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級真菌」來襲,要防範但無需過度恐慌

致死率超 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在網上刷屏,引發公眾恐慌。對此,專家表示,公眾不必過分擔心,這種名叫耳念珠菌的「超級真菌」,發生感染主要是在醫院內部,特別是ICU內,免疫缺陷人群存在感染可能,但健康人群不會感染耳念珠菌。

「超級真菌」來源尚不明確

「『超級真菌』和『超級細菌』,兩者都屬於微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員。」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尹鐵球博士介紹,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稱為「超級真菌」,是因為其在環境中生存的時間較長,耐藥性較強,通過血液使人感染後致死率高。

尹鐵球表示,臨床上常見白色念珠菌,耳念珠菌並不常見。普通念珠菌很容易被檢測到,但是傳統的檢測手段很難檢測出耳念珠菌,需要比較先進的微生物檢測設備才能夠檢測出來。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耳念珠菌的認識仍然比較有限。耳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原因大致相同。首先,存在免疫缺陷的人越來越多。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人的壽命延長,年老後免疫功能也變得較弱,而且癌症化療等新醫療技術的應用,讓免疫系統變得有缺陷。其次,愛滋病的流行也是導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臨床上抗生素的大量應用也有一定影響。

國內發生不屬爆發仍系個案

耳念珠菌最早於2009年在日本發現,隨後在全球快速流行。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官網數據,目前,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包括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印度等。

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於去年發現,是一位患有腎病綜合征和高血壓的76歲患者。2018年5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黃廣華帶領的團隊通過合作研究,報導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研究發現,中國首例耳念珠菌菌株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普遍比較敏感,這意味著,現有的抗菌葯可以殺死「超級真菌」。此外,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製效果,這一發現為醫院內消毒殺菌提供了新的方法。

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表示,目前,我國共報導耳念珠菌感染18例,沒有集中爆發的案例。而且,耳念珠菌在我國耐葯情況並不嚴重。

為院內感染,日常無需特別預防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主任醫師劉楊解釋說,耳念珠菌屬於一種院內感染菌。什麼是院內感染菌呢?簡單來說,就是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該感染一般發生在長期使用靜脈/動脈留置導管、外科手術後或者是免疫缺陷的患者身上。

對於普通健康人群而言,耳念珠菌並沒有什麼影響,也不需要特別預防。但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新生兒、糖尿病患者、重症監護室患者及術後患者等容易感染。因此,人群密集的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應該充分引起重視。

目前,耳念珠菌在普通環境或空氣中幾乎從未檢出。但是它黏附能力很強,會頑固地黏附在環境表面,因此,醫療器械如呼吸機、血透留置導管等介面處的清潔十分重要,必須做好充分的消毒。

對醫院裡的醫務人員和患者而言,預防耳念珠菌感染,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防護:

1.單間隔離定植或感染者,要求單間有獨立的衛浴設施。

2.對於從感染的醫院或國外醫院轉來的患者,均採取隔離措施,直至獲得篩查結果。

3.嚴格遵守標準預防措施,用流動水和皂液洗手,再用速乾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4.個人防護裝備如手套和圍裙,如果有接觸患者皮膚或患者血液、體液風險,應穿隔離衣。

5.個人防護用品應在洗手後、進入房間或患者區域前穿戴好,並在患者房間內脫下並丟棄,離開前應徹底洗手並用速乾手消毒劑擦拭雙手。

6.護目鏡和面罩只是在有溢出或潑濺風險時才需要佩戴。

7.患者和探視者需要掌握感染預防措施(可以使用宣傳冊),包括手衛生和如何使用圍裙。

8.應考慮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血壓計袖帶、枕頭等,特別是在暴發期間。

(據科技日報、深圳熱線、健康中國等)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