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癌放療是柄「雙刃劍」!當心「救了肺、傷了心」

肺癌是全球頭號癌症殺手。但隨著肺癌篩查、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發展,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顯提升。

目前,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2年以上。但這些患者中,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新的威脅--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發作和心力衰竭。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將近一半的肺癌患者需要經歷放射治療。

▲ 放射療法

大家都知道,放療在肺癌治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通過使用高能射線(如x射線)或粒子殺死癌細胞。

◆放療可用於手術前(通常伴隨化療),以縮小肺部腫瘤,便於手術。

◆放療可用於手術後(單獨或配合化療),以清除手術可能沒有切乾淨的小病灶。

◆放療可用於治療癌症擴散的單一區域,如顱腦或腎上腺腫瘤。(這可能與治療主要肺部腫瘤的手術同時進行)

◆當肺部腫瘤因大小或位置無法切除,因患者身體情況不適合手術,或者患者個人不願手術時,放療也可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有時伴隨化療)。

◆放療也可用於緩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癥狀,如疼痛、出血、吞咽困難、咳嗽或由於擴散到其他器官(如大腦)而引起的問題。例如,近距離放療通常用於幫助緩解癌症引起的大氣道阻塞。

然而,由哈佛醫學院附屬布列根和婦女醫院以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領導的一項最新回顧性研究表明: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療後,心臟所受到的平均異塵餘生劑量會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

在沒有冠心病病史的肺癌患者中,治療後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比例,甚至超過了那些高危人群。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

▲ 相關研究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布列根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胸部放射腫瘤學家Raymond Mak博士和哈佛醫學院放射腫瘤學住院醫師項目的Katelyn Atkins博士團隊分析了748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數據。他們發現,治療後,共有77名患者(10.3%)經歷了嚴重的心臟不良事件,包括心臟病發作和心力衰竭。研究小組發現,隨著心臟異塵餘生暴露的增加,發生心臟事件的風險也在增加,尤其是在接受放射治療前沒有冠心病的患者中。

「這個數據令人震驚!這些心臟事件發生得比之前預期的更早、更頻繁。由於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延長了生存期,經歷這種心臟毒性的風險也相應增加。我們有必要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並與心臟專家合作幫助這些患者。」

事實上, 2017年曼徹斯特大學癌症科學部和克里斯蒂NHS基金會的科學家們就已發現:異塵餘生可能會給心臟帶來額外的負擔,即使是少量的異塵餘生也可能產生影響。他們已經確定心臟頂部是一個劑量敏感區域,過多的異塵餘生劑量會導致病人存活率下降。

在心臟這一區域接受高劑量放療的患者,發生早死的風險比接受低劑量放療的患者高20%。肺癌往往比其他癌症更接近心臟。這意味著,一些異塵餘生將不可避免地傷及心臟,產生不利影響。

Raymond Mak博士建議,應該更嚴格地避免心臟區域的高放療劑量,並考慮比目前美國國家指南建議值低得多的心臟放療劑量限制(10Gy:20Gy)。目前,他們正與心臟專家合作,探索早期乾預措施,儘可能將心臟異塵餘生劑量最小化,以減輕放療對心臟的損傷。

原文鏈接:https://www.haoeyou.com/druginfo/2019063090.html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