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被騙了,曹操修建銅雀台和“二喬”沒關係

全文共2325字 | 閱讀需5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歷史遷移,文化變遷如是,還原真相,才能讓我們站在千年後的今天將過去看得更清晰一些。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了激起周瑜破曹的怒氣,謊稱曹操修建了一座銅雀台要廣納天下美女,包括周夫人在內的江東二喬都是被鎖定的目標,並且有《銅雀台賦》為證。

一時瑜亮 (影視劇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這個經典橋段,是否受了唐代詩人杜牧《赤壁》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的啟發不可知。但是,隨著這些文學作品的傳播,銅雀台這座曹操為自己修建的一個著名娛樂場所而廣為人知。

這樣的誤讀源自文學作品的演義和戲說,解讀真實的銅雀台,還是要從建造者曹操說起。

01

《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十五年,冬,作銅雀台”,可見修築銅雀台是曹操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因為這一年隻記載了三件事。春天,曹操下令求賢。冬天,建造銅雀台。緊接著於十二月份,發表了一篇關於個人成長心路歷程的總結性長文《述志令》。

《述志令》又名《讓縣自名本志令》,全文1286字,從基層起步寫起,追述了曹操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為國家討賊立功的全過程,文末更是直抒胸意,表達了吐哺天下輔佐漢室的決心,在天地間寫下一個大大的“忠”字。

文章寫得蕩氣回腸,有格局,有境界,有情懷,完全符合曹丞相雄渾深邃的氣質。

曹操 (影視劇照)

為什麽這三件事發生在建安十五年?

因為,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已經五十六歲的曹操雖然統一大業暫時受挫,又遇到“疫氣”士氣低迷,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籌謀,總算“天下三分”有其一。

特別是他“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政治地位已經十分牢固,漢室皇帝不過是他手中隨時可棄的棋子。

他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天下大勢,可謂到了人生的顛峰時刻。同時,他又備受天下人的非議,代漢自立的傳言甚囂塵上,甚至嚴重影響到曹氏集團的未來發展。

他不能再沉默下去,此時,正是他向天下告白的最佳時機。

他要借機對自己的事業進行一個回顧總結,向天下宣告自己的功業與志向,對不利自己的傳言進行有力還擊。同時,也為曹氏集團今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比如吸引人才。

於是,有了求賢令,有了《述志令》。儘管文字有著非凡的傳播力、影響力,但也需要更為直觀的視覺衝擊,銅雀台的修築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02

“銅雀台在鄴城,建安十五年築。其台最高,上有屋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棟,侵徹雲漢。鑄大銅雀置於樓顛,舒翼奮尾,勢若飛動,因名為銅雀台。”

鄴城,位於今河北臨漳縣城西南17.5公里處。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經過數年征戰擊敗老對手袁紹集團後,開始把地理位置重要的鄴城作為曹氏的龍興之地,王業根基所在,精心經營。

在曹丕稱帝後,鄴城更是與長安、譙、許昌、洛陽一起並稱成為魏五都,建制一度比擬洛陽,地位在曹魏一朝始終沒有降低。

曹操除了修建銅雀台,還修建了金鳳台、冰井台,合稱“鄴三台”。

金鳳台和冰井台的修建是建安十八年的事情,此時的曹操已經稱魏公。

金鳳台高8丈,有屋109間。冰井台高8丈,有屋140間。三台相距各60步,上有浮橋式閣道以金屈戍(銅製的環紐、搭扣)相連接,“施則三台相通,廢則中央懸絕也”。

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銅雀台,台高10丈,台上又建五層樓,有屋100間,離地共27丈。

種田陽平手繪銅雀台外景圖

按漢製一尺合現在市尺七寸算,銅雀台高達63米,“巍然若舉,其高若山”,是鄴城的地標建築,正吻合了曹操俯瞰天下的天氣。

而且,“舒翼奮尾,勢若飛動”的“雀”是鳳凰的近親,與高台的天氣相得益彰。

曹操還引漳水經銅雀台下,“伏流入城東注,謂之長明溝”,可在此操練水師。

台式建築起源很早,先秦、兩漢時最為流行。“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以高為榮,彰顯權威與榮耀的深層內涵令封建統治者熱衷於築高台。

同時,因為高台居高臨下,本身又具有軍事功能,平時可檢閱軍馬演習,戰時又可作為城防要塞。

結合這兩點來看,曹操修築銅雀台的用意就非常明顯,初衷絕非休閑宴飲,養老娛樂,反而是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和實用功能。

03

銅雀台一經築成,曹操就帶領兒子們登台賦詩,可以想見他們站在高台之上抒懷壯闊,豪邁恢宏的景象。

十八歲的曹植一首《銅雀台賦》(《登台賦》)在諸兄弟中脫穎而出:

從明後而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

此後,愛好文學的曹操和曹氏子弟時常在此組織盛大的文學聚會,演繹了一場場現象級的文化盛宴,“建安風骨”“鄴下風流”讓後人追懷。

只是歲月無情,世道輪回,不過三代,曹魏就被西晉取代,圍繞著銅雀台的輝煌勝景也風流雲散。

昔日的雄渾壯闊被演繹成了憂鬱淒迷的宮怨,特別是在南朝到唐朝初期,出現了大量題為《銅雀妓》《銅雀台》的詩詞文章,以歌姬或閨中婦人的口吻訴說著女子榮寵後的怨傷。

歷史遷移,文化變遷如是,還原真相,才能讓我們站在千年後的今天將過去看得更清晰一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中國國家歷史》郵局征訂套裝(征訂代碼:28-474)正在火熱進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擁有全年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