我國對美國高粱“雙反”立案調查以來,市場對其關注度極高,目前終於公布初裁結果,該消息的發布對正處於“拍賣季”的國內玉米市場而言,理論上形成利好。

  初步裁定美國高粱反傾銷始末

  據了解,2013年之前中國高粱進口每年僅幾萬噸,實施玉米臨儲政策後,玉米托市收購價不斷提高,飼料企業為降低成本轉而以高粱替代玉米,於是這幾年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玉米替代品進口急劇增加。自2014年起中國高粱進口大幅攀升,並在2015年時達到1070萬噸,當年中國高粱進口量突破一兆噸,進口金額高達29.7億美元。也正是從2014年起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高粱進口國,進口量和進口額均佔全球的70%以上,進口的大部分是飼用高粱,流向飼料企業,同年美國超越澳大利亞成為中國高粱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美國高粱的最大的出口國,2017年中國高粱需求量890萬噸,其中506萬噸來自進口,進口依存度約為57%,其中進口量的94%來自美國,貿易額約為9.57億元。在此背景下,中國從2018年2月4日起開始對美國高粱“雙反”立案調查,時隔兩個多月,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高粱對中國市場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高,嚴重衝擊國內高粱市場。4月17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美國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高粱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裁定的保證金比率178.6%,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0079000項下,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征,計算公式為:保證金金額=(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保證金徵收比率)×(1+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國內玉米價格理論上獲得支撐

  自上述公告發布後,國內農產品市場率先作出反映的是豆粕,其中連盤豆粕期貨價格大漲100元/噸,而作為其替代品的玉米,又將受到何種影響引發市場熱議。我們認為自4月12-13日臨儲玉米拍賣正式開啟後,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已然全面進入“臨儲玉米拍賣時代”,就在我們為未來在整體供應環境相對寬鬆的背景下,國內玉米價格易跌難漲之際,中國商務部終於公布對美國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結果,這給“拍賣”陰雲籠罩的國內玉米市場帶來“一線光明”,至少從理論上來講,將會刺激內銷玉米消費需求。一方面對美國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後,一定程度上抑製了進口美國高粱的可能性,加之目前南北港口糧商正處於理論盈虧平衡點附近,南方飼料企業玉米庫存也僅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後期飼料企業對原料的採購目光將更多放在內銷玉米上來,另一方面美國進口高粱被限制,無疑將進一步加快國內玉米去庫存的速度,從而推漲玉米價格,提升玉米種植積極性。

  玉米市場更多影響還看“拍賣”

  儘管中國對美國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對玉米市場而言是一利好消息,但從目前臨儲玉米拍賣形勢來看,仍難改變後期“拍賣”背景下其價格整體運行軌跡。因為繼本周(4月19-20日)即將拍賣700萬噸臨儲玉米後,最新拍賣公告提前一周發布,即4月26-27日國家將繼續投放700萬噸臨儲玉米,此外,2013年分貸分還玉米拍賣可能在下周終結。從首拍至今,已經有累計近2000萬噸的臨儲玉米投放市場,倘若本周和下周的拍賣糧均延續首周的火爆成交局面,那麽接下來也就意味著將要有更多數量玉米面臨出庫,屆時玉米市場供給壓力日益加重,其價格下跌風險可以預見。據了解,目前東北地區臨儲玉米出庫工作較為順利,如果後期不出現“出庫難”問題,相信很快華北地區就會有“拍賣糧”大量到貨,屆時華北玉米價格或再次面臨回調壓力。

  綜上所述,不可否認從理論上來說此次事件也有利於國內玉米價格底部的形成,尤其是東北地區。不過,我們對後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實質影響並不大,畢竟面對龐大庫存壓力,國家“瀉庫”意願強烈,從目前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未來國家對“拍賣糧”的投放力度與節奏,成交價格高低對其價格走勢影響更為關鍵。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