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未來五年中國將研製空間引力波探測衛星、愛因斯坦探針

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白皮書指出,中國航天圍繞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陽系與人類的關係等科學主題,論證實施空間科學計劃,開展空間科學探索和空間環境下的科學實驗,深化基礎理論研究,孵化重大空間科學研究成果。

空間天文。“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獲取了宇宙射線電子、質子和氦核能譜精細結構。成功發射“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實現宇宙磁場測量和黑洞雙星爆發過程全景觀測。成功發射“羲和號”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獲得多幅Hɑ波段不同波長點的太陽光譜圖像。

月球與行星科學。依托月球探測工程,開展月球地質和月表淺層結構綜合探測,在月球岩漿活動定年、礦物學特徵和化學元素分析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依托行星探測工程,開展火星地表結構、土壤和岩石物質成分分析,深化火星地質演化認知。

空間地球科學。“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獲取了全球地磁場和電離層原位數據,構建了全球地磁場參考模型。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獲取了全球高精度二氧化碳分布圖,衛星數據向全球免費共享。

空間基礎物理。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開展千公里級星地量子糾纏分發和隱形傳態實驗、引力誘導量子糾纏退相乾實驗,完成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里量子密鑰分發。成功發射“太極一號”和“天琴一號”空間引力波探測試驗衛星。

未來五年,中國將圍繞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科學主題,研製空間引力波探測衛星、愛因斯坦探針、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高精度地磁場測量衛星等,持續開展空間天文、日球物理、月球與行星科學、空間地球科學、空間基礎物理等領域的前瞻探索和基礎研究,催生更多原創性科學成果。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李如意

編輯 胡德成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