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葉嘉瑩: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READ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台,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據南開大學校友會消息,葉嘉瑩先生今年再次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人民幣),加上2018年捐贈的1857萬元,目前已累計捐贈3568萬元。

葉嘉瑩出生於1924年,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為加拿大籍華人。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1979年,葉嘉瑩回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執教三個月。此後二十餘年,她的身影出現在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免費教授中華古典詩詞。

捐贈千萬,但是生活卻極度節儉,九旬高齡的葉先生現在獨自生活,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後才請了一位保姆。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很多人說葉先生生活太過淒苦,但是腹有詩書、精神充足,她永遠不會孤獨。葉先生曾說,“卅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這一生有詩詞相伴,便將這一生投入它罷。”

葉嘉瑩先生對於“大家小書”的朋友來說並不陌生,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燈人,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於當代“再生”的讚譽。老先生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甘為誇父死,敢笑魯陽癡”,來表達她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心意。

知足更勵前,知止以不止。葉先生一生醉心詩詞,無論學術亦或風骨,實乃當代少有之大家。向葉先生致敬!

十二年前,我在為《葉嘉瑩說詞》撰寫的“題言”中提到書內所收《從〈人間詞話〉看溫韋馮李四家詞》一文時,曾雲:“我一向認為,對包括詞在內的所有文學體式的研究,必先從微觀入手,進入作品的世界。離此,無從言作家研究,更無從言在宏觀意義上的流派研究、文學史研究,以及比較文學研究。”並雲:“對《人間詞話》的研究,也必先進入所論及的作品之世界,否則,無從窺其堂奧。”嘉瑩教授重視對詞的單篇作品的評賞辨析,其評價之精微深至,為人所共見、共稱;而這正是構建其卓然自成一家的詞學理論體系的基石。

本上述看法,每有青年問我以攻治詞學的途徑,輒要求其先熟讀、讀懂一定數量的歷代詞家的名作,向其推薦九部書,即陳廷焯評選的《詞則》、朱孝臧編選唐圭璋箋注的《宋詞三百首》、龍榆生集評的《唐宋名家詞選》及《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俞陛雲的《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俞平伯的《唐宋詞選釋》、劉永濟的《微睇室說詞》、沈祖棻的《宋詞賞析》、唐圭璋的《唐宋詞簡釋》。今欣悉嘉瑩教授大作《名篇詞例選說》即將問世,喜見我所推薦的治詞基本讀物有了重要的補充,使此書目由九部增為十部,可稱十全十美了。

詞是詩的異化,也是詩的進化。它突破了詩的從齊言體為主的舊形式,變為句式長短錯綜的新結構;在四聲的處理、韻腳的變化、韻位的安排上,發展、改造了詩的比較簡單而整飭的舊格律,形成音韻更多變、聲情更豐美的新曲調。與詩相對而言,詞的音節更搖曳宛轉,詞的韻致更綿邈永長,其蘊含的情思、呈現的境界也更深曲、更空靈。因此,說詩固已難,說詞則尤難。嘉瑩教授說詞,著重傳達詞的興發感動之作用,曾在《迦陵論詞叢稿·後敘》中雲:“對於詩歌這種以興發感動之作用為生命的美文,我們在對之加以評說時……應該透過自己的感受把詩歌中這種興發感動的生命傳達出來,使讀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動。”此《名篇詞例選說》收文十二篇,評說詞三十二闋,可視為嘉瑩教授實現其所持的評說詩歌之主張的范例。

對於詞這一文體之感發質素的接受與辨析,嘉瑩教授獨具靈心慧悟,對一些內涵深曲、意象空靈之作的評說,輒能探觸其詞心,進入其詞境,發其幽情,得其微旨。

在《靈谿詞說·前言》中,嘉瑩教授自述:“我自幼即耽讀古典詩詞,此雖由家庭環境之薰習,然亦出於一己之天性。當時每讀歷代詩詞之名篇佳什,總常常會引起心中一種感發不能自已之情。”正因有此“感發不能自已之情”,故其感也深,其思也微,得以深入作品的世界。加以嘉瑩教授數十年來始終致力於詩詞的講授與研究,又曾長期在海外執教,廣研西方文論,故其積也厚,其識也廣,每能遠紹旁搜,就作品的諸多方面作兼有深度與廣度的闡述。

收入本編的說詞諸作,可說是:既憑其稟賦上的靈心慧悟,對所評說的作品之興發感動的作用,以特有的敏銳感受及觀照入微的辨析能力發人之所未發;又憑其學養上的厚積廣識,就作品涉及的問題作了通古今中外而觀之的比照與融會,對作品中某些微妙的語詞及生僻的典故,也作了詳盡的解說。其品賞之精微,論證之周密,自非時下一般詩詞鑒賞之作所可望其項背。

我一向還認為,詩詞的理論研究應與詩詞的創作實踐兩相結合。而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歲月中,我們大學中文系的古典文學教學,重理論,輕創作,詩詞的理論研究是與詩詞的創作實踐分離的。現今不少評說詩詞者不一定從事詩詞的創作,因而其對詩詞作品的評說常有與作品隔一層之憾。

嘉瑩教授幼承家學,十一歲即開筆寫詩,進入初中後開始寫詞,進入大學後開始寫曲。當時,顧隨教授讚其“作詩是詩,填詞是詞,譜曲是曲”,以後在其投入教學與研究的數十年中始終不廢詩詞的寫作。從其《迦陵詩詞稿》一編,可見其這方面的造詣之深。如繆鉞教授的《靈谿詞說·後記》所雲,由於嘉瑩教授積累了豐富的“創作實踐的經驗,深知其中甘苦,因而更能理解、探求古代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蘊含的幽情微旨,而賞析其苦心孤詣的精湛藝術”。讀此《選說》者,對繆先生此言當有共識。《選說》之所說,既是從詞的理論研究者的精思,也是從詞的創作實踐者的體驗展開其評說的。

嘉瑩教授自天津來電囑我為此書作序,北京出版社也迅即寄來此書的複印本,希望序文“早日完稿”,以便及時付印。此書收入“大家小書”叢刊中,袁行霈教授在為此叢刊所寫總序中雲:“所謂‘小書’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若論學術性則不但不輕,有些倒是相當重。”連日披閱此書,深感其篇幅雖不大,而分量確“相當重”。書中,精義時見,妙旨紛陳,使人應接不暇。覽讀後,未暇深研熟思,草成此淺陋的短文,對全書內容的評價,深愧掛一而漏萬。

正文/陳邦炎

2011年12月

網絡圖片/侵刪

作者:葉嘉瑩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