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城急送作戰中的一陣“風”

作者 | 郭之富

責編 | 楊博丞

這是一場地面“大作戰”,也是一場地面“生死時速”。近期:

順豐加碼在京的同城急送業務,將服務的空間範圍擴展至六環內,時間也延長至24小時;

圓通國際與承諾達特快聯合推出“全球閃送”業務,為國際急件市場提供短至10小時,最長不超過36小時的“一對一”急送服務;

請來周杰倫代言的閃送也調整了品牌戰略定位,將業務聚焦於同城急送領域,主打“一對一”急送服務···

這一系列事件背後透露的是,用戶為“急”而買單的訴求在不斷凸顯和擴大,企業也在以差異化的競爭手段搶灘急送服務市場。

「子彈財經」在跟隨配送員一天之後,對這個賽道感觸最深的是,用戶急送需求的不可預知性極大地拓寬了該市場的體量,配送服務的騎手每天重複著與金錢和時間賽跑的極限運動,挑戰著騎手生理和心理的底線。

「北漂的風」,這個微信昵稱,楊風用了8年多了。

“我1997年來過一次北京,後來又回去了。直到三年後又重返北京,在哥哥的幫助下,進入三聯出版社負責圖書的發行與配送工作。可是,我並不喜歡被束縛,更熱愛自由。所以,那份工作我幹了整整一年就辭職了。”楊風對「子彈財經」說道。

離職後的他,確實也如願以償得找到了他想要的工作——擁有著不受時間和地點約束的跑腿等業務。“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是因為我不喜歡被管著,我在北京快20年了,但是像三聯那種正式上班的時期也就只有一年。”

說這話的時候,他為此舉感到很滿意。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當時北京還沒有鳥巢,整片區域看上去還像個郊區,道路並沒有如今這樣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此時,中國剛剛進入“面的時代”。雖然滿大街都能看到像夏利、捷達牌計程車,以及黃色大巴和麵包車,但交通、通訊和物流網絡的基礎設施都沒有搭建成熟。

然而,越是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卻能孕育出新的商業化市場,從而令有衝勁兒的人萌生想去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創業想法。

楊風,二十出頭便到江湖闖蕩,他並不理會這些社會問題,更多還是像大多數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一樣,想著自身的小問題——怎麽能掙更多的錢,讓自己活得瀟灑自在。

面對如此不成熟的條件,同時又在雙排漢顯手機都是稀奇物的年代,如何讓有送文件需求的人找到你是件很難的事。當楊風最初涉足跑腿業務時,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應是解決供需信息的對稱。

楊風向「子彈財經」回憶道:“本來也沒事,後來送東西送久了,他們也知道我具體在哪,都能直接找到我。之後我就有了BB機,他們就會給我發信息,但BB機隻顯示一個電話號碼,我就得趕緊去大街上找電話亭,給對方打過去確認具體地址,需要送什麽,送去哪裡。”

當時,楊風的主要業務是給三聯出版社運送文件,以及給一些作家把書稿送至出版社,像楊絳和錢鍾書的書稿他都送過。最不可想象的是,有人出大價錢讓他把北京的東西送至外省,路費由雇主掏。

他享受著把著急的物件送給重要的人後帶來的極大滿足感,加上“散工式作業”正投其所好,讓他堅持要做這一行。而這一乾,便是四五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裡,他不斷地積累客戶資源,維持著供給端的需求。

通過加盟的方式廣設物流網點像是這個時期的主旋律。楊風當時有個想法,能否建立跨區域物流,這樣將會更好地服務客戶。

“當時一幫人在思考,如何將北京的東西更好地帶到更遠的地方。同時,將跨區域物流的互通性做得更高效些。我也拉過幾個哥們想著怎麽去聯盟,去做好物流網。”

21世紀初,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全國迅速普及,這表明我國現代物流正走向快車道,這使得物流行業開始發生巨大轉折。

而其中的2005年至2006年,對楊風來說,也是人生中一個大轉折。

29歲成家的楊風,在而立之年選擇了立業。2006年,他和朋友以加盟的方式,一起獨立做著城市快件接收站點的生意。

“起初在北京做,當時我們公司總共幾十號人,七八年下來,業務範圍卻能覆蓋江浙滬等沿海地區,以及一些偏遠地區,幾乎全國都有我們的業務。”楊風用無奈與不甘心的語氣對「子彈財經」說道。

2014年開始,楊風感覺經營遇到了危機。

用他的話說,傳統的經營管理觀念被互聯網思維的創新業務模式給打敗了。“要想快速地把市場佔領滿,只能以加盟的方式去運作。但是,加盟也有加盟的弊端。”

在物流行業打拚了18余載的楊風對「子彈財經」進一步說道,圓通以前是行業中的老大,但後來還是被順豐給乾下來了,很大的原因是出在經營模式問題上。圓通以加盟方式為主,前期很強勢,但後期乏力;順豐堅持自營,前期需要積累口碑等,但後期爆發足。

“當總公司下達一道指令時,加盟站點優先考慮的不是總公司的指令,而是指令背後牽扯到的自身利益。但是,自營就不一樣了,他們拿著工資去執行總公司的規劃。這在管理的效率上就呈現很大的差別,沒有利益的分配不均導致的管理問題,公司自然就走得更遠更穩了。”楊風對「子彈財經」說。

換言之,在加盟的方式中,如果上面掙錢了,下面不掙錢,就會出現整體失衡的狀況。在與楊風交流的過程中,他總喜歡用圓通和順豐的案例來解釋他為何“創業失敗”。當結束了在京長達8年之久的創業之旅後,他也曾做過代駕和滴滴司機。

其實,企業的生死周期迭代,都在為行業不斷向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能力。

用閃送副總裁杜尚驫的話來說,當物流行業中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之後,快遞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急躁的社會氛圍作用下,間歇性地刺激起了大量的即時需求,同城急送市場因此也越來越凸顯。

閃送正是瞄準了這一市場,在2014年加入戰場,而楊風就是他們的第一批閃送員。

近日,「子彈財經」跟隨楊風一起,探秘閃送員的一天。當天,他配送的大致路線是:亞運村某肯德基店—附近另一家肯德基店 — 昌平城區某小區 —亞運村 —北京同仁醫院亦莊經濟開發區 — 中關村。在這些訂單中,服務範圍包括連鎖店內的物資調配、食品、文件和精密儀器的配送等。

當深入接觸這個行業時,你會發現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接單的需求是什麽、要服務的用戶到底是誰。

這其實是該行業最大的魅力之一。

配送員永遠保持著新鮮感,服務著一批花金錢買時間的群體。因此,用戶急送需求的不可預知性極大地拓寬了同城急送市場的體量。

在央視紀錄片《閃送大神》中就有這麽個畫面:因為用戶的腳受傷,不能外出,他便下單讓閃送員幫他遛遛狗。

楊風在提到用戶需求的不可理解性時說道,前幾天接了個大單,在河北廊坊的一位用戶,專門點了北京朝陽大悅城中的10杯喜茶,光配送費就100多元。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能想象的市場。那這個市場的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呢?

近期,艾瑞谘詢發布的《2019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中表示,隨著即時物流企業在外賣O2O、新零售以及快遞末端市場的進一步布局,即時物流的服務品類持續擴充,需求量也逐漸增加,導致行業物流成本提升,側面反映整個即時物流行業走勢良好,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2013-2020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規模)

由上圖我們能看出,目前即時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上升至千億級,並預計以超過近30%的增速持續上升。

此外,據艾媒谘詢發布的《2019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將達4.21億人。他們認為,即時配送具有快捷、便利的優勢,隨著消費體驗的升級和新零售的發展,即時配送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2014-2020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及預測)

在用戶對配送時間要求越來越快的催化下,有些需求即使是半日達也不能滿足這群“急不可待”的群體。

楊風向「子彈財經」分享了一個案例,以此來解釋同城配送也可作為情感表達的另一種形式。“有些用戶從國外帶回來的禮品想迫不及待地與朋友分享,但是自己時間安排不過來,或者是距離較遠,同城配送便成了他們之間感情傳遞的紐帶。”

更深層次來說,“一對一”的專送服務,或許也是在傳遞一種“重要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重要的人手中”的信號。同時,這也相應地需要配送員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度。

你知道一位全職的配送員一天,或者一周要跑多少公里嗎?

當楊風給「子彈財經」發來一位配送員的數據看板截圖時,確實有點驚歎。一天平均至少跑兩三百公里,而一周裡程裡赫然顯示這“上周裡程1699.6公里”,差不多相當於從北京朝陽區開車到江西井岡山的距離。

搶時間就等於在“搶錢”之所以這麽拚,主要是他們的收入與付出的時間是成正比的。“之前我們有個配送員,自帶帳篷,便於送到哪兒睡到哪兒。”

可想而知,他們每天都是在重複著與金錢和時間賽跑的極限運動,不斷挑戰著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底線。

在閃送員的配送形式上有多種選擇,一種是以兩輪摩托車或電動車為主,一種是以公交或地鐵為主,另一種則是以汽車為主進行配送。

楊風的配送方式主要以摩托車或電動車進行。在北京生活近20年的楊風,在配送過程中,儼然是個活地圖,基本可以做到不用時時刻刻依靠地圖。他只要在接單後,看下終點的具體位置,稍後腦子裡便在規劃最省時的行駛路線。

(楊風與他的“戰駒”)

而92年的劉紅超則以公車或地鐵作為主要運力的方式幹了四年。不過,他也在考摩托車駕照本。而以汽車為主要配送方式的並不多見,多以兼職配送員為主。

(今年年初,從四惠配送水果去石景山的劉紅超 圖 | 受訪者提供 )

杜尚驫告訴「子彈財經」,之前他們也有考慮是否需要統一配送員的交通工具,以便於標準化來管理。後來實際告訴他們,並非如此。“客戶需求具有非常強的個性化,有人需要配送蛋糕,或者易損的物品,這時候就需要配送員手提著,並選擇坐地鐵/公交小心配送。”

根據閃送官方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它們共擁有70萬閃送員,覆蓋全國220多個城市。

但是,對於平台來說,最難的並不是去管理這些閃送員。而是建立並完善後端的系統,使得閃送員與用戶之間的供給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雖然我們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實現了盈利,但是我們在科技的投入也是大頭,佔據著支出的50%。”杜尚驫如實說道。“而技術就是去解決這些看不到的問題,尤其是在安全防護方面。”

楊風的出門標配是:一輛摩托車、一副耳機、一個頭盔、一部手機,一雙手套。在他工作的時候,最不放心的依然是他的妻子。“我經常提醒他在外面跑單子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自身安全問題,千萬不要開的太著急。”

如今43歲的楊風,不僅要供兩個孩子上學,還要支撐三個家庭的生活支出,對於一個中年男人來說,頭頂著的是無盡的壓力。

考慮到兩個孩子以後上學的問題,楊風讓他妻子帶著孩子回老家,自己獨自在京拚搏。“在老家四川我找個月薪四五千的工作都非常困難,在北京起碼我能掙個一萬多。”

生活仍在繼續,地面的“戰爭”也在蔓延。對於整個快速配送行業來說,越來越多的競爭者不斷湧現,“戰爭”的廣度也在不斷擴大,但無論如何,這場快遞配送行業的地面大作戰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像楊風這樣的配送員。

有時,這一群人的生活就如同楊風的微信名稱一樣是北漂的一陣風。

但是,當風拂過北京大地,他們則為不同群體的人們帶來了更加快速高效的快遞服務。或許,人們不會記起他們,但當你需要這樣的服務時,他們總能不懼風雨地來到你我身邊。

「北漂的風」也別具一番意義。這個名稱楊風還會一直用下去,不會改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