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中醫醫療隊一線抗疫實錄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

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組成的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一病區至今已有40余天。在疫情最前線,醫療隊在積極減輕患者病痛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病人心理康復問題。

新冠肺炎患者在隔離病房內活動受限,不僅要忍受病痛,還缺少家人陪伴,因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慌。

對此,醫療隊隊員們一直想方設法緩解患者心理負擔,增加人文關懷,讓患者感受到最貼心的關愛。每天,醫生組織查房時,除細心查看病情外,總不忘為患者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有的患者因為焦慮失眠,護士們便幫患者做穴位按摩、耳穴貼壓等,極大緩解了患者的焦慮;因為病區內飲食單調,隊員們擔心患者營養跟不上,每次進病區還會為患者帶去米糊、雞湯等營養品。

每一句鼓勵的話語、每一次貼心的照料都溫暖著患者的內心。面對隊員們的關心,有的患者流下感動的淚水,也有許多患者將感謝的話語化為文字,一封封感謝信讓隊員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成為他們堅持戰鬥的動力。

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我是重症醫學專科醫師,有援疆經驗,有中醫基礎理論專業背景,有應急事件的處理經驗。作為黨員,我去一線義不容辭!”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出支援武漢的號召時,該院的溫敏勇率先主動請纓。

經醫院黨委研究,溫敏勇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長,帶領17名隊員加入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

溫敏勇抵達武漢後,一刻也不松懈。醫療方案製訂、危急重症搶救、突發事件處理、後勤補給……高峰期時,溫敏勇主管的病區由一個病區擴大到兩個病區,人手不足導致工作高負荷運轉,一有隊員累倒,溫敏勇二話不說悄悄頂上。

溫敏勇每天進入病區查房,為每一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同時指導診療方案,協調開展危重症遠程中醫會診,前線後方集思廣益,對症下藥。同時,他還結合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特點和病區工作實際,依據中醫診療“十問歌”的診斷要求,製作了統一的查房記錄表,對基本資料、症狀等進行簡化填寫,使用手機對患者舌像進行采集,匯總後建立了一套中醫四診資料庫,使每個患者都有了自己的“專屬中醫檔案”。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讀研究生的溫敏勇在導師帶領下,發揮專業所長,積極參與中醫藥防治“非典”工作;2012年,他又迎難而上克服家庭困難報名援疆,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當地百姓們親切地稱他“溫太醫”。如今他又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面對誇獎,他總說:“我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

第三批國家中醫醫療隊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

第三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護士劉春園,自支援武漢江夏方艙醫院以來始終心系患者。

在方艙醫院,160床的楊阿姨是一名典型的焦慮症患者,出於職業敏感,劉春園從上班第一天就注重跟患者溝通,抽空陪她聊天,給予安慰和開導,並列入重點交班對象,安排專業的心理谘詢師給予幫助,在她們的精心護理和陪伴下,患者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病情很快恢復,痊愈出院。

在疫情最前線的20多個日日夜夜裡,劉春園不僅打敗了病毒,更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展示出了一名白衣天使的堅守與擔當!

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

“我是ICU的醫生,當患病者出現緊急情況,我會下意識地奔過去。但是在雷神山,我們盡量要穩住自己,因為一旦護目鏡模糊,治療就無法進行。”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的彭曉洪說。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給患者做心電圖治療的經歷。有一天,彭曉洪要給十幾名患者測量心電圖,因為每個病房都有門檻,穿著防護服沒法將推車抬過去,彭曉洪便拎著心電圖機走遍了十幾個病房。

“當時我只想快一點,但當我給兩個患者做了心電圖之後,發現自己呼吸急促,護目鏡已經花了。”穩住自己的急切心情,彭曉洪強製讓自己冷靜,並最終給患者完成了檢查。

“一旦進病區,我們盡可能在裡面待久一點,因為穿脫防護服程序複雜,患者出現緊急情況也不允許等待。”彭曉洪說,他們通常會等到患者病情穩定才會走出病區,防護服經常是濕了乾、幹了又濕,從早上進病區工作,出來往往已經是下午兩三點。“工作前,我們都會盡量補足水分,因為進病區後一切都是未知數,要挺得住。”彭曉洪說。

彭曉洪所在的病區,中醫藥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使用的中醫藥治療方式,包括中藥湯劑、顆粒,還有中醫適宜技術、運動調節、情志調節等等。

“輔助的治療還有熱奄包、防疫香囊、耳穴壓豆、沐足等等,我們也會教患者練習八段錦。”彭曉洪說,“我們有一款防疫香囊,患者挺喜歡的,有一些患者擔心把香囊弄丟了,就掛在脖子上,還希望出院後多帶幾個回家送給家人。”

來武漢半月有余,彭曉洪有點想家了。下班後,他有時候會按照潮汕老家的習慣“喝喝茶”,或者會打一套中醫“八段錦”來強身健體,但更多的是思念家人。

離開深圳的時候,彭曉洪的妻子還在坐月子,他有點愧疚,“孩子沒滿月我就離開了。”但彭曉洪也感謝家人對他的支持,特別是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我是醫生,職責使然,她也理解。”

第五批國家中醫醫療隊

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2月21日,第五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周振國出發增援武漢江夏方艙醫院(B區)。

出征之際,周振國看到懂事的女兒在日記中寫道:“武漢的患者們,我把爸爸暫時借給你們,別忘了用你們生的希望鼓舞醫護人員,希望他們歸來如夏花般絢爛。”

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周振國在戰“疫”最前線寫下的隨筆節選,感受醫護人員與患者共戰疫情的感動瞬間。

病區工作不繁瑣,但是穿著防護服工作確實很辛苦,一個班下來,汗液浸濕了裡面的衣服,大多數人穿了尿不濕但完全用不上,臉上的壓痕需要用一兩天時間來恢復。雖然工作服折磨人,但是當我們進入病區,工作上絲毫不能馬虎,查房、下醫囑、記錄病程、咽拭子取樣等工作,笨重而又輕鬆地完成,當看到核酸轉陰或胸部CT吸收的報告,看到痊愈出艙患者的笑臉,看到患者虔誠的向我們鞠躬,看到患者為我們豎起大拇指時,那一刻,再苦再累也化為拂過臉頰的春風,沁人心脾,也轉化為接下來繼續工作的動力。

在這裡,每天都在發生著感人的故事。護士不時帶一些零食、玩具或奶粉進艙,醫療隊隊員陳敏發現後問她們,艙內不能吃東西啊,原來這是給艙內10歲的小患者帶的,因為孩子無意中說道想吃零食,細心的護士記在心裡,完成孩子的心願。護士每天工作繁雜,除日常護理之外,還兼有生活服務,這時就會有患者主動拿飯、打水拖地,維持艙內秩序。有的患者出艙時會給我們留下聯繫方式,真誠邀請我們待疫情結束後來武漢做客。

我贈送香囊給小朋友時,孩子說:“謝謝叔叔,我能抱你嗎?”我說:“現在我們還不能擁抱。”孩子失望地說:“那等我病好了再抱你。”當我看到跟我女兒一般大小的孩子若有所思的眼神時,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在這裡,看不到悲觀失望,看不到意志消沉,所有人展現出的都是積極向上,樂觀堅毅,我想,這種絕不服輸、團結一心的力量正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

來源:中國中醫

編輯:趙可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