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空軍00後飛行學員:高二體驗開飛機,系最年輕三代機戰鬥員

在外界眼中,他們是青春熱血飛行故事的主角:有人是初三就被“搶”的好苗子,首批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的學生;有人從小有軍人夢,現在是“人民空軍史上最年輕的三代機戰鬥員”之一。

他們都是空軍00後飛行學員。如今,這層身份已經為他們的生活打上了印記,比如,過去感到害怕的過山車等高空刺激項目,經過多次飛行訓練後,如今能“面無表情”地俯衝了;比如,在提及一個城市名稱時,第一反應是,“XX市,在東北/東南方位,距離XX公里……”,這是因為習慣了空中視角;他們還有著超乎同齡人的從容老練。“我感覺比同齡人更顯成熟。”一位00後飛行學員說,“因為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上,飛行的強度都太大了。”

南都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空軍飛行人才培養提速,過去要花4-6年飛行訓練時間培養的三代機戰鬥員,如今隻用了3年。7月31日,空軍參謀部簡洪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空軍人才培養是各國空軍高度關注的問題,中國空軍也不例外。

他告訴南都記者,這些年來,中國空軍著眼“多、快、好、省”培養飛行員,采取多種形式深化飛行員訓練體系改革,著力打通飛行員人才的培養鏈。今年,首批按3年新模式培養的三代機飛行員已經於7月份奔赴一線作戰部隊,擔負守衛祖國藍天的使命任務。

“八一”建軍節前夕,南都記者和兩位空軍00後飛行學員聊了聊。

拔苗要趁早

初中被選中,高二體驗開飛機

“(當時)到處都在搶苗子”,姚祚是第一批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的學生。他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在初三時正好趕上青少年航校的第一屆啟動招生,因為各項條件都符合要求,所以就試著報名,並成功入選。航空班在學校頗受重視,比如學生能享受3年免費高中教育,還會發放補貼,全校都把航空班的學生稱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雖然進入了航空班,但高中文化課的內容和其他同學一樣多,航空班采取準軍事化管理,空軍派駐幾名優秀幹部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體能技能訓練等。到了高二,這批準飛行員上了飛行體驗課,第一次開上了飛機。

和姚祚不一樣,劉藝和很多普通高中生一樣,都是在高三剛開始沒多久,空軍來學校宣傳招飛時報名的。那是2017年,關於空軍飛行員的宣講讓這群高中生熱血沸騰,對於從小想當一名軍人的劉藝來說更是如此。

不少人好奇,從青少年航校出來會比高三選拔出來的學員更具優勢嗎?姚祚告訴南都記者說,“會,但在後面幾年會逐漸拉平。”

首先就是對軍人身份的認同感,高中三年類似軍校的管理方式,讓青少年航校的學生能較早適應這種身份的轉變。在能力方面,不少青少年航校的好苗子打下了不錯的底子。他舉例說,比如引體向上,很多普通高中進入航校的學生一開始上不去,但航空班出來的學生一做就能達到十幾個,表現領先。“不過,這些差距在兩年以後就基本沒了。”姚祚坦言。

三年飛行訓練培養三代機戰鬥員

從領導到學員如何應對挑戰

談到劉藝,就繞不開他和戰友身上的一個標簽,“人民空軍史上最年輕的三代機戰鬥員”——在此之前,按照傳統的空軍飛行人才培養模式,一名學員需經歷4到6年的飛行訓練才能獲得三代機戰鬥員資格。

2020年,空軍在石家莊飛行學院開展“三代機進院校”教學新模式試點,殲-10戰機首次列裝該院,學員僅需3年飛行訓練便可獲得三代機戰鬥員資格。

在劉藝看來,現在的訓練條件更加優越,“裝備更新快了之後,人才培養的時間也要更快跟上。”

但這也給空中經驗不足的劉藝和戰友們提出了很大挑戰。劉藝告訴南都記者,如果說從空軍航天大學學習的難度是1的話,來到石家莊飛行學院並成為首批試點的一員後,課目的難度一下子拉到了8-9。

“不光我感到壓力大,其實上到領導下到我們這些學員,大家壓力都很大。我們畢竟是試點,各種課目難度大,也從沒接觸過。”劉藝說。單拿載荷來說,殲-10戰機瞬時載荷是普通教練機的2-3倍,對學員的身體是個挑戰,只能通過加大力量訓練來逐步適應。

更難的是飛行課目的訓練。比如,在學習多機空戰課目時,不僅要分辨清楚敵我,清理出火力通道以免傷到友機,盡可能保存自己實力,還要保證己方兵力高於敵方兵力,實現0傷亡的擊殺。即使在地面準備得非常充分,但真正到了高空之中,一瞬間要做很多決定,還是十分考驗戰鬥員的決策和戰術的。

“別人介紹我們是最年輕三代機戰鬥員的時候,心裡肯定是特別自豪,但還需要更多努力,去擔得起這個介紹。”劉藝說。

體驗第一次開飛機

發動機一響心裡就緊張

姚祚第一次開飛機是在高二的時候上體驗飛行課,他還記得,因為緊張,自己注意力變得過於集中。

“比如有三件東西需要你分別向左、中、右看,但你心裡緊張的時候,只能看到中間的東西,注意力無法分散,這時候教官讓你看右邊,你可能頭都不敢轉過去。”他解釋說。

需要慢慢練習的就是注意力分配這件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上飛機要注意飛機的狀態、位置,注意氣象,有時視覺信號和聽覺信號爭相佔據他的注意力,“我剛開始飛的時候,聽人說話很模糊、斷斷續續的,‘腳踏實地’的感覺消失。發動機一響心裡就緊張,對於老飛行員來說,這聲音不算什麽,而且說話一點都不受影響,我們要慢慢適應。”姚祚說。

訓練膽量是他們必過的一關。“大一的時候很多人不敢從十幾米的跳台跳出去抓單杠,但到後面大家膽子都特別大,膽子小是不行的。”

據姚祚觀察,很多飛行員氣質都驚人的統一:首先心理素質極強,都“極端的冷靜”;與人相處方面,很少有比較古怪孤僻的性格。在他看來,飛行員這個職業使得人們避免一切干擾飛行心態的情況出現,有時團結、融洽的氛圍起著很大作用。

“被罵?哈哈,太經常啦。”姚祚告訴南都,有時候他們和教官的關係類似普通人和駕訓班教練的關係。但和駕訓班教練不同的是,他們都叫教官“師父”。在姚祚看來,這個稱呼就體現了古代一種傳承的意味,同時還帶了一種中國家長式的望子成龍的期望在裡面。

“師父對我們是傾盡全力的,”他說,教官天天和學生們呆在一起。 “你能感受到,他是想讓你飛好,一是保護安全,二是我們戰鬥員將來是要上戰場一線的,技不如人那是要被打下來的。師父有時表現得‘暴躁’,也是太希望我們能飛出來。”

被改變的青春

“00該乾的事都乾,能面無表情坐過山車

姚祚告訴南都記者,在高中時,他們能一眼就被分辨出來,因為這群航空班學生特質太過明顯:第一點是看膚色和頭型,和普通高中生就有所區分;第二看走路,你會發現幾個人走路不自覺地步子會驚人的一致;第三點則是看氣質,談吐比同齡人更成熟淡定。

“其實現在更明顯。”這個00後飛行學員說,畢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飛行的強度都太大了。

他們深知,戰鬥員是一份高風險的行業。身邊很多老飛行員,每次飛完不管多晚都要給家裡人發信息。“風險是始終存在的,但從入校開始,我們一直就在學習如何管控風險。”姚祚說。在天上飛久了,一些小的事情就看得很淡,“很多飛行員都不會跟別人爭什麽。”

日常生活中,除了和飛行相關的訓練,打球、玩樂隊都是他們的娛樂方式,“00後該乾的事情我們都乾”,姚祚笑稱。

有意思的是,沒有參加招飛之前,姚祚挺害怕遊樂場中過山車、大擺錘這類高空刺激性項目,但真正飛過之後,“現在感覺一般。”

劉藝則認真分析了一番,“(大擺錘、過山車等項目)用專業術語來說,是突然之間正向的過載變成一個負向的過載,讓人有一種懸空的感覺,人們會尖叫來減緩這種刺激。我們受過訓練的話,基本不會喊叫地比較大聲,甚至能做到面無表情地衝下來,畢竟也飛了3年了,這種事應該還是可以的。”

采寫:南都記者 王凡 發自北京

通訊員:李瑞釗 李孟洋 李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