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陽台帖》前世傳奇:李白、杜甫與高適的官場沉浮

1

天寶三年(744年),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在東都洛陽初次相遇,留給後世無限遐想。

聞一多將其比喻為日月相會,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唯有孔子見老子可與之媲美:

“譬如說,青天裡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麽,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詩中的兩曜,劈面走來了,我們看去,不比那天空的異端一樣神氣,一樣的有重大的意義嗎?”

當時,李白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兩年前,他接到玄宗詔書,還曾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心懷“願一佐明主,功成還舊林”的抱負,進京供奉翰林。

可來到長安,李白才知自己不過是專供帝王娛樂的文學侍臣,偶爾寫幾首《清平調》,用“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樣的詩句來滿足玄宗的虛榮心,與自己所追求的帝師卿相大相徑庭。

他壯志難酬,狂放不羈,耍起大牌,要宦官高力士為其脫靴,得罪朝中權貴,只好再次仗劍遠遊。

杜甫比李白小11歲,那時的他不過是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出身書香門第,熱衷於科舉考試,一心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然而,杜甫同學考砸了,儘管已在翰墨場嶄露頭角,仍是一介布衣,只好四處旅遊,排解憂悶。

年輕的杜甫“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和後來那個憂鬱的老杜截然相反,自然和李白意氣相投。

李、杜相逢,一見如故,相約同去梁宋之地遊玩,攜來詩酒相伴,求仙訪道,寄情山水,“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2

世人多記得李杜初遇,卻忘了他們此次旅行,還有一個“驢友”,那便是高適。

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高適怎能沒有姓名?

高適,出生於敗落的官宦世家,和李、杜一樣,他一向志在官場。20歲時進京,寫下:“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高適豪言,哥要當官,就該名列公卿。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長安,沒人看得上這個熱血青年。他在科舉之路上也屢次碰壁,考一次掛一次,考到懷疑人生。

高適一怒之下去了燕趙,投身邊疆建設,還跟胡人打過仗,後來寫下“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相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等邊塞詩名句,成為大唐最負盛名的邊塞詩人之一。

尤其是《別董大》中那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更是送別詩中的千古名句。名不見經傳的董大和汪倫一樣,都靠著朋友寫給他們的詩怒刷存在感,至今活躍在中小學課本裡。

李、杜結伴旅遊時,高適已經返回中原,旅居宋地數年,躬耕於野,讀書不輟,算是半個“河南人”。

由高適做東,三位大詩人不期而遇,開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三人行,成就唐朝文化史上一件盛事。

天寶三年秋天,李、杜、高暢遊梁宋之地,“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

他們開派對,逛夜總會,在孟諸野澤狩獵,在吹台、梁園賦詩,品味陳年佳釀,笑談天下大勢,何等快意瀟灑。

3

據傳,三人一路來到王屋山。

這座曾出現在愚公移山故事中的名山,在唐代時道教興盛。道士司馬承禎曾受唐玄宗召見,奉詔在山上陽台觀修行,他與李白曾有交情。

李白想起他的這位道士朋友,當即帶著杜甫和高適前往拜訪。

到陽台觀一問,才知司馬承禎早在幾年前駕鶴西去。

李白得知與友人已天人永隔,悵然若失,請道童取來司馬承禎所作山水畫觀賞,只見畫中山澗丘壑,高聳峻拔,極為壯觀。

李白一看這畫,心潮澎湃,拿出紙筆,思緒飄蕩於大好河山,乘醉寫下25字草書: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李白草書師其好友張旭,這25字豪氣雄健,氣勢飄逸,即便歷經千年滄桑,百代艱危,我們仍能從中窺見詩仙的昔日風采。

這幅作品,正是李白唯一的傳世墨寶《上陽台帖》。

這是李白留給後世的“國寶”級遺產,也是李、杜、高三人旅行的一個見證。

從此以後,他們各自為前程奔波,可萬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是迥然不同的結局。

4

梁宋之旅結束後,杜甫繼續求取功名,於天寶六年進京趕考,偏偏遇上奸相李林甫上賀表,對玄宗進言“野無遺賢”,人才都已在朝中,民間沒有遺漏的賢人。

李林甫明顯是在吹牛,可唐玄宗為顧及面子,竟然真當回事。

結果,應考士子全部落榜,杜甫又沒考上。

在長安,杜甫開始了長達十年的“京漂”生涯,四處投簡歷,窮得叮當響,飯都吃不飽。

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詩中,他對自己這段窮困生活如此描述:“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杜甫在京城混了十年,才當上右衛率府兵曹入伍這麽一個小官,他也無可奈何。這一職位主要負責看管兵甲器杖,就是高級別的門衛大爺。

杜甫趕緊到奉先縣,探望寄住在此的妻兒,將這一消息告訴家人。一到家中,“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原來小兒子已經餓死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長安十年,這就是杜甫眼中的大唐。

可是,高適所見卻與杜甫不同。

在李林甫“野無遺賢”鬧劇的三年後,高適受宋州刺史推薦,參加專為隱士開設的“有道科”,終於取得人生第一個正式官職——封丘尉,那一年,他已經年近半百。

得到這份工作後,高適寫了一首《留上李右相》,為當朝宰相李林甫歌功頌德。

“傅說明殷道,蕭何律漢刑。均衡持國柄,柱石總朝經。”李相可比傅說、蕭何,實在是一位治國能臣。

“恩榮初就列,含育忝宵形。有竊丘山惠,無時枕席寧。”我高適何德何能,竟然有幸得到李相的恩惠,感激涕零,一夜難眠啊。

寫完這首詩沒多久,天寶十一年(752年),高適就把這份工作辭了,前往河西,做了哥舒翰的入幕之賓,辟為幕中掌書記。那幾年是哥舒翰的事業巔峰,高適抱住這一大腿,由此步入權力遊戲的中心。

第二年,李林甫去世,死後被楊國忠誣告謀反,子孫抄家、流放。

高適的政治嗅覺可見一斑。

杜甫與高適,一人心想“致君堯舜上”,另一人念叨“屈指取公卿”,都曾是不甘雌伏的白衣秀士。

可是,十年過去了,在險惡的官場中,杜甫只看到了大唐的危機,而高適卻學會了如何在黑暗的朝堂生存。

5

天寶十四年(755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亂,終結了大唐盛世,也撥動著李白、杜甫和高適的命運之輪。

安史之亂第二年,高適輔佐哥舒翰守潼關。

潼關被叛軍攻陷後,哥舒翰投降,守城官員四散逃命。唐玄宗聽說這一消息,倉皇西逃,跑得比兔子還快。

唯有高適,臨危不懼,他也跑了,卻是抄小路跑去覲見唐玄宗。

唐玄宗慌慌噠,得知高適自前線而來,便問他戰況如何。

高適先為其解釋潼關失守的原因,然後話鋒一轉,為玄宗逃跑開脫,稱此舉可以避叛軍鋒芒,是社稷之幸,不足以為恥。

高適嘴甜,唐玄宗聽著高興,到了成都,封高適為諫議大夫。

入蜀途中,唐玄宗采納宰相房琯的建議,命諸王分鎮,其中,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永王李璘則為江陵大都督。

高適一眼就看出這一安排的bug,極力反對:“所謂分鎮,不過是效仿西周初期封建諸侯以藩屏周的伎倆,必然會導致南北各自擁兵對立。”

高適一語中的。

縱觀唐朝歷史,皇權的爭奪總是伴隨著陰謀與殺戮。提心吊膽做了近二十年太子的李亨,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位,於是他遙尊玄宗為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是為唐肅宗。

新君一即位,老邁的唐玄宗就成了吉祥物,高適一轉身就跑去投靠唐肅宗。

6

杜甫顯然沒有高適那樣的政治遠見,不僅求仕經歷一路坎坷,還在安史之亂中身陷長安,被叛軍俘虜。

某夜,絕望中的他見明月高懸,想起分隔異地的妻兒,不知自己還能不能活著見到他們,心如刀割,寫下這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估計是杜甫的官職實在太小,人微言輕,安史叛軍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困在孤城一年後,杜甫趁亂逃出,前往唐肅宗所在的鳳翔。

一路上險象環生,生死難料,正是“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終於在至德二年(757年)見到唐肅宗。

唐肅宗一見杜甫前來,心裡頗為感動,甭管認不認識,先封個左拾遺,以資鼓勵。

照理說,杜甫在此時選擇唐肅宗,一點兒毛病都沒有,前途一片光明,可惜他認識了一個肅宗欲除之而後快的人。

這個人就是隨唐玄宗入蜀、提議諸王分鎮的宰相房琯。

房琯和杜甫是布衣之交,喜好文學,兩人相交淡如水,本來無關政治。

然而,唐肅宗靈武即位,備受爭議。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的唐玄宗為牽製肅宗,派房琯前往靈武,傳授國寶玉冊。

唐肅宗剛剛在亂中即位,不敢輕易換掉老爹安排的人,於是留房琯繼續為相,心卻想著早點兒把他從相位上擼下來。

此時,有人告發房琯門客受賄賂。唐肅宗抓住機會,以此為由,將其貶為太子少師。

房琯罷相本來只是皇位交接的一個政治事件,不過是唐肅宗嫌棄玄宗系老臣礙事,找個機會“請”他退休。

杜甫卻看不懂其中玄機,他身為左拾遺,職責就是舉薦賢良、勸諫皇帝。房琯既是賢良,又無重罪,杜甫當機立斷,上疏直陳:“罪細,不宜免大臣。”

唐肅宗勃然大怒。

誰?杜甫?剛來那個?就你話多!貶!

為殺雞儆猴,唐肅宗將敢做出頭鳥的杜甫貶為入伍,放回鄜州探望家人,實際上就是跟他說,不用再回來了。

乾元二年(759年),屢遭打擊的杜甫棄官,入蜀避亂,開始了客居草堂、漂泊西南的窮苦生活。

他再一次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這一次毀掉他仕途的不是奸相,而是皇帝。

7

高適向唐玄宗陳述的憂慮很快成為現實,永王李璘是唐肅宗的第一個隱患,而高適的好友李白牽扯其中。

杜甫、高適都在求取功名時,李白在幹嘛呢?他整日借酒消愁,自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後,在仕途上一蹶不振。

備受排擠的李白也想放棄,他大聲疾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家人在廬山隱居,躲避戰亂,若能就此歸隱山中,不問世事,倒真應了謫仙人之名。

偏偏在這個時候,永王給李白拋出了橄欖枝。他多次派人上廬山,懇請李白出山相助。

生性浪漫的李白以為,出鎮江陵的永王只是為平定安史之亂而組建幕府、壯大隊伍,根本沒意識到永王早已成為唐肅宗皇位的威脅,他準備進攻金陵,有另立朝廷之嫌。

在永王的再三邀請下,李白懷著“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理想重出江湖,加入永王帳下。

那兩個月裡,詩仙機甲狂潮久違的工作熱情,創作一系列詩歌為永王加油助威,以盡宣傳委員之職。

他高唱:“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在他筆下,永王的軍隊軍紀嚴明,浩浩蕩蕩,奔赴戰場,似乎跟著這支王師,他就能實現濟國安邦的人生抱負。

可是,唐肅宗早已把這支隊伍定義為“偽軍”,宣布永王為叛逆,身在其中的李白不經意間成了反賊。

唐肅宗命永王覲見,永王死活不肯奉詔,偏要跟朝廷對著乾。

攘外必先安內,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忍無可忍的唐肅宗派兵鎮壓永王,安史之亂還未平定,兄弟倆先開戰了。

率軍而來的正是飛黃騰達的高適,這一年,他官拜淮南節度使。

永王的雜牌軍一擊即潰,毫無反抗之力。唐朝大軍一來,一波帶走,永王被殺,“賓禦如浮雲,從風各消散”。

李白雖然僥幸不死,卻在回廬山的途中被捕,投入潯陽獄中,被判罪名“附逆作亂”,命懸一線。

李白聽說老友高適現在發達了,認為自己還可以搶救一下,寫了首詩給高適,請他高抬貴手,幫自己一把。

在這首《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並序》中,一向桀驁不馴的李白,難得謙虛一回,盛讚作為討伐永王軍的指揮官高適,稱其“智勇冠終古,蕭陳難與群”、“英謀信奇絕,夫子揚清芬”。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想當年,三人遊梁宋、高歌暢飲,如今高適對李白視而不見。

只因高適選擇了唐肅宗,李白加入了永王集團,昔日好友,形同陌路。

從此之後,李白、高適互相拉黑,似乎刻意刪去詩文中關於對方的記錄,史書留下兩人相識相知的痕跡,可李白的詩中不再有高適,高適的詩中也不再會有李白。

乾元元年(758年),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儘管大難不死,卻已心灰意冷。

第二年,關中大旱,唐肅宗大赦天下。在前往流放地路上的李白終於重獲自由,他泛舟長江,順流而下,在絕處逢生的喜悅中寫下了千古名篇《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裡,李白四處寄人籬下,最終在當塗的同族家中病逝。

謫仙人魂歸明月,結束失意而瀟灑的一生,留下千年不朽的詩篇。

8

杜甫在成都,他不會很忙,但是日子過得很苦。

當自己所住茅屋破敗,一家人饑寒交迫時,他仍心憂天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當得知李白下獄,流放夜郎,他時時擔心這位已經十四年未見的故人,寫下《夢李白二首》,詩中說“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開篇便寫生離死別,語調悲愴,又說“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為李白鳴冤叫屈。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說的是李白一生壯志終成空,也是在說二人同病相憐。

所幸,高適和杜甫的友誼沒有在政治的漩渦中改變。

早在高適入哥舒翰幕府,前往河西闖蕩時,還在長安漂泊的杜甫就常常寄詩問候。

杜甫生性耿直,詩中滿滿都是對高適事業有成的欣慰和鼓勵,沒有一絲妒忌,如“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

雖然我過得很失敗,但你成功了,我為你感到高興,這便足矣。

在有些人眼中,官場上從來只有利益,可在杜甫心中,還有一生不變的友誼。

乾元二年(759年),高適入蜀,出任彭州刺史。

當杜甫與高適久別重逢,憂鬱的他難得寫了一首《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表達欣喜之情:“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高適晚年詩作不多,但在見了杜甫後也寫詩唱和,同時對友人懷才不遇感到遺憾,詩中說:“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複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當杜甫生活窘迫時,高適多次給予資助,杜甫甚是感激,在詩中寫道:“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當高適被調回京時,杜甫恰好沒在成都,未能來得及相送,只能寄書以述別情,“天涯春色催遲暮,別淚遙添錦水波”。

從此,二人再未相見。

當年,李白揮毫,手書《上陽台帖》,在場的杜甫、高適一樣壯志凌雲。

可是,時光匆匆催人老,命運,最終讓昔日同遊梁宋的三人天各一方。

有一人,泛舟浩蕩江湖,酒入豪腸,仗劍長嘯,那是李白。

有一人,徘徊山間小路,憂國憂民,蹣跚前行,那是杜甫。

有一人,馳騁塞上邊關,金戈鐵馬,乘風而上,那是高適。

千百年後,我們仍記得狂放的李白、愁苦的杜甫和得意的高適。

人生無法重來,很多人想做李白,有的人活得像杜甫,還有一些人,最後成了高適。

參考文獻: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聞一多:《唐詩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周勳初:《李白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蕭滌非等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