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媽媽裝的旅行箱”裝的不僅是愛

“空著手回家過年,大小包返城打拚”,這是多少在大城市拚搏的人的春節寫照。“媽媽牌”白菜、高粱粑粑、“嬸嬸牌”手工粄、家鄉無公害鮮辣蘿卜……家鄉的每一樣特產都完勝大城市的一份外賣,全靠這一口鄉味,安慰幾百、幾千里外的鄉愁。

變遷的是歲月,不變的是親情和愛。一如既往地,春節返程的人們離家之前的收獲除了父母親人的叮囑、依依不捨之外,還有一個個“媽媽裝的旅行箱”——滿滿的土特產和父母親人親手製作的美食。毫無疑問,這是父母親人等對遊子愛的最老套表達方式,但卻也是最深沉、最持久、最濃厚愛的表達方式之一。

面對遊子的春節返程和外出打拚,父母親人為他們帶上豐富的家鄉土特產和美食,帶著“媽媽裝的旅行箱”出發,其中包含了父母的牽掛,更深一層則是對遊子外出打拚成功、有所收獲的渴求與期許。作為眾多春節返程遊子中的一員,在筆者看來,“媽媽裝的旅行箱”不僅是是愛的表達,同時也深刻反映了人們生活的巨大變化。

以筆者為例,以往春節攜妻帶子回老家過春節返城時,父母親人往往都會把親製的老臘肉、油炸麻花、油炸花生、特製的水煮肉等特產交於我帶上。這雖然也是美食,但無可否認,在綠色、環保方面還是稍遜一些。可不知從何時起,這些原本的特色美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磨油、蒸饃、白菜、大蘿卜等,父母還不忘叮囑這是自己種植、采摘、加工的,全程無汙染、不施化肥、純綠色。這不是“媽媽愛”的減少,而是與時俱進的結果。

這些年回家,包括父母在內的農村親人、鄉鄰,絕大部分已經逐漸擺脫了過去過年大魚大肉大量往家採購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細菜和綠色食品,已經由吃飽向吃好轉變,“媽媽裝的旅行箱”自然也會隨著變化。見微知著,以小家看大家,其照見了國家發展和城鄉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一個側面。

事實也正是這樣。近些年隨著國民收入的明顯增加,以及環保綠色意識的提升,人們在吃喝消費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扭轉,不再單純追求吃飽,還要環保綠色,要吃出快樂吃出健康。農村老家“媽媽裝的旅行箱”近些年的些許變化和叮囑關注,正是這種觀念的彰顯。

“媽媽裝的旅行箱”凝聚的是愛,就像春日放飛的風箏的線,一頭連著的是遊子們外出打拚和在各個舞台的綻放,一頭卻在父母手裡攥著,無論走到哪裡,都有遊子的牽掛和感恩。“媽媽裝的旅行箱”更是一面折射鏡,從細微處照見了祖國發展的日新月異,讓我們每一個身處這一美好時代的人們感恩有家的溫暖,感恩有國的強大,讓每一位趕上這個時代為美好生活奔跑的人熱血沸騰、充滿希望、心裡敞亮、乾勁十足。(余明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