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境外機構連續18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多因素吸引增持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日前發布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2018年8月末,境外機構在該公司的債券託管量達14120.84億元,在繼續刷新歷史紀錄的同時,環比上月末增加580.07億元,為連續第18個月增加,增加額與上個月相當。分析人士稱,隨著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外資流入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連續18個月增持

  8月份,中債登託管的債券總額共增加了10298.24億元,較7月份多增逾2800億元。

  這主要緣於當月政府債券淨供給進一步增多。中債登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政府債券託管量為300683.78億元,較7月末增加8651.34億元,這當中又有超過八成的增量來自於地方債。8月份,地方債託管量增加7120.3億元至165742.38億元。

  反映到投資者債券託管量數據上,8月份,商業銀行託管量增加7974.10億元,仍為絕對增持大戶。當月全國性商業銀行託管量增加5910.12億元,城商行增加915.48億元,農商行增加1172.98億元。一直以來,商業銀行都是地方債的最大買家,地方債供給十分依賴商業銀行消化。8月份地方債高額供給,大部分體現在了商業銀行債券託管量的增加額當中。

  其他機構方面,8月份,非法人產品(各類資管產品戶)債券託管量增加715.72億元,增量僅次於商業銀行。7月份,該類投資者曾減持債券超過100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境外機構,其託管量增加580.07億元。8月份,券商債券託管量增加152.78億元,增持力度有所加大。保險機構託管量增加10.30億元,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平淡表現。

  2017年以來,境外投資者在債券市場大肆買買買的“豪氣”讓人刮目相看。統計顯示,自2017年3月以來,境外機構在中債登的債券託管量已連續18個月增加。進一步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境外機構託管量已增加4379.39億元,這一持倉增加額不僅超過了2017年全年數字,也超過了同期的保險、券商、資管產品等等,在全部機構投資者中,僅次於全國性商業銀行,是今年以來的第二大增持機構。2017年末,境外機構的託管量為9741.45億元,全年增加1952.96億元。

  需指出的是,上述統計均以中債登統計數據為基礎,統計範圍為在中債登託管的相關債券,不含在上海清算所託管的債券以及直接在中證登託管的公司債等。之前數據顯示,境外機構託管在上清所的債券總額也在持續增長。

  多因素吸引外資增持

  一般情況下,境外機構配置中國債券需要看票息收益和人民幣匯率升貶值預期。如果人民幣債券票息收益升高,加上人民幣匯率有升值預期,類似於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階段,那麽境外機構會很明顯地增持中國債券。

  然而,今年7月份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後,加之人民幣匯率在6、7月份出現了較快貶值,無論是票息收益還是匯率層面,人民幣債券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都會有所下降,按理說機構就會降低對境內債券的配置。但是,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規模還在持續增加,7、8月份單月增持規模仍不算低。

  中金公司(港股03908)研報認為,這背後可能有幾方面因素支撐:一是儘管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定波動,但實際上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的波動幅度遠高於人民幣,導致人民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從EPFR統計的資金流向來看,近期新興市場債市資金明顯在流出,而中國還在流入,顯示了中國匯率相對穩定的重要性。二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央行在遠期匯率市場的乾預某種程度上導致人民幣遠期的掉期點由正轉負,這意味著境外機構可以鎖定更低的人民幣融資成本,投資境內短期債券依然有利可圖。三是有些境外機構認為人民幣利率還會繼續下降,因此即使票息收益下降了,但未來仍會獲得不錯的資本利得,這也驅動一些境外投資者在增加境內債券的配置。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中國債券市場不斷對外開放,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機構報告指出,為了吸引境外機構增加對中國債券的配置,中國也做了很多改革,包括放開境外評級機構參與到國內債券評級業務、減免稅收、債券通實施DVP等,未來可能進一步放開機構參與國內利率衍生品。這些配套政策也增強了中國債市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近日,政府明確對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期限暫定3年。機構認為,在免稅政策的驅動下,加上人民幣匯率比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更穩定,境外機構仍然有動力繼續增加人民幣債券配置。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