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官渡之戰”不光是正面的博弈,更是側面的博弈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在官渡之戰前,袁紹佔盡了天時地利,但結局是弱小的曹操取得了最終勝利。這一戰讓長久分裂的北方重新被統一,曹操成為最強的霸主。但是官渡之戰不光是正面戰場的博弈,更是側面戰場的博弈,而側面戰場的博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戰爭前夕曹操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在分析戰前局勢時,很多人都認為袁紹處於絕對的壓製性地位,其理由是曹操先後面臨徐州的強敵呂布,四處騷擾給曹操使絆子的劉備,還有西南面稱霸一方的張繡,四面受敵的曹操處於弱勢地位。但是在官渡大戰之前,曹操一一解決了這些對手,而且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把被動的局勢扳回到了均勢。官渡大戰前的曹操和袁紹都有自己的大敵,曹操的大敵是東面的呂布,而袁紹的大敵是北面的公孫瓚。但是曹操搶先袁紹一步戰勝了勁敵,所以北方戰事結束後,曹操搶先開始布置,等待著決定北方歸屬的決戰。

在袁紹和公孫瓚大戰之時,曹操發揮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強行變更行政區域,削弱了袁紹的東安郡和北海郡,乘此機會,把自己的勢力滲透到了袁紹控制的青州,埋下了一顆炸彈。等時機成熟,乘著袁紹的公孫瓚決戰,曹操派臧霸率軍進入青州,偷襲袁紹的肋骨,攻破了齊、東安、北海等郡,斷掉了袁紹的右臂,從這個時候開始,曹操在戰略上把主動權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

第二:分兵策略和集中兵力策略的較量

“勝負變化,不可不詳。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獲,還迎不晚,設其有難,眾弗可還。”這是袁紹南下渡黃河之時,沮授的計策,想通過分兵策略,全面出擊,穩扎穩打,防止出現意外。但袁紹沒有采納,繼續前行。隨後曹操兩次使用分兵政策,但全被曹仁擊破,通過兩次失敗,袁紹更加堅定了合兵的政策。

而曹操采取了和袁紹正好相反的計策,那就是使用分兵政策。曹操分兵一方面是為了戰略,另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實際上,袁紹是官渡大戰中進攻的一方,而曹操是防守的一方,所以曹操必須要分兵防守,避免空虛被袁紹擊破。為了破解這個局面,曹操多次實行襲擾戰術,重點是騷擾袁紹的糧草輜重。大量的燒毀了袁紹的糧草,曹操在側面大獲全勝,為戰爭的最終取勝創造了機會。隨後曹操合兵,把所有的軍隊全部集合起來,化弱勢為盛勢,一舉鑒定了袁紹主力,一統中原,正式成為了北方霸主。

第三:後方資源的優勢轉換

一直以來,袁紹在資源方面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所以沮授就曾說:“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意思是曹操的糧食輜重和財物都處於弱勢,所以應該和曹操進行持久戰,打消耗戰,長此以往曹操首先扛不住,到時候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由於袁紹不同意,奔襲作戰,離大後方太遠,戰線拉得過長。所以糧食輜重是大問題,而袁紹實行合兵策略,使得沒有足夠的軍隊保護輜重,其結果是袁紹的輜重盡數被曹操燒毀,以至於軍心瓦解,敗給了曹操。

曹操最終能夠戰勝袁紹,重點是在後勤補給方面做的好。在大戰之前,曹操就任命李典為太守,負責糧食軍需的運轉;此外還有的鍾繇,不斷的曹操運送馬匹;在曹操大後方負責屯田事務的典農中郎將任峻不斷的運送武器和糧草。這三人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源源不斷的為曹操運輸物資,而曹操的糧草輜重並沒有重點受到袁紹的襲擊,所以運輸效率很高。多虧了後勤的及時補給,曹操才得以取勝。

在分析戰爭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從作戰的戰略、戰術等方面進行分析,而忽略了側面戰場的較量,實際上,側面戰場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正面戰場,甚至更重要。

我是小北談歷史,關注我,一起了解更多歷史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