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接種了B肝疫苗還會怕B肝病毒嗎?

對新生兒普遍接種B肝疫苗是降低我國B肝病毒人群感染率的最有效方法,也是保護後代免受B肝病毒侵害之苦的最好辦法。乙型肝炎疫苗簡稱「B肝疫苗」,是預防B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辦法。

B肝疫苗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起作用的?

首先,B肝病毒身上有一種特殊信號叫「抗原性」可以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使它們發現病毒,併產生一種被稱為「抗體」的蛋白質來消滅這些入侵的「敵人」。但是,指望體內B肝病毒感染後產生的抗體來消除病毒,那太不可靠了。

我們在幼年期,免疫系統往往不能識別B肝病毒,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也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抵禦B肝病毒的感染。於是,在體外用化學方法把血液中分離到的B肝病毒殺死,但還保留它的抗原性,然後注射到人體內,這種被殺死的病毒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相應抗體。然後這些抗體像「士兵」一樣在血液中「巡邏」,一旦有B肝病毒的侵入,不等它們鑽進肝細胞,就把它們消滅,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這就是最初的血源性B肝疫苗。

在現在我們淘汰了原來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風險和浪費大量的血漿。現使用的B肝疫苗屬於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採用基因工程的重組技術,首先把B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通過基因工程剪切下來,然後插入到真核酵母菌細胞或哺乳動物細胞--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基因中,與宿主細胞內的基因進行重組,讓重組後的酵母細胞或CHO細胞在體外培養過程中自身增殖的同時產生表面抗原基因片段,將其收集並提純之後製成的B肝疫苗,在國際上稱為第二代B肝疫苗。

利用酵母細胞生產的疫苗就是重組酵母疫苗,利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基因生產的疫苗就是重組CHO疫苗。基因工程B肝疫苗要比血源性疫苗好得多,它不僅可以避免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而且還可以大量生產,價格便宜,可以預防所有的已知亞型的B肝病毒感染。

B肝疫苗的是如何接種的?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後,間隔1個月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新生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後24 h內接種,越早越好。

接種B肝疫苗後還會再得乙型肝炎嗎?注射B肝疫苗後怎樣才算有效?

研究表明,預防B肝最重要的方法是注射B肝疫苗。但是B肝疫苗的保護率大約為90%-95%,對少數人可能無效。影響B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注射疫苗後能不能預防B肝,取決於疫苗能否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以及抗體產生的多少,按照0-1-6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乙型肝炎疫苗1個月後檢測血清表面抗體,抗體滴度≥10毫國際部門/毫升的時候才能預防B肝。

B肝疫苗注射1個月後出現抗體的大約有30%的人,完成全程注射1個月後抗體達到最高水準。所以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體未產生或滴度比較低的時候,仍有感染B肝的可能。在這段時間裡,仍然需要採取其他的預防措施。

如果在完成3針免疫接種後1個月檢查B肝表面抗體滴度不足,需要酌情加註1-2針,或者重新進行接種。

什麼原因會導致注射B肝疫苗失敗?

1、注射B肝疫苗前已經感染了B肝病毒,那麼注射B肝疫苗是沒有效果的。B肝疫苗產生的抗體僅僅對血液中的病毒有效,但是對已經進入肝細胞的病毒無效。

2、即使注射疫苗產生了抗體,極少數人還有得乙型肝炎的可能,這是由於B肝病毒可以發生變異。

3、疫苗保存及使用不當。冰凍會破壞B肝疫苗的結構。37℃保存不宜超過1個月,4℃保存不宜超過1年。如果保存時間太長,疫苗效價就會減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