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瑜解讀政治局會議:政策基調穩定,核心詞在均衡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瑜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一

  惜字如金——面對“高”增速,卻用“短”篇幅

  我們關注到一個細節,今年政治局通稿對經濟的總結可謂是最惜字如金的一次,這次政治局通稿總結開年經濟運行(第一段)僅有低調的98個字,過去五年平均是250字左右。

  整體而言,並無政策巨變,基本維持了去年12月政治局、去年經濟工作會議、年初兩會的基調措辭的連續性,溫和為主,針對“不急轉彎”的理解而言,我們認為略從“轉彎”向“不急”傾斜。

  

  實質重於形式——強調對經濟“高”增速形式之下“弱”部分的重視

  第一點理解,決策層評估經濟仍在向好中。“六穩六保”改“三保”,同時提到“使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準均衡”,也就是經濟恢復仍在路上。

  第二點理解,決策層同時強調“好”中存在一些“弱”,希望經濟可以好的更均衡更持久一些。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速18.3%,剔基兩年平均增速5%(低於疫情前、也低於去年四季度6.5%的增速),一高一低之間,顯然前者是面子後者才是裡子,整體而言政策主要以剔基數據的“裡子”為決策依據,強調經濟對“弱”部分(基礎不穩固、恢復不均衡、預期不穩定)的重視。通稿強調“要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數據,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要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推動經濟穩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堵點,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固本培元,穩定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使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準均衡”、“促進國內需求加快修複”。

  第三點理解,關係到十四五持續動力和雙循環的堵點指什麽?我們認為是居民收入、服務業、低端消費、製造業投資(目前經濟循環鏈條中恢復最弱的四個部分,卻都是內需的核心持久力量,這些後續依然是今年結構性政策呵護和鼓勵的部分,也是解決不均衡的關鍵目標變量),出口雖好,但出口決定權不在內部,是帶有“可遇不可求”色彩的外生變量。

  

  貨幣財政表態中規中矩——貨幣沒有收緊的措辭就是好消息

  通稿提及“積極的財政政策要落實落細,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發揮對優化經濟結構的撬動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表態中規中矩,並無重大措辭和方向變化,財政延續預算體現的休養生息基調,“撬動”這個詞本身含義就是用小資金盡量有大效果;貨幣政策措辭穩健,全球大宗價格和國內工業物價走高之下,市場一直擔憂貨幣政策會有明顯收緊,至少現在來看總量政策層面並無過度收緊的意願。

  

  均衡的訴求很強——政策重點在恢復均衡

  目前的不均衡體現在四個層面,外需強內需弱(內外需不均衡)+生產強消費弱(生產消費不均衡)+PPI強CPI弱(通脹不均衡)+居民企業預期弱(預期不均衡)。

  這種不均衡有四個結果。

  首先,意味著經濟恢復的內生動能不夠健康和扎實,出口增速高位尚可掩蓋一些問題,一旦出口回落,內需能否順暢接棒保證經濟平穩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次,政策很難做總量鬆緊的大幅調整。貨幣政策緊不好就是滯脹,松不好就是累積金融系統風險。今年貨幣政策有可能是上半年不緊+下半年不松、全年總量緊平衡+結構性支持+結構性收緊的組合,方向性並不強。

  再次,由於不均衡之下貨幣很難總量明確收緊,為避免金融資產泡沫和系統風險,因此就更加需要結構上點式按壓,地產今年政策或會持續加碼,保證其不可過度吸收金融資源,是倒逼金融流向實體的必要手段,去年的三道紅線+年初的信貸紅線+本次專門提及防止以學區房名義炒房等,都是一脈相承的地產政策。

  最後,經濟不均衡,資產底氣就不夠足,也意味著後續海外金融市場、經濟及貨幣政策如有大變化,我們也需要警惕對內的情緒傳染。

  

  債務風險處置機制與黨政領導掛鉤——人事變動雖是大年,但有機制應對,力保風險可控出清

  通稿提及“要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風險,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今年是二十大前一年,從既往規律來看,今年是地方省級官員換屆的大年,預計有40-50%的更換比例。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風險處置機制,大概率可以應對因人事更換、工作交接導致及時性不強或債務認可度邊際變化的問題。我們依然認為下半年個券信用風險值得警惕,但由於處置機制與黨政領導掛鉤,預計風險出清可控。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惡化超預期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