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經的地下宗教,被官方辣手打壓,後來成為全球第一大教

基督教是全球三大主流宗教之首,在人類文明發展史,尤其是在歐洲文明圈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督教統治歐洲文明圈長達兩千多年,也因此,在大航海及工業革命時期,隨著歐系文明擴張,影響全球。

不過,基督教在歐洲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成立初期的幾百年間,基督教被羅馬帝國打壓,教會一直在地下活動。直到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一改之前的反對態度,扶持基督教,並確立基督教為國教,最終基督教成為歐洲文明圈的精神引領者。

不過基督教雖然得到了羅馬的扶持,但並不能高枕無憂。畢竟,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深度綁定後,會受到反羅馬勢力的仇視。

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是羅馬帝國的晚期,此時,羅馬帝國受到蠻族的入侵,並在一百多年的對抗中隕落。

一般來說,羅馬滅亡,基督教是羅馬的國教,應該會被新興的蠻族勢力打落谷底。但基督教卻沒有隨著羅馬的隕落而衰敗,反而討得蠻族新政權的喜愛。

當然,這也並非不能理解。羅馬的文明程度遠高於蠻族,蠻族雖然在政治上摧毀了羅馬,但其落後的文明體系,只有繼承羅馬的遺產,才能確保對羅馬帝國舊日領土的有效管理。基督教是羅馬的國教,對民眾的影響力非常大,並且有凝聚人心的功能,因此,蠻族將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政治進行剝離,將基督教收為己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基督教躲過了與羅馬陪葬的命運,獲得新生。只不過,按照一般情況來說,基督教雖然沒有隕落,但其影響範圍會減小。畢竟,羅馬衰落,基督教沒有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去支撐其在全歐洲範圍的影響。

甚至,基督教還有衰減之憂。

首先,在羅馬時代,歐洲的文明開化地區基本上是在歐洲南部,尤其是環地中海地區。而在中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斷加強,曾經的邊緣板塊以及化外之地,被逐漸開發。這些地區,受基督教的影響並不深,因此,也不一定會投入基督教的懷抱。

其次,歐洲的地緣板塊四分五裂,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核心板塊壓製四方。這樣的情形下,歐洲,特別是那些中世紀開辟出來的新文明板塊,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而這種獨立性在文化方面的表現是,該地緣板塊,形成了具有明顯獨立特徵的民族、語言與文化。而在政治層面又有獨立的政治勢力。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太願意接受基督教這個外來者。甚至,在自身獨立文明發展壯大後,還會侵蝕原羅馬基督教的牧區。

最後,歐洲地緣板塊支離破碎,導致歐洲的政治長期分裂,沒有一個強大的核心板塊,將四周的板塊壓製進而統一。因此,在長待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歐洲各國衝突不斷。這種政治上的分裂和衝突,影響著基督教的傳播——基督教被一方政治勢力認可,該政治勢力的敵對方自然會排斥基督教。

不過,讓人稱奇的是,基督教卻沒有讓這種不利情況出現——原羅馬核心區、邊緣板塊以及中世紀後開發的新區等都被基督教吸納,成為上帝的孩子。

基督教是如何做到的?雲石君認為有四點因素。

第一點,基督教的先發優勢。基督教在羅馬滅亡時已創立數百年,成為羅馬的國教也有一百多年。這麽長的時間,讓基督教發展得較為成熟,非常適合當時歐洲的環境。後來,羅馬帝國滅亡,中世紀時期的歐洲,多地出現文明倒退。這樣的背景下,很難創立出一個高質量的宗教體系。因此,基督教能憑借前期打下的基礎,獲得歐洲各板塊的認同。

第二點,歐洲內部交流與整合的需要。歐洲的地緣板塊雖然較為分裂,並形成多個國家,但是,其地緣的撕裂程度並不強烈。再加上歐洲各地的氣候環境較為適宜進行農耕,且歐洲大陸的板塊形狀比較緊密,這就決定了,歐洲在政治上雖然無法統一,但在經濟層面卻有一定的交流空間。

由於歐洲各板塊地緣實力有限,政治上採用封建制,王國之下有公國、侯國等。這種政治上的肢解,代表著經濟結構的不完善,無法在政治版圖內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內循環。

歐洲各國為了維持經濟增長,增強實力,商品交換的意願是非常強烈的。各國的經濟交流,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所以,各國的政治攻伐要為經濟交流創造有利的條件。換言之,就是要打破阻礙商業交流的各種藩籬。

當然,政治的藩籬無法打破,而地緣阻斷又讓語言、民族的隔閡難以消除。這時候,宗教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基督教成為各板塊間聯繫的紐帶,為商業交流在人文層面提供條件。

第三點,政治調和的作用。歐洲地緣板塊分裂,使得歐洲的政治也是四分五裂,而這種分裂造成歐洲內部頻繁的衝突。在加上歐洲各板塊的實力相差無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將歐洲文明圈的政治進行長期的整合。

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判和妥協是衝突爆發的另一種姿態。而政治妥協的需求,讓歐洲文明圈需要一個紐帶,而這個紐帶必須具有中立、多方認可、無政治化的種種條件。通過這個紐帶的穿針引線和居中裁決,才能讓戰爭的盡早結束,避免歐洲被內部戰爭消耗所拖垮。

這種情況下,基督教就有了施展的空間——用自身的影響力阻止歐洲內部的衝突,調節各方矛盾,維持公平。

第四點,凝聚人心聯合抗敵。在中世紀,歐洲農耕區要面臨有較強遊牧基因的東歐草原蠻族和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威脅。而遊牧武裝是古代農耕民族的天敵,再加上歐洲分裂的地緣結構和政治格局讓歐洲無法集中內部的資源和力量應對外敵。

歐洲如何應付外來敵人的攻擊呢?答案是,利用基督教的紐帶作用。在基督教精神的引領下,齊心協力共同對抗外來文明勢力的攻擊。

以上基督教扮演的種種角色,讓其在羅馬滅亡後得以鳳凰涅槃,迅速成長、壯大,發展為整個歐洲文明圈共同尊奉的主體宗教。

不過,基督教雖然一統歐洲,但其內部也存在裂痕。隨著羅馬滅亡,基督教內部的矛盾越發嚴重,最終導致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分裂——形成以羅馬教皇為首的天主教,與以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為名義領袖的東正教。

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基督教一分為二?這背後有什麽地緣政治方面的因素?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繼續為您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03——基督教之第8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