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把脈中國學校體育發展:體質之殤,“補課”之痛

新華社那不勒斯7月13日電 題:體質之殤,“補課”之痛——專家把脈中國學校體育發展(一)

新華社記者公兵、王子江、李博聞

2017年,清華大學“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規定雖一度引發爭議,但也折射出學生體質欠佳的現狀。

而在近日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的內容,更是凸顯了十多年體育課上下來,仍有不少學生未能掌握一項運動技能的尷尬現實。

上述現實似乎與中國大學生在那不勒斯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披金戴銀的表現形成強烈反差。

我們需要學生運動員在世界賽場上的優異表現作為學校體育的引領,更需要普通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成鍛煉習慣、讓體育真正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鍾秉樞指出,有數據表明,我們僅用不到20年就走完了歐美等國家要走80年的體力活動下降的過程,缺少身體鍛煉,體質急速下降。

而這其中,學生群體連續多年體質下降是不爭事實。當然,近年來,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出現積極變化,大部分指標止跌回升,呈現良好勢頭。但“體質補課”已在所難免。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指出,其實高校體育在做“補課的事情”。

“歐美很多國家的中小學體育教育非常到位,孩子們已經掌握至少一項運動技能、養成鍛煉習慣、具備運動健康方面的常識,三個條件具備了,體育教育過程就完成了,到了大學就沒必要再設體育課了。”他說。

而中國則從小學到大二都有體育課,整整14年。“國內高校開體育課,其實是在補課,補上青少年在中小學階段缺失的體育教育。現在高校在做的很多事都應在中小學階段完成,尤其是基礎性內容。”

14年設體育課,這種強製規定體現了國家對體育的重視,從體育課開展的普遍性、強迫性、義務性而言,我們國家做得很好。但在鍾秉樞看來,體育課如何和智育、德育、美育、勞動教育進行有機結合,讓孩子們真正喜歡體育課、享受體育課等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同時還應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的身體活動特別是戶外體育活動真正為增進體質健康、人格塑造起到作用。

理念和體制的“頑疾”也使得體育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的效果難盡人意。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薛彥青說:“理念方面,很多家長就希望孩子先把文化課學好,上好大學,上大學後再鍛煉,但實際上鍛煉習慣的養成,鍛煉意識、能力的形成,是從小孩就培養出來的,等到大學惰性就形成了,沒有動力了,更不願意動了。”

“體制方面,考試是個指揮棒。衡量一個學校辦得好不好,往往在於考上某些大學的學生有多少,而不是出了多少優秀運動員,這個評價體系等於是一個指揮棒。”他說。“如果大家都不想鍛煉,即使把運動場修好了,鎖在那不用,就是個問題。”

體質為何下降?原因多重,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其一。

“網絡電子產品的普及造成各種問題,把大學生拉到戶外有難度。整個高校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劉波說。

鍾秉樞說:“學生從小學開始出門車接車送,活動減少,跑跳投減少,日常生活中跟體能相關的活動減少;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吃得好了,活動少了,身體素質下降成了必然,你想讓它自然提高幾乎不太可能了。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我們的體質呈現一種自然下降狀態。要扭轉需要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而不僅是上好體育課、缺什麽補什麽就能做到。”

為提高學生體質,清華大學采取了“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強製措施,但激發學生熱愛體育的“內在源動力”更是學校希望看到的。清華的做法一是開了50多個項目的體育課,選擇面很寬,學生積極性較高;二是通過體育協會帶動參與,清華有51個體育協會,最新的是潛水協會;三是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外競賽,貫穿全年,從9月一開學就開始,到第二年4月,含40多個項目,以院系為部門開展,採用積分製,到4月哪個院系的積分高就獲得馬約翰杯;四是舉辦各種活動,如春天的校園馬拉松(半程和10公里),冬天的迷你馬拉松(4.2公里),及6月底7月初的畢業長跑等。

鍾秉樞則從國外的經驗闡釋了課程設置對提高體質的重要性,“比如伊頓公學,每周23小時體育課,每天基本有半天在運動,幾乎與文化課時(31小時)平分秋色,8門必修體育課全部是戶外運動,可以給我們帶來思考。有學者在研究最佳學習期,每門課程都有其最佳學習年齡,我們是否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每個運動項目的運動素質提高有最佳敏感期,當我們遵循這個規律合理安排訓練、參與運動時間和文化課學習時間時,我們才能讓學生體質真正得到提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